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电子交互式白板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它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为建立以幼儿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奠定了技术基础。以下就是我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设计的一节幼儿园中班综合教育活动案例与分析。在活动过程中,电子白板上以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幼儿,自然地增加了教学的魅力,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大优化教学环境。
  一、实例:中班综合活动《找小鸭》
  (一)设计思想
  本活动是中班综合《找小鸭》,整个活动以游戏情境贯穿,通过幼儿找一找,说一说,猜一猜、看一看、数一数,以及动手的操作,激发幼儿主动表达、积极探究的能力。通过活动,幼儿都能掌握基本的方位词并加强幼儿的判断、推测等逻辑思维能力,活动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教学手段,为幼儿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与情境积极互动,尝试课件与课程的美妙整合。
  (二)教学目标
  1.观察画面,由物体的局部推测整体,并感知小鸭子的数量。
  2.学说“小鸭躲在……”,巩固方位词,培养幼儿主动表达、积极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说“小鸭躲在……”,巩固方位词。
  2.难点:由物体的局部推测整体。
  (四)教学过程
  1.猜测导入
  鸭妈妈怎么了?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怎么来帮助鸭妈妈呢?
  (评析:点击动画哭泣的鸭妈妈猜测鸭妈妈为什么哭,激发幼儿兴趣;插入动画小鸭跑到农场的情景,不仅增加情节性,又调动幼儿一起去农场寻找小鸭的愿望。)
  2.观察寻找
  (1)交代任务:找小鸭,找到小鸭告诉我:小鸭躲在……
  (评析:通过“聚光灯”效果,教师通过移动“望远镜”,引导幼儿由慢及快地寻找躲起来的小鸭子,并引导幼儿由小鸭子的局部推测整体,并学说“小鸭躲在……”,巩固方位词。然后把“聚光灯”拉到最大,把整个农场场景展现出来,伴随着插入的照相机“咔嚓”的声音,制造形象生动的声音,请幼儿自主寻找并记录。)
  (2)幼儿自主寻找并记录:先找一找,找到小鸭画个圈,都找到了要数一数,几只小鸭就圈数字几。
  (评析:通过“形状识别器”来画圆,示范把找到的小鸭圈出来;并用选择工具把“数字条”拖出来,示范圈数字;为幼儿操作起到铺垫作用。在幼儿操作的时候点击音乐按钮播放音乐,为幼儿创造良好操作氛围。)
  3.经验分享
  (1)交流:你找到了几只小鸭子。
  (2)讨论:为什么大家找到的小鸭子数量不一样?谁来说说小鸭躲在哪里?
  (评析:当幼儿说出小鸭子的躲藏地点时,教师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判断方法,达成共识后点击画面,运用“选择”工具,拖动并呈现小鸭。通过运用“放大镜”功能,把“放大镜”放在奶牛下面的“小鸭”上,起到放大功能,幼儿能清楚判断到底是不是小鸭。)
  (3)师友共同确定小鸭子的数量,总结记录方法。
  鸭妈妈说:我只有六个宝宝。到底哪六只小鸭子是她的宝宝呢?
  (评析:通过点击播放录音,引导幼儿知道鸭妈妈只有六个宝宝。)
  红色嘴巴的小鸭子有几只?橙色嘴巴的小鸭子又有几只?
