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介词对比及其汉译策略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中英介词差异,讨论中文介词表时间和所处时的用法,然后以英文介词“in”和“on”为切入点,论述介词“in”和“on”表所处,表时间,以及表其他时,汉译的翻译策略。在详细分析“in”和“on”的各类用法后,依据中英介词差异对应分析其在译文中的省译,次序调整和介词动词化翻译。
  关键词:中英介词差异; 介词“in”和“on”; 翻译策略
  介词标志着句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关系,表示着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汉语是典型的分析性语言,词与词的关系不是通过曲折变化(inflections),而是通过词序或介词加以体现的。在英文中,由于名词优势造成了介词优势。英语介词的使用频率高,搭配能力强,含义多变,其表达方式和汉语又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中,介词是所有词类中最难驾驭的词类。若对介词理解不当,会导致对原文句义的误解或曲解,导致译文错误。
  一、英汉介词差异
  在汉语中,介词和动词间没有清楚明确的区别,介词大都由动词演化而来。所有的单音介词都脱胎于动词。在英文语言中有介词优势现象。通常采用介词表述动词的意向,以求生动简洁。在英语中,介词和动词可以明确划分,英语动词有明确的形态变化,介词词组通常放于动词之后,而介词有时置于动词之前也可置于动词之后,但英汉介词有两大共通点,1.介词皆放于名词前。2.都可表时间、地点、时间、方式、所处、范围、以及对象。沈家煊教授在其文章《英汉介词对比》中从五个方面明确清晰地对比了汉英介词的差异:“1)中英文中对于介词和动词的划分。2) 中英文介词以及介词短语所处位置。3)英语的“介词 名词”= 中文的“介词 名词 方位词”。4)各类介词短语在句中的相对位次。5)英语用介词而汉语无需用介词的情况。” (1984)。本文将着重从中英介词位置的不同,英语介词在汉译中的省译,以及英语介词在汉译中的动词化处理这三方面來探讨“in” 和“on”两个介词各类用法,及其在汉译中文的省译,次序调整和动词转化翻译。
  二、“in” 和“on”的翻译策略
  大数情况下,“in” 和“on”可以直译为中文的介词“在”。但有些情况下,介词表所处时,直译反而会导致译文口语化,啰嗦,亦或生硬,故可调整词序,省略或动词化。地点介词“in” 和“on”有时和名词搭配时,他们的表述是他们的隐喻和抽象用法,此用法生动、有地、且有力的再现了原词的意境。在此类现象中,介词通常需要动态化处理。
  A.省译
  1. In 1661 an Italian scientist, Dr. Marcello Malpighi discovered how the blood gets from arteries into veins。
  一六六一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塞洛;马尔皮基医生发现了血是如何从动脉进入静脉的。
  虽在汉译本中加上介词不会曲解原意,但省略后句子不会显得啰嗦和口语化,句意更加精准。
  2. I am engaged in town.
  我城里有事儿。(我在城里有事儿)
  括号内译文甚至会造成曲解,意为我现在在城里有事儿,强调的点在于我现在的所处是在城里,而非在其他地方。因此,在翻译介词“in” 和“on”表所处时,应结合上下文,在必要时省略介词的翻译,使译文更加的精准,简洁,且传神达意。
  B. 介词动态化处理
  On vacation-度假
  2. lady in fox-美女变狐狸
  从上述例句中,可以看出,可以把动词替换为介词的地方,如果不把介词动态化处理,几乎不能译出原意。
  三、避免产生歧义:
  1. 由于汉语中,“在”可以放在动词之后,也可放在动词之前,而放在前和后的意思不一样,但介词在英文中一般置于动词之后。(唐慧新,1985)如:
  He jumped on the plat
  解一:他在台上跳。
  He jumped on the plat
  解二:他跳在台上。
  由于介词位置的不一样会导致意思的不一样,所以在翻译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确保译文准确。
  2. 某些名词搭配构成固定短语切不可望文生义:
  in-style 时髦, in tears-哭泣, in view of 考虑到, in other words-换言之, in hospital-住院, in the hospital-在医院
  四、in/on 的其他用法
  大家都熟知“in” 和“on” 可表时间,地点,但有时也与名词搭配,但其表述并非指代位置或方向,而是他们的隐喻和抽象用法,此用法生动、有力的再现了原词的意境,但在翻译时应谨慎,避免望文生义。
  1. in that 的用法
  1.在讲述必要性、重要性、义务性的时候,意为“因为……”, 或 “既然…….”。 (赫竹均,1990)
  In that he is the manager, he should preside at the meeting.
  既然他是经理,他就该主持会议。
  2.表示两者比较的有所不同时,意为“在…方面”。 (赫竹均,1990)
  Television is different from mobile phone in that it can receive our voice.
  电视和手机的不同之处在于电视不同接受我们都声音。
  2.on v-ing/noun 表示一…就…
  如:on arrival, on seeing, on hearing…
  例:On seeing the old photos, I recalled my childhood.
