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管药祛痰止咳有效组分的最佳配比研究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选红管药抗慢支的自身有效组分最佳配比。方法:①健康KM种小鼠7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氯化铵组(0.1 g.kg-1)、红管药总皂苷与总黄酮不同配比组(以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法设定为8∶1,4∶1,2∶1,1∶1,1∶2,1∶4,1∶8,均为1.0 g.kg-1)。各组连续灌胃给药3 d,1次/d,采用气管酚红排泌法优选最佳配比。②健康KM种小鼠72只,分组及给药同①,阳性对照组给予咳必清0.04 g.kg-1。采用浓氨水引咳法优选最佳配比。结果:①在红管药总皂苷、总黄酮部位总量恒定的情况下,与空白组比较,各配比组随总皂苷所占比例增加,祛痰作用增强,反之,则减弱(P<0.05或P<0.01),但各组作用均不及氯化铵。②与空白组比较,各配比组2 min内咳嗽次数减少或咳嗽潜伏期延长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其中1∶1组(25.11±4.20)次、(60.44±10.31)s,1∶2组(22.13±7.02)次、(66.50±6.6)s均为P<0.01,且1∶2组2 min内咳嗽次数与咳必清组[(20.78±8.17)次]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红管药总皂苷、总黄酮部位总量恒定的情况下,2类组分不同配比的祛痰作用具有总皂苷比例依赖性;而止咳作用却不完全取决于总黄酮的比例变化,可能两者在1∶1,1∶2配比时还存在协同增效的配伍关系。有待于结合组分间化学反应、吸收与代谢相互影响以及其他药效或毒性变化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先师孔子就有“温故而知新”之说,可见,通过作业对已学知识的温习,对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教学极为重要。但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不少
一、加强行政立法工作,逐步形成比较完善 的药品注册法规体系 (一)制定与《药品管理法》配套的药品注册法规规章 1.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
研究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体内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在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基础上,近日从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Science Evaluation,RCCS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亚太经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在实现其“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的宗旨方面,做了很多积极的工作,这也包括开展了很多知识产权方面的活动。亚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人血清中头孢曲松浓度的分析方法。方法: 使用Bio- Rad 高效液相色谱仪, LunaTM C18 (2) 柱(4-6 m m ×150 m m , 5 μm) , 流动相为甲醇- 0-1 % 三乙胺水溶液(15∶85 , 用磷酸调pH 至7-5) , 检测波
编辑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强化自己的职业意识,在职业理念、业务能力、从业心态等方面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成为积极向上、敢于追求、勇于担当,为社会为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