  (评析:通过“选择”工具,拖动功能,把六个鸭宝宝送到鸭妈妈的身边,让幼儿与课件互动,最终帮鸭妈妈找到孩子。)
  4.游戏:瞧,鸭妈妈终于找到她的孩子了。小鸭子们要跟着鸭妈妈回家啦,我们一起跟着小鸭子们动起来吧。
  (评析:通过导入视频音乐,幼儿跟着小鸭子一起舞动起来,提高活动气氛,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二、分析
  (一)插入动画效果,激发幼儿兴趣
  课件中通过插入动画哭泣的鸭妈妈猜测鸭妈妈为什么哭,从而激发幼儿愿意帮助鸭妈妈找小鸭的兴趣。然后播放声音,传出鸭妈妈的话:“我的孩子不见了”,创设真实情景,知道原来是鸭妈妈的宝宝不见了,既丰富了活动的情节,又调动了幼儿一起去农场寻找小鸭的愿望。
  (二)巧用白板功能,彰显独特魅力
  1.运用聚光灯效果,强化观察
  通过“聚光灯”效果,教师通过移动“望远镜”,制造悬念,增强了幼儿的视觉效果,强化观察,激发兴趣。引导幼儿由慢及快地寻找躲起来的小鸭子,并引导幼儿由小鸭子的局部推测整体,并学说“小鸭躲在……”,巩固方位词。然后把“聚光灯”拉到最大,把整个农场场景展现出来,伴随着插入的照相机“咔嚓”的声音,制造形象生动的声音,请幼儿自主寻找并记录。
  2.运用拖—拉功能,直观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一直倡导的是充分发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能动地学、自主地学。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帮助我们实现了这一目标,就如当幼儿说出小鸭子的躲藏地点时,教师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判断方法,达成共识后点击画面,运用“拖拉”功能直观呈现小鸭。还有最后请幼儿把六个鸭宝宝送到鸭妈妈的身边,让幼儿与课件互动,最终帮鸭妈妈找到孩子。就在这一拖一拉间,孩子们的兴趣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他们真正地参与到了活动中,加强了孩子和教师、孩子和活动之间的互动。活动中,无不体现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利用放大镜效果,突破难点
  通过运用“放大镜”功能,把“放大镜”放在奶牛下面的“小鸭”上,起到放大功能,幼儿能清楚判断到底是不是小鸭,引导幼儿由物体的局部推测整体,突破活动难点。
  (三)操作简便快捷,老师应变自如
  在幼儿自主寻找记录前,老师先通过“形状识别器”来示范把找到的小鸭圈出来,并示范圈数字,不仅幼儿能直观形象地掌握练习方法,而且为下面的操作起到铺垫作用。这样随即性比较大,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回答随即圈出数字,如果不对,就直接可以用撤销或者橡皮擦除。
  还有活动中有两处声音效果,老师可以随机点击音乐,如果孩子们没有听清楚还可以随即播放一遍;如果孩子们操作好了,老师就可以直接停止播放音乐,不会影响课件效果。
  因此,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让教学更具有直观形象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活动质量和幼儿的主动性。总之,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逐渐显示出其强大的功能和优势,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中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应结合现代化教学需求,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合适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优化幼儿园教育过程,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其他文献
有一天,小明发现一只可爱的小鸟站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这只小鸟的羽毛乌黑光亮,嘴巴又尖又黄,脚红红的,看上去很轻巧。小明可喜欢了,真想把它带回家。  小明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跑回家拿来一个弹弓,装上小石子,瞄准小鸟,准备把它射下来。就在他即将“发射”的时候,小欢急匆匆地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请不要伤害小鸟,它也有生命!”小明听了,觉得很惭愧,收回“武器”,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期刊
8月29号下午写名单时,我真的不想写那三个字——“陆小柯”。报到那天,人高马大的陆小柯一来我就听到同学们这样议论:“啊,我和陆小柯在一个班呀。”话语中透出几许不情愿;甚至有家长直接跑来和我说:“张老师,怎么陆小柯也在这个班呀。”听得出他们的担心。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本该是最天真烂漫的,可是他却已经给老师、给同学、给家长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为陆小柯感到惋惜,为他今后的人生道路担忧,同时更感受到了自
【摘 要】 数学教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形成。欣赏教育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欣赏教育实践,无论是促进教学可持续发展还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是探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欣赏教育实践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欣赏教育;现状;实践  高中阶段是学生面临人生选择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现自我,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分析了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展现出个性的体现,指出小学语文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愿意在学习中表达个性,利用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自我的价值,应用专题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喜悦。  【关键词】 小学;语文;培养;学生;个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时缺少个性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课堂是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体,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数学的课堂教学,就是数学教师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全过程。因此衡量一堂数学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在于教师讲得是否透彻,而在于学生学得是否主动。  我们的教学,更确切的说是学生的学习,应进入学生的生命领域、精神世界、心理世界,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过程、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