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恰当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父母的督促和教师的简单说教,因而教学中如何拨动学生“兴趣”这根弦,尤为重要。教学中恰当融入电教媒体,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产生学习动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的激趣方法越高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越高,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趣、意境,引领学生始终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次口语交际课,我们要围绕“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举行一场辩论会。课前为了使学生了解辩论会,我给学生播放了大学生交通安全辩论赛视频,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口语交际课的创造性表现做好了铺垫,让学生有了跃跃欲试的参与意识。然后我让学生课下围绕本方观点和对方观点,上网搜集有用的具体事例和材料,并了解辩论及辩论赛的有关知识。有了这些准备,学生带着好奇,带着情趣,全身心地投入,上了一节自主、快乐的口语交际课。课上双方选手滔滔不绝,侃侃而谈,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據进行反驳,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了思辨能力。可以说,这节课的成功不能不归功于电教媒体,有了电教媒体的参与,课堂教学已成功了一半。
  语文课堂教学由封闭到开放,由以“书”为本到以“人”为本。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计算机已阔步进入了语文课堂,课程的整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方式和渠道, 运用电教媒体,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的限制,这样不仅能加速知识传播的速度,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
  二、恰当运用电教媒体,深化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
  讲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然而在教学时,由于某些文章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仅靠单纯的讲读难以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这样课堂就会变成一潭死水,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如果能适当地运用音响等电教手段,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就会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显现出别的手段所无法实现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语文教学是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的情感体验,更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三、恰当运用电教媒体,增强学生语文素养
  新课程理念特别倡导“大语文”观,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关键就是要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的“教书”和“学科”本位,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去学习“游泳”。大语文教育观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打开与社会人生衔接的通道,使语文成为活的语文,成为社会的语文、人生的语文,这样学生才可能感受到语文能力对于人生的价值。运用信息技术既能扩大课堂容量又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優势。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自主学习、探究的天地,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现代学生的学习天地不仅仅局限在课堂,现代信息技术极大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获得较大的选择自由。多种媒体的综合效应,还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完成语言信息的加工、汲取,可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吸纳和输出语文信息的质量,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授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这一内容时,我布置学生组成若干合作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搜集好资料,制作手抄报。学生制作了图片版、文字版、图文混合版的小报。他们的能力超越我的想象,小报做得十分精美。有的小组还兴致勃勃地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以电子报,PPT演示文稿等方式进行展示交流。我将这些作品分批在学习园地中进行了展示,让他们解说,在全班播放,共同欣赏,这样既培养了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又拓展延伸了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信息技术将结合教育技术,并且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将形成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根据当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小学英语教师需要依靠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一、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如何依靠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根据研究分析出以下几点:  1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更新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2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另外,语文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除此之外,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文的基础是从小打下来的。学生早在幼儿时期便已开始认字,到6、7岁的时候已经能认识很多的字
期刊
现代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要使学生“乐学”。如何才能达到“乐学”的效果呢?至关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情趣,教师如能恰当运用一些方法就能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  如果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那么,作为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的想像力则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点。因此,在我们平时的语文
期刊
一谈到作文,家长和孩子都感到头疼,家长头疼孩子写不出作文,孩子愁怎样写作文。的确,作文一直困扰着学生和家长,那么怎样轻轻松松写出作文,浅谈几点意见和办法。  一、细心观察生活,注重积累生活素材,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之所以写不出作文,就是因为平时没有细心观察生活,观察生活的细微之处,从小事中发现闪光点。记得,我班程思涵同学在《成长中的幸福》一文中有这样一个细微之处,既平常又十分感人
期刊
对于低、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词义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词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词语和它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具体方法因词而异,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直观教具或直观演示法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采用直观的方法,把抽象概括的知识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东西,让学生的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都参与获得新知识的体验,从而获得清晰、明确的概念。例
期刊
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有一部分学生对此学科却不感兴趣,觉得枯燥无味。因此要教学语文,就得先培养学生对与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两位伟人的话,都强调了学习兴趣对一门功课的重要性。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从导入设计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
期刊
“做事,先要学会做人”,“成才,先要成人”。一个品德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他未来的成长。所以在五育并举中,把学生的品德教育摆在第一位,更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科当中。  识字是为了学习书面语言而准备的物质材料,也是掌握书面语言的最初步的要求。学龄儿童的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必须先识字,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小学一、二年级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识字。识字教学的具体要求是要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
期刊
问题发现:  古诗词教学最大的难点就是怎样引导学生诵读,并读出感情来。课堂上发现学生对诗词的意思虽然已经明白了,但还是读不出感情,或是矫揉造作地模仿。  问题症结:  学生没有沉浸在诗境之中,没有受到诗情的感染;虽只能大致解释诗句的意思,但情感却始终游荡在诗词的外面,无法投入真情,犹如悬浮在水面的油珠,无法融于水中。  问题解决:  (一)方案设计  引领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这短
期刊
一、新课程倍加呼唤教学反思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45分钟,是一个教学设想付诸实施的过程,是一个教育理论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更是一个教师去触摸课堂、去体会课堂生成的过程。课前和课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预设是否成功实施,环节设置是否恰到好处,情境创设是否成功关注了每个个体的发展,课堂生成是否真正成功的升华了主题等等。可见,上课如同一个分水岭,能够客观的验证糟粕与精
期刊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教学是情感教育的一块沃土。但我国的语文教学由于长期以来受“文学分析法”的影响,在当前的语文教學中,仍存在重文轻情的现象。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现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情感教育中教师的关键性  1人格影响,榜样示范。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