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_sec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长们应该多陪陪孩子,多去体验生活的忧乐悲欢、辛酸甘苦,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多去参与人生历练。
  关键词:历练;生活;成长;教育
  两兄弟既年已长大,必须在各一种生活上来训练他们的人格,作父亲就轮流派遣两个小孩子各处旅行。向下行船时,多随了自己的船只充伙计,甘苦与人相共。荡桨时选最重的一把,背纤时拉头纤或二纤,吃的是干鱼、辣子、臭酸菜。睡的是硬邦邦的舱板。向上行从旱路走去,则跟了传动客货,过秀山、龙潭、酉阳做生意,不论寒暑雨雪,必穿了草鞋按站赶路。且佩了短刀,遇不得已必需动手,便霍的把刀抽出,站到空阔处去,等候对面的一个,继着就同这个人肉搏来解决。帮里的风气,既为“对付仇敌必需用刀,联结朋友也必需用刀”,故需要用刀时,他们也从不让它失去那点机会。学贸易,学应酬,学习到一个新的地方去生活,且学习用刀保护身体同名誉,教育的目的,似乎在使两个孩子学得做人的勇气与义气。一分教育的结果,弄得两个人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故父子三人在茶峒边境上为人所提及时,人人对这个名姓无不加以一种尊重。 ——摘抄自《边城》
  看到这段文字,我突然想起了孟子关于一个人要成才必需有所历练的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就人的教育问题方面,对孟子这段话做出的最好诠释。
  在《边城》里那个掌水码头的顺顺及两个儿子的成长,很好的体现了“生活教育”的巨大力量,他和两个儿子都在生活实践中完成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人生历练。
  顺顺本人也是一个生活经历丰富的人:
  “一个前清时期便在营伍中混过日子来的人物,革命时期在著名的陆军四十九标做过什长。同样做什长的,有因革命成了伟人名人的,有杀头碎尸的,他却带着少年喜事得来的脚疯痛,回到了家乡,把所积蓄的一点钱,买了一条六桨的白木船……。数年后,在这条河上,他就有了八只船,一个妻子,两个儿子。”(摘自《边城》)
  正因为顺顺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也造就了顺顺近乎完美的人性:“但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便不能同贩油商人一样大大发作起来……。一面从水上赚来钱,一面就这样洒脱散去……。唯运用这种习惯规矩排调一切的,必需一个高年硕德的中心人物。某年秋天,那原来执事的人死去了,顺顺作了这样一个替代者。那时他还只五十岁,为人既明事明理,正直和平,又不爱财,故无人对他年龄怀疑。”(摘自《边城》)
  顺顺让两个孩子在学做生意的过程中,摇最重的桨,拉最重的纤,吃最普通的实物,寒暑雨雪穿草鞋赶路,学会用刀保护身体和名誉。“一分教育的结果,弄得两个人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故父子三人在茶峒边境上为人所提及时,人人对这个名姓无不加以一种尊重。”(摘自《边城》)
  正因为这样一分生活的磨练再加上顺顺的言传身教,使得两个孩子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近乎完美:富贵而知礼,能干而谦让。整个作品中两个孩子都闪耀着温暖而美丽的人性光芒。顺顺及其两个儿子的成长,便是对“生活及教育”这个理念最好的诠释。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比较知名的节目叫《变形记》,那里面那些狂暴甚至有点问题的都市少年,与最贫困的比较优秀的乡下少年互换角色。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生活体验以及受到淳朴、善良、勤劳的乡下“父母”的感化后,这些都市的孩子都会因这段生活经历而有颇丰的收获。这些都市孩子可以说可能是一生中受到了最好的一次教育:生活的教育。
  而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有的孩子的父母在远方打工挣钱,根本没有时间陪着孩子,孩子基本上是爺爷奶奶辈带着,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很多就流于放任了;有的家长工作忙,应酬多,即便节假日,还是把大把的时间扔在了酒桌上牌桌上,一天到晚和孩子见面的时间不多。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怎么陪着孩子在生活体验中成长呢?
