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写集中式,作文更精彩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huo197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步: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下发作文材料:要求基本围绕一个中心,有正有反提前让学生积累素材,本次素材基本围绕淡泊来积累,涉及苏东坡、华罗庚、叶圣陶、孙犁、启功、袁隆平等古今名人故事。
  2.组织作文小组成员筛选相关素材,准备课上为同学们介绍。(三位同学,每人两个素材)目的一是提高学生积累素材兴趣增强记忆效果,二是提高发言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心理素质。
  第二步:上课
  首先讲解什么是略写集中式。
  (选文一)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的反思,不停的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点评:本文采用议论文的写法,审题准确,入题快捷。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更需要理性的引导”,立意较高,能针对现实,颇有时代气息。论据鲜活,材料典型,总分结构,条理清晰;正反对比,论证充分;灵活引用,恰到好处;过渡自然,衔接紧密;结尾照应开头,首尾圆合。在论证过程中,作者从国家民族的高度进行论述,虽然口子开得大,但作者所引材料新颖、恰当、充实,并十分典型,安排材料也颇具匠心,先正后反,由外而中,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分析中肯,论证有力,说理透彻,令人信服。全文展现作者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和较厚的语文功底,虽然文章中有个别句子在表达上还不是很恰当,但瑕不掩瑜。(点评)
  (选文二)
  忙,不亦乐乎
  上海考生
  忙,是人生中的一个步骤,每个人所忙的事务不同,但是不能是碌碌无为的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
  忙是问号。忙是看似简单,但其中却大有学问。忙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怎样忙出精彩忙得不亦乐乎,却并非简单。人生如同一张地图,我们一直在自己的地图上行走,时不时我们眼前就出现一个十字路口,我们该向哪儿,面对那纵轴横轴相交的十字路口,我们该怎样选择?不急,静下心来分析一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坐标轴才是最重要的。忙就是如此,选择自己该忙的才能忙得有意义。忙是问号,这个问号一直提醒我们要忙得有意义,忙得不亦乐乎。
  忙是省略号。四季在有规律地进行着冷暖交替,大自然就一直按照这样的规律不停地忙,人们亦如此。为自己找个目标,为目标而不停地忙,让这种忙一直忙下去,当目标已达成,那么再找一个目标.继续这种忙,就像省略号一样,毫无休止地忙下去。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看见牛顿在忙着他的实验;爱迪生在忙着思考;徐霞客在忙着记载游玩;李时珍在忙着编写《本草纲目》;再看那位以笔为刀花的充满着朝气与力量的文学泰斗鲁迅,他正忙着用他独有的刀和枪在不停地奋斗。忙是省略号,确定了一个目标那么就直忙下去吧!这样的忙一定会忙出生命灵动的色彩。
  忙是惊叹号,世界上的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大自然亦如此。小蜜蜂的忙,以蜂蜜为回报,那么人呢?居里夫人的忙,以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而得到了圆满的休止符;爱因斯坦的忙;以相对论的问世而画上了惊叹号;李白的忙,以那豪放的诗歌而有了很大的成功;张衡的忙,因为那地动仪的出世而让世人得以仰慕。每个人都应该有效率的忙,而不是整天碌碌无为地白忙。人生是有限的、短哲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属于他的惊叹号,都应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他人生的精彩篇章。
  忙是万物、世界、人生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地球在日夜忙着转动,时间在日夜忙着流逝,而我们呢?作为这世上最高级的动物的我们,我们在忙些什么呢?我们要忙得有意义、有价值,我们要忙出属于我们的精彩。我们的忙不能永远是问号,而应是省略号和感叹号。忙就要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
  点评:文章紧扣“忙”字,并将“忙”与“乐”勾连,通篇以“忙就要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贯之,阐述重心明确得当,入题角度有独到之处。在阐发过程中,构思比较新巧,分别用三种富有象征性的标点符号作为对中心观点的议论层次,既形象生动又深入浅出,从而将对话题的阐发推向深入。文章收尾归纳有力简明,结构完整。通篇内容也显得比较厚实,显示了考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与一定的思考深度。
  教师分析:第一篇分析中肯,论证有力,说理透彻,令人信服,在每一段中只用一个事例深入分析,但第二篇文章在分析“忙是省略号”“忙是惊叹号”时每一段各用了三到四个事例来分析,像这种在一个段落中用三个或三个以上事例同时论述本段论点的写作方法,我们美其名曰“略写集中式”。总结这种写作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写作规律可以遵循:
  结构上:总——分——总
  句式上: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否定句、假设句、设问句
  顺序上:古——今 中——外 正——反?摇物——人
  第三步: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
  教师提问:综合课前的资料与作文小组同学介绍的资料我们能提炼出哪些立意,请选择一个最佳立意并简要阐述理由。
  学生讨论结果:淡泊宁静?摇舍与得?摇坚守?摇敢于拒绝?摇拒绝浮躁?摇拒绝诱惑
  第四步:学生练习写作(用略写集中式)
  十分钟时间,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作者单位:河北盐山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缘起】  《〈论语〉选读》是浙江省高中语文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门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教学,至少面临着五大困惑:第一,《论语》是经典,如何“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第二,《〈论语〉选读》教学是学术研究,还是生活还原?第三,《论语》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语录体典籍,如何将其连贯起来?第四,《〈论语〉选读》教材是编者重新分类编排的,教学时如何突出主题?第五,教材是如何顾及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
