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师成长的加油站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que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课程倍加呼唤教学反思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45分钟,是一个教学设想付诸实施的过程,是一个教育理论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更是一个教师去触摸课堂、去体会课堂生成的过程。课前和课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预设是否成功实施,环节设置是否恰到好处,情境创设是否成功关注了每个个体的发展,课堂生成是否真正成功的升华了主题等等。可见,上课如同一个分水岭,能够客观的验证糟粕与精华,反思就是一个大熔炉,提炼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精华,摒弃糟粕。 千篇一律的周而复始也就是没有意义的恶性循环,无法想象,没有反思的教育教学如何去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只有经过教学反思,使原始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的思维加工中,取长补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才能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
  二、“反思有法,但无定法”
  1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可以是对整节课的整体布局进行反思,这是从宏观上对整节课的进行把握,也可以对课堂实施的某个环节进行反思,这是从微观上加以反思,可以对教者本身的语言、教态、课堂调控能力加以反思,也可以立足学情,从学法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方面加以反思等等,只要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切,成功的、失败的、进步的、不足的、闪光的、冗余的等等,都可以作为反思的主要内容。
  2教学反思的形式。
  教学反思,常规做法是一课一思,不求多,只求精,可以采取随案反思,即在教学某一课之后,教者对整节课进行反思、总结,然后把反思写在每一课教案设计的后面;还有,可以采取些反思日记的形式,就像写日记一样,写出有实质意义的反思日记,哪怕是一个在教学过程中偶然闪现的一个小光点,也要把它及时地记录下来,因为虽然微小,但是也能折射出一个来自教学一线的鲜活的经验。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写教学反思也是一样,虽然以上罗列了写反思的一些形式,但是,这绝对不是唯一的形式,我们不拘泥于形式的多与少,但是我们一定要关注的是我们用笔下的反思,一定要是真正经过大脑思考、用心体会之后的来自于切身的一些体会和想法,万不可滥竽充数,为了写而写,为了记而记,如果是那样,就失去了写反思的實际意义。
  当我聆听了一节优秀的示范课,做课教师的生动灵活、娓娓道来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开始了反思,想想自己什么时候才可以像她那样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当看见别的同行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创新得让自己为之震撼的时候,我在反思自己:我做的努力还是不够;当一节课上,我疏忽了孩子的某一个发言,我反思自己:又错过了给孩子闪光的一个机会;当我在教学中捕捉到了一个细节,抓到了一个成功,我更要反思,我要反思如何让这份属于我自己的成功,洋洋洒洒的遍及到我的教育生涯,滋润在我的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我相信,教育人生会因为有了反思而丰富多彩。
  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一个教学反思,无论多么倾尽全力的去反思、去撰写,如果只如十五之月一样,经久而圆的话,那么大谈其对教育教学的巨大作用,那也是不现实的。每一个教学反思,可以比作一滴水,尽管每滴水在阳光之下都会熠熠闪光,但是要展现波涛雄伟的壮阔,还需要无数水滴的凝聚。所以,写教学反思是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倦怠,及时用笔记录下在头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或者是在课堂实践刚刚结束后的鲜活的思维,相信在N个教学反思以后,你就拥有了一个最为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素材。
  总而言之,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若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反思,便是教师成长的加油站。我堅信,教学反思下成长起来的教师一定会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最具实力的大赢家。
其他文献
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生活技巧,是一种人生态度。它能丰富人们的思维和想象。十几年来,小品这种艺术形式已走进千家万户,一些小品演员也成了家喻户晓的笑星。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幽默诙谐的表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轻松,带来了笑声。有一天的课间,我们班的几名同学也表演起了小品。看着他们的神态动作,还真有点原创的风味。于是令我也忍俊不禁,随着孩子们粲然一笑。笑过之后真是一时消除了许多工作上的疲劳,精
期刊
中国的优秀诗文辞赋、美文华章浩如烟海,是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用以教育青少年的丰富宝藏。在实践教学中,如何通过诵读古典诗文,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激起学生诵读古典诗文的欲望,领其走进古典诗文的殿堂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三字经》、《弟子规》都散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以诗讲诗、以诗解诗”,以其引导学生领会诗文的魅力所在
期刊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信息技术将结合教育技术,并且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将形成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根据当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小学英语教师需要依靠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一、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如何依靠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根据研究分析出以下几点:  1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更新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2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另外,语文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除此之外,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文的基础是从小打下来的。学生早在幼儿时期便已开始认字,到6、7岁的时候已经能认识很多的字
期刊
现代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要使学生“乐学”。如何才能达到“乐学”的效果呢?至关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情趣,教师如能恰当运用一些方法就能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  如果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那么,作为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的想像力则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点。因此,在我们平时的语文
期刊
一谈到作文,家长和孩子都感到头疼,家长头疼孩子写不出作文,孩子愁怎样写作文。的确,作文一直困扰着学生和家长,那么怎样轻轻松松写出作文,浅谈几点意见和办法。  一、细心观察生活,注重积累生活素材,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之所以写不出作文,就是因为平时没有细心观察生活,观察生活的细微之处,从小事中发现闪光点。记得,我班程思涵同学在《成长中的幸福》一文中有这样一个细微之处,既平常又十分感人
期刊
对于低、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词义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词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词语和它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具体方法因词而异,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直观教具或直观演示法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采用直观的方法,把抽象概括的知识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东西,让学生的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都参与获得新知识的体验,从而获得清晰、明确的概念。例
期刊
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有一部分学生对此学科却不感兴趣,觉得枯燥无味。因此要教学语文,就得先培养学生对与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两位伟人的话,都强调了学习兴趣对一门功课的重要性。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从导入设计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
期刊
“做事,先要学会做人”,“成才,先要成人”。一个品德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他未来的成长。所以在五育并举中,把学生的品德教育摆在第一位,更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科当中。  识字是为了学习书面语言而准备的物质材料,也是掌握书面语言的最初步的要求。学龄儿童的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必须先识字,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小学一、二年级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识字。识字教学的具体要求是要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
期刊
问题发现:  古诗词教学最大的难点就是怎样引导学生诵读,并读出感情来。课堂上发现学生对诗词的意思虽然已经明白了,但还是读不出感情,或是矫揉造作地模仿。  问题症结:  学生没有沉浸在诗境之中,没有受到诗情的感染;虽只能大致解释诗句的意思,但情感却始终游荡在诗词的外面,无法投入真情,犹如悬浮在水面的油珠,无法融于水中。  问题解决:  (一)方案设计  引领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这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