开罗会议是美国对华政策的转折点吗?

来源 :历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yul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发表了时殷弘评拙著《中美关系史(1911—1950)》的专论《美国与现代中国》(以下简称时文)。文中有不少好的评述,但也有一些说法(包括赞誉与批评)是笔者不敢领受的。在学术问题上见仁见智本来是一个正常现象,但有些比较根本性的问题似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这里只提出一个问题进行商榷。
其他文献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庞杂凌乱的关税行政,进行了全面改革。改革的结果,海关统辖了全国主要的关税行政。然而,中国的关税行政,从一个泥坑中拔出来,又陷进了另一个泥坑。中国海关的历史在重演。
18世纪,在英国兴起的“大农业”经营体制(指集中组织生产和经营的大型雇工农场体制,与农民独立经营的家庭农场体制形成对照),曾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上不少国家的农业发展,包括20世纪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农业理论及其实践。那么,英国
农业商品化,按列宁的说法,就是“商业性农业”,而商业性农业就是“企业性农业”、“市场性的农业”。一句话,就是为市场而生产的农业。列宁还明确指出,这种为市场而生产的商业性农业就是“商业性的资本主义生产”。列宁关于农业商品化即商业性农业的上述定义是就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而言的,这一分析大体上适用于西方
唐代户部使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对户部使的产生,认识尚不明确,有的看法还值得商讨。 一个使职的产生,一定要体现在使官的任命上,户部使也应如此。所以,弄清谁是首任的户部使,是确定户部使产生时间的可靠依据。唐朝后期的户部使,在当时一般称为判户部、判户部事或户部判使。那么,是不是史籍中最早见载的“判户部事”者就是首任户部使呢?不一定。
亚洲部分国家官生到我国留学并参加科举考试的状况,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外国官生就读国学的原因及简况 亚洲部分国家学生入华留学,早在唐宋时期已有,至元代,由于战乱及蒙古贵族的统治政策,留学一事稀见于史。明代外国官生复至,应当是唐宋之后的又一高潮,探其原因有: 第一,中国的儒家文化、教育制度自唐宋之后,对亚洲各国产生了极大影响,亚洲各国无不“感
关于达靼的族属,最早提到它的是北宋初的宋白。《资治通鉴》卷二五三广明元年(880年)七月:“李琢、赫连铎进攻蔚州,李国昌战败,部众皆溃,独与克用及宗族北入达靼。”胡注引宋白曰:“达靼者,本东北方之夷,盖靺鞨之部也。贞元、元和之后,奚、契丹渐盛,多为攻动,部众分散,或投属契丹、或依于渤海,渐流徙于阴山。其
古代琉球(今日本冲绳县)“俗无文字”、国无典籍,有关记事始见于唐代贞观十年(636年)成书的《隋书·流求传》中。内含地理位置、风俗民情、物产农耕以及王姓和社会政治等,全传约达1300余字。这是有关古代琉球最早的详细记录。唐代以后,有关古代琉球的记事,也多有引录。亲临其境者的引述,可分为两种;一是传承、诠释,如清代周煌的《琉球国志略》;二是据情考订、增补,如明代陈侃的《使琉球录》,皆可谓为信史。
关于家族历史研究,最完整最典型的个案莫过于“阙里人家”——山东曲阜的衍圣公府(俗称孔府)了。对此,已有学者分别从儒学思想、剥削方式和阶级关系等方面作过探讨,但对其中的一个基础性的重要问题——孔府所特有的继承制度,却迄今未见专论。所谓孔府的继承制度,确切地讲,应该是以衍圣公为核心、涉及衍圣公近支子弟以及普通孔氏族人在内的完整的继承制度体系。明清时期是孔府最兴盛、制度最健全的时期,保存下来的原始资料也比较多,本文仅以这一时期为主,分宗祧继承和家产继承两个方面作些考察。
晚清谴责小说对社会政治的批判,是借助于特定的书写方式而得以完成对社会生活、政治的想象性介入。影射性叙事即是其中一种政治修辞的策略。影射性叙事是指作者通过文本表层的叙事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强烈类比性,较为隐性地表达政治内容。作为一种政治修辞,
1883至1885年,法国发动了一场侵略越南和中国的战争。这场战争分别在越南北圻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战役又主要集中在台湾。因此,中法战争中清政府如何坚持抗法保台、维护对台湾的主权,成为其对法军事斗争中的核心问题。本文拟对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抗法保台斗争的策略演变做一系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