学生作文能否虚构,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话题。赞同者认为虚构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反对者认为虚构不利于表达真情实感。似乎都有道理。在笔者看来,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要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必须厘清什么是虚构。  虚构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和生活固有的逻辑,通过丰富的想象,以构成艺术形象。它是把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的重要途径。谈到虚构,就会有人把它与真实
阅读可以带给人知识和思想,也可以对人进行情感浸润,还可以给人提供一种方法,这是阅读的价值所在。可以说,阅读能力是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重要力量,也是高中语文的核心能力,更是一种指引人的精神力量。如果说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阅读依据兴趣,高中则依据价值和意义。借助深度学习理论,秉持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我们还可以通过“解析—组合” 思维方法,建构阅读与写作的桥梁,把阅读行为引向深入,把阅读质量提升。同时,也把写
语文核心素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的构建和运用。语文课程就是要踏踏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写作。语文课程无论如何改革,教会学生读书写作总是不变的根本。读书写作是学习、模仿、内化、建构和运用语言的过程。语言的构建和运用强化读写能力,而语文学科阅读课程体系,包括三种阅读: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所谓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和语言建构,并在鉴赏中表达自己的观
2016年9月,教育部推出的“统编本”语文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教材”)正式投入使用,新教材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方面做了有效尝试。  教材不只是教师的“教本”,更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本”。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其中由“思考探究”“积累拓展”两个层次组成的课后练习,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材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我们教师
近几年来,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下简称“语文核心素养”)的探讨也成为语文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语文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和说明,更是将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推向高潮。本文选取2017年刊发的有代表性的三篇文章,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要素两方面加以评析,以期为后续的语文核心素养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语文核心素
填空式连贯题是高考高频考点,2016年全国高考的三套试卷,全部考到了这类题型。因此把握这类题型的出题规律,了解考生在解答这类题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  考生面对填空式连贯题的最大困惑有两个:一是不知填写什么,二是不知怎么填写。很多考生在此题上面费了许多时间,修改了许多次,最后得分却并不如意,多是因为不清楚此类试题想要考查的是什么。  填空式连贯题考查的是对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一直以来被广大读者津津乐道。最近,笔者执教了这一课。由于这篇课文的出彩之处颇多,授课之前,总想将它分析透彻,让学生掌握其全部精华。为此,笔者在课前备课环节,进行了诸多教学预设。  预设之一:欧·亨利式的小说结尾方式。作为世界短篇小说的现象级人物,欧·亨利式的小说结尾方式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群起仿效的小说写作技巧。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学生必须直观、深入地鉴赏这种
《胡同文化》是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为其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汪先生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既不说明光与影的交汇和谐,也不论及构思、线条、色彩的运用。而是由影集表现的对象——胡同入手,再由胡同引出胡同文化,最后揭示序言主旨:“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文中流露着复杂的情感复杂:有对胡同往日辉煌的怀念,有对胡同衰败的无可奈何,有对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关于李森祥的小说《台阶》的主旨,一线教师的解读各有差异。在笔者看来,文本中的“台阶”不仅仅作为一种“事物意象”充当着小说的线索,同时也与小说中人物的动作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父亲。本文从“坐在台阶上”的习惯性动作入手,分析父亲对于青石板台阶和新台阶的不同心理与态度,进而探求文本的深层意蕴。  一  可以说,“坐在台阶上”是父亲与青石板台阶最频繁、最习惯性的动作。文中写到典型动作的句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