  当我看到那些就照片时,童年时代当即浮现在脑海里。
  总之,介词是语篇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介词是虚词,本身无意义,但其在使用中衍生的意义变化多端,一个简单的代词,表述了物与物之间的所属,方位,及其逻辑等关系。本文虽对介词“in”和“on”表所处,时间以及一些其它特殊用法,及其相应的翻译做了简要的介绍,但介词的灵活多变决定了其用法广泛,其用法的归类和相应的翻译方法还有待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Z].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Quirk R.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3] 曹青、叶永昌. 英语动词短语的形象化理解、联想和翻译[J] .上海科技翻译
其他文献
高三后期政治学科备考的指导思想是找准支点、抓好重点、突破难点、不留盲点。支点是学科素养,学科能力;重点既包括知识上的体系化、熟练化,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思考、探究以及应考能力等;难点是学科思维和审题,审题是整个备考过程始终需要提升的一个环节;不留盲点,就是查漏补缺,绝不留遗憾,把遗憾消灭在高考前。  高三后期备考主要从两种课型做突破口,切实挖掘课堂效率的增分点,让学生能以最高效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获。
近几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回归材料作文之后,审题更加受到人们重视。尤其今年参加河南省高招语文评卷工作,感受最深的就是审题是材料作文的关键,可以说审题成为影响作文成绩的最大因素。审题若有偏差,一切都是白搭,审题如果准确,结果肯定不错。写作实践中,不少学生时常为审不准题而苦恼,甚至有些学生可以说是“擅长”跑题,这些学生虽也苦思冥想,绞尽脑汁,但总是一审就偏,一写就跑。也有的同学喜欢标新立异,反弹琵琶,往往
曾经有一档电视节目专门讨论过中考与高考的问题,记得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曾激奋地发言,说:“现在的语文中考、高考试卷,鲁迅、巴金、郭沫若肯定都答不上来!”听完之后,笔者在想: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没有经过突击训练的大学中文教授、中学语文老师也不一定能考及格。这其实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必然产生的矛盾与问题,而这种矛盾与问题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显得更为突出。  这是有其内在原因的。首先,从语文教育承载的使
摘要:“整组教学”不同于以往的单元教学,它注重专题的整体性,即“全盘考虑”;重视课内向课外的拓展,有利于开发课程资源,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以适应知识发展更新、更快的时代特点。  关键词:整体感知 部分体验 整体感悟  “整组教学”近来已成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热门话题。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达到“得法课内,得利课外,使学生受益终身”的教学目标,实验教材围绕专题组合教材。每册八个专题,
大学英语改革的呼声近十年来日渐高涨,继四六级考试制度大幅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开始出现了多向发展的趋势。在传统英语教学的基础上,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正逐步提上各个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日程。ESP目前有行业英语(EOP)和学术英语(EAP)两大分支, 行业英语因其专业性较强,比如计算机专业英语,模具专业英语,它们更适合各个专业的专业英语教育,而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是与大学英语教育紧密相关的学术英语
内容摘要:本文立足于课堂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空间的点滴体会和做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
【摘 要】我国对教育板块非常重视,教育模式也多种多样,素质教育正是其中的一种,而且经实践证明,成功的素质教育确实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德育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式、教师指导、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等方面出发,探讨如何利用素质教育进行汉语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汉语;教学;措施  在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占大多数,成功的
摘 要:借班上课对师生双方都有陌生感,由于缺少一种默契,课堂冷场时候出现较多。本文从“了解学生特点、发挥语言魅力、设计课前活动、运用心理暗示、活用幽默艺术”等方面探究努力缩短“从陌生到熟悉的距离”,拉近师生关系,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了解学生 语言魅力 课前活动 心理暗示 幽默艺术  与常规上课不同,借班上课因听课老师多、课堂环境和教师教学常规的陌生等,学生常有怯场心理、注意力涣散等表现;
【文摘】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引用了很多文学作品,主要有诗歌、词赋、戏曲、小说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精彩、充盈着精华与瑰宝。其内容反映了王朝更替,百姓痛苦的生活,统治者骄奢淫欲、醉生梦死的生活,还反映有志之士怀才不遇,壮志难申悲壮情怀,封建社会黑暗统治,劳动人民不堪压迫,同时也抒发百姓赤胆忠心、精忠报国思想。在课堂上,教师如果我们能够结合教材,对这类诗文进行合理的引用和讲解,那么对提高教学质量、加深学生
摘要:人要生活就会有需要,安全需要是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是每个人的本能。但是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育不成熟,不能与成年人相比,基本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不能培养,很多幼儿教师对这方面有一些曲解,虽然幼儿园和教师都很注意孩子的人身安全,并且制定了措施保障孩子不受来自外界的损伤,但是幼儿教师把重心过多的放在了如何保护幼儿学生上,没有意识到应该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孩子是可以通过学习和体会慢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