  记得以前遇到过一件很无语的一件事情:孩子放学后在学校值日打扫清洁卫生,孩子的祖父来就直接要孩子走了,孩子还没把地打扫完就不走,继续扫。孩子的祖父就找到班主任说:“我们家的娃娃是来这儿读书的,不是来帮你扫地的!”并不依不饶气势汹汹地在学校和班主任吵了起来。这样让孩子脱离生活实践的家庭教育,孩子能变得勤劳坚韧善良吗?孩子的明天能有彩虹吗?
  而有的家长陪孩子的时间比较多,对书堆知识的学习管理也比较严,让孩子没有时间参加劳动,没有时间参加集体活动。这样的孩子即便知识水平再高,也恐怕是生活的低能儿。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陶行知
  家长们应该多陪陪孩子,多去体验生活的忧乐悲欢、辛酸甘苦,“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多去参与人生历练。在历练中学会生存,学会生活,让孩子拥有一个如彩虹般绚烂的明天。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英语是高考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测试,阅读理解又是英语测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阅读理解题目的效度直接影响选拔功能的实现,对其的研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理论基础  (一)效度  效度是指測试的有效性,即考试是否测量了它所要测量的东西。测试的效度可以分为表面效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表面效度是指考试表面的可信度或公众的可接受程度(Ingram,1977)。内容效度也称为
期刊
摘要:体育作为必修课程,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育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自我效能是一种通过判断和感知自我能力,来影响学生的体能练习目标以及练习结果归因等的思维过程。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自我效能感;培养措施  1自我效能理论  1.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指通过自己以往的经验,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可以成功处理某一工作的能力,即一个人对自身所
期刊
摘要:建设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传统美德,让孝敬父母,尊长敬老的观念真正入脑入心,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迫切要求。本文从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入手,简要论述如何以孝文化为切入点,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为学校更好的开展德育教育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孝文化;道德修养;职业院校;学生  1 孝文化在道德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孝是个人、家庭和民族道德品质的根本元素,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作为一名学生,理应明白
期刊
摘要:随着媒体的曝光,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被公之于众,校园暴力已经成为社会之痛。究竟“校园欺凌”因何而起?为何愈演愈烈?治理校园欺凌可以借助哪些力量?如何还校园以宁静?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从职校管理角度出发,结合班级管理实际,简要论述了做好学生心理引导、建立健全校园欺凌事件预防机制、家校联合做好学生管理等几点措施,以期对校园欺凌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校园欺凌;家校联合;职校;预
期刊
摘要:针对新时期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军事人才,简要分析军校任职教育的主要内涵,通过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探讨具体的改革措施,从而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军校的任职教育改革。  关键词:军校;任职教育;改革  军校任职教育是多因素、多规格、多层次和多种培养对象的复杂系统,其对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因教学对象的特点,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且不断更新变化
期刊
摘要:生活习惯,影响人的一生,作为教育者就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尊重他们的个性,关爱他们的成长,让他们乘风破浪,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生活习惯;美好生活;培养方法  “习惯”就是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为成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所以说,如果学生能在中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终生受益。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越来越备受关注和重视。在当下新媒体盛行时期,高校如何通过新媒体手段开展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立以新媒体为主流平台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是高校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将新媒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利用新媒体网络的高效性和数字化技术的科学性打造适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教学环境,切实帮助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学科核心素养、因时因材施教,开展兴趣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笔者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分析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并从创设教学情景;教师巧讲,学生巧记;利用历史故事;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等方面,探讨了它们在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初
期刊
摘要:创客是全球教育的新趋势,百花齐放、各放异彩是创客教育的本质,将创客教育与我校的少儿科幻画特色相结合,培养学生异想天开的创新思维,将有价值的思维变得可视有趣立体科学,为孩子提供了更广阔、更丰富的创新平台,进而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科幻绘画;想象创造;筋斗云;创客空间;助推发展  众所周知,创客运动正席卷全球,受到重视,它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均有革命性意义。当前,伴随着“创客”
期刊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室是增加学生体验的一种有效方式。目前中学物理实验有很多要解决的问题,需要设计出新的实验教学思路,并且要求教育主管、学校以及物理教师的共同参与。  关键词:物理学;实验教学;实验设施;教学方法  1 引言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是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开展好实验课,有利于提高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