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政府该多大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z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中国要进行大部委改革”正成为国内外热议的话题。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文章说,中國政府正研究简化监管部门,如参照英国金融管理局的模式,组建大金融部。香港“亚洲时报在线”文章也说,中国在追求“小政府,大社会”。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说,在国际舞台上,国家竞争力大小取决于政府管理能力的高低,如今,中国政府正在为提高中国竞争力作出大调整。
  
  可能会减少10个副部长
  “各国都是10多个部,只有我们的国务院组成部委有几十个,再加上环保总局、统计局、质检总局等,以及财办、外办,各类研究室等等,部门就更加繁多。”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说,实行大部委制的目的就是为了精简机构,而这样做的好处是可减少部门扯皮现象。
  金融可能最先被纳入“大部委制”的改革领域,因为金融在市场化过程中作用重要,如果内设机构设置不合理会影响行业本身发展。而能源行业内,煤炭、石油、电力等都分属发改委、电监会等不同部门管理,这样的管理架构已无法适应我们的能源需求和管理局面。因此,能源、交通、金融将有可能是最先被整合的三个领域。
  未来可能形成的体制是:一级政府中,政府各个部门的功能要相对分化,如大农业、大交通、大金融等大部门内,其内部部门功能也要进行分化,有的部门专管决策,有的专门执行,有些则专司监督。
  “从人员上看,合并会减少10个左右的副部长,甚至会少一个国务委员。”毛寿龙分析说。
  
  调整政府机构是各国趋势
  30年来,中国已经历了5次大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国最初的政府机构设置很大程度上是学习“苏联老大哥”。上世纪80年代时,苏联的部和国家委员会已经有80多个。目前,俄罗斯设立了16个部,政府机构精简了很多。
  “精简机构、转变职能”成了世界各国政府的一个发展趋势。韩国当选总统李明博已经提出“如今韩国不再需要政府干涉企业了”。为转变政府职能,李明博计划将现政府下属的18个部级机构精简3个或5个。
  美国也在随时调整自己的政府机构。最新的政府部门是“9·11”后设立的国土安全部。美国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的国家,只有15个部和若干专门管理机构。根据宪法,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主要是外交、国防、造币、移民、入籍以及与外国签订条约等,而州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州内居民提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多种重要服务,如颁发商业和职业执照,建立和维护交通运输网,维护社会治安,指挥州国民警卫队等。
  
  印度只有20个中央部委
  “小政府、大社会”在印度非常典型。印度11亿人口只有20个中央部委,这些部委只能管理国家整体运行的大问题,如能源、交通、国防、外交等问题。对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则无暇过问。和中国人习惯“有问题找政府”不同,大多数印度人是烧香拜神。
  印度的政治架构是联邦制,中央政府不仅部门少,且权力也不大,更多权力都下放给各邦政府,印度很多全国性工程都是半拉子工程,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央政府的资金有限。相反,很多地方工程都能如期完成。
  
  大国需要大政府
  “大国当然需要大政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楚树龙教授说:“美国是一个大国,人口有3亿,但美国联邦政府雇员就有300万人,这些人一年要花3万亿美元的预算。俄罗斯、日本、印度的政府也有类似的情况。”政府最主要的职能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大,需要提供的服务相应也就多,政府机构、人员也就会相应地增加。
  中国社会是一个政府主导的社会,中国的市场经济也是由政府主导。这种好处就在于中国政府功能强大,手中掌握的资源比较多,能够调动这些资源,集中力量办一些涉及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如建三峡大坝、发射探月卫星等。但不足之处就是政府能力太强大之后,就会影响社会的整体发育水平,如市场力量的发展。也会和很多国家一样,产生贪污腐败现象。因此,未来的改革就是要取得政府、社会与市场几种力量之间的平衡。
  (摘自《环球时报》《广州日报》)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光影、图像不断地四处蔓延,侵占文学的疆域和边界,但其内在特质决定了它们之间不是吞噬与替代的关系,而是共生、互补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电视对于文学的借鉴,从文学中吸取营养;而文学也随着视像文化的迅速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通过电视媒体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传媒时代 互动 文学性    电视作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成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我们
个别酝酿作为发扬党内民主的重要方法,比传统的集体讨论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过去,在集体研究讨论某一方面的问题时,由于讨论的问题不是有些同志分管的工作,他们总是因情况不熟
前年,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汉克·保尔森曾经恭维我国说“中国已经是全球经济领袖之一”。美国《时代周刊》在年初一期杂志封面上,以显赫的大字宣称:“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始”。去年1月,英国伦敦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维克托·托马斯发表文章《2020年,世界将有中美两个超级大国》。5月,美国“世界意见调查机构”,对几十个国家进行“世界民意调查”后认为,“中国经济将超过美国”,说得有鼻子有眼,时间大概是2020
如何做老板?做一个什么样的老板?这恐怕是让所有老板们头痛的问题之一。  当然,对于那些已经上了“贼船”而又轻易下不来的老板们来说,则要多花点时间来思量:如何才能避免让自己陷入“经商、经商,经常受伤”的无止境的愁苦中去。  有四种不同类型的老板,也就是领导人。我们不妨逆着顺序,一一进行阐述。    侮之无能型  最次一等的老板是什么样的呢?在中国的历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老板”——皇帝,他
【摘要】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关注民生新闻是党报性质使然,在民生新闻的选取与报道中党报更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党报拓展民生新闻有着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新闻媒体 党报 民生新闻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民生问题摆上了重要位置,这就对各级党报宣传党和政府如何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服务民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地方党报加强和改进民生报道、创新民生新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纵观近年来各主流媒体,特
【摘要】我国高校的网络新闻人才教育应该培养出具备系统的网络传播理论知识,熟悉网络传播基本法规,掌握网络传播技能,具备网站策划、建设、管理基本能力的网络新闻人才。  【关键词】网络 新闻人才 教育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网络发展也呈现出巨大的活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网络新闻起步相对  较晚,发展也相对滞后。我国在网络新闻的权威性欠缺、原创性匮乏以及网络新闻人才匹配程度低下的情况下
【关键词】广播节目 创优 机制  在社会转型、媒体快速变化的当今,与“经营”、“市场”、“竞争”等语汇相比,原本关注度颇高的“创优”——创作优秀新闻作品的声音趋弱变小。关于“创优”的学术研讨,远不如“广告推介”、“节目营销”等商业会议那样高密度,那样高调张扬,颇有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传媒的市场竞争,是如何将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的观众乃至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受众的“注意力”在各
【摘要】金融危机给经济报道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当下要做好经济新闻报道,应该从宏观、微观经济报道,区域经济报道、突发性重大经济事件报道等几个方面着手,满足金融危机下对经济报道提出的新要求,从而加速实现经济新闻报道的转型。  【关键词】金融危机 经济报道 区域经济    自去年9月份,以美国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倒闭为标志的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报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无论是国际经济形势的风云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