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可以带给人知识和思想,也可以对人进行情感浸润,还可以给人提供一种方法,这是阅读的价值所在。可以说,阅读能力是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重要力量,也是高中语文的核心能力,更是一种指引人的精神力量。如果说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阅读依据兴趣,高中则依据价值和意义。借助深度学习理论,秉持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我们还可以通过“解析—组合” 思维方法,建构阅读与写作的桥梁,把阅读行为引向深入,把阅读质量提升。同时,也把写作技能提升,把阅读的价值发挥得更大。

一、“解析—组合”概念界定


  解析是一种将阅读内容从写作素材角度剖析、分割的方法。它主要剖析、分割阅读材料中的文学意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其剖析、分割不论角度如何,均须符合美学原则,因为它是基于写作目的的。例如,阅读杜甫的《秋兴》: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从美学角度,运用解析思维,可以分出下面一些文学意象,作为写作思维材料:
  玉露 枫树林 塞上 风云 丛菊 孤舟 故园 寒衣
  这个过程中,依据深度学习理论,我们也可以适当加入联想和想象,从不同角度或深化或拓展,得到一些更好的意象。如,塞上——塞上的黄沙,塞上的劲草,塞上的孤雁;枫树林——满山的枫树,经霜的枫树等,进一步丰富写作积累。
  组合是当解析的意象聚合到一定程度后,将其按照新的表情达意的要求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文学作品。在组合的时候,可以是聚合的意象直接自由组合,如塞上的丛菊,故园的孤舟等;也可以是将其转换为现代汉语,如玉露——晶莹剔透的露珠,孤舟——孤独的小船;还可以提取其中的局部,再结合自己的主观理解进行组合。如:
  正丛菊艳艳的时节,塞上的黄沙消融了劲草上的晨露,故园山野间的枫树林热情似火,却难留长空中的孤雁,遥忆江南,一袭寒衣,一叶孤舟,一湾秋水浸润在心中,沉淀在梦里……
  在这段描写中,画横线的部分为解析和拓展以后的意象,其组合方式是在原有的意象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主观需求,按照新的表意要求进行组合。

二、“解析—组合”思维方法的拓展运用


  依据深度学习理论,把“解析—组合”由技巧提升为思维方法,其特性即在于可复制、可推广,拓展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提升阅读品质的同时,也提升写作能力,更提升深度学习能力,使阅读的价值最大化。这种拓展在高中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无疑影响深远。
  1.“解析—组合”思维方法在文学类作品阅读中的使用
  文学类作品阅读主要集中在散文和小说上,“解析—组合”散文,可以是其中的景物,也可以是表现的思想,如乡土情怀、对自然风光的喜爱等;小说则主要是其描写的环境、塑造的人物、设计的情节等。对于这些均可以在解析后进行再创作或创造。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中何士光的《到梨花屯去》为例,选取其中的一段:
  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运用“解析—组合”思维方法,可以提炼出“天色”“水田”“青葱”“初夏”“山野”“生命力”“沉醉”“碎石”“布谷”,再加上那个诗意的名字“梨花屯”。综合运用添加、想象、联想、替换、拓展等方法进行新的建构:
  初夏,桃花店村的清晨,天色温润,一汪汪水田写着夏日的柔情,青葱的山野中传来布谷鸟的叫声,一条碎石子铺就的路蜿蜒伸向村庄……
  在这段环境描写中,使用替换的方法,“梨花屯”成了“桃花庄”,其他的几个均是通过添加、想象和联想完成。
  此外,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主题均可类似处理,将其转化为写作素材或表现的主题。这些素材可以是原有的事件和人物解析后,选取局部重新组合;也可以解析后,通过反向思维,将原有的事件反转处理,进行再创造;还可以是更高层次的搭配处理,将多个事件素材融合以后,通过想象,作创新处理,许多的经典文学形象即是这种思维的结果。
  2.“解析—组合”思维方法在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使用
  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多是论述性文字,对其的解析可以是概念、判断、逻辑关系等,组合运用主要体现在议论文写作中。例如:
  廣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节选)
  在这一段文字中,可以解析出“深层的精神追求”“丰富情感”“雅化”“弱化”“文化内涵”等,运用组合以后可以是这样的论述文字:
  人生,不仅需要理性的认知,还需要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被文人雅化为诗,也沉淀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其内涵浸润着我们的精神,体现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不管是风吹,还是雨打,都不曾被弱化。
  这段论述文字中,“文化内涵”因表述需要,作了二次解析,其他的组合基本沿用,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3.“解析—组合”思维方法在古诗文阅读中的使用
  古文阅读解析对象可以是其中的某个片段,也可以是某个评价性的词语。如: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阅读材料)
  这两个材料解析后,可以组合运用为议论文的论据;也可以通过想象、虚构,把人物设定为为民请命之人,然后描写百姓对其的凭吊,以此创作出新的文学作品。
  古诗词的阅读中,其“解析—组合”多为文学意象,也可以少量使用于议论文中,为文章的语言增色。
  如,马兰的风沙与芨芨草见证了他的报国情怀……

三、“解析—组合”思维方法的实质


  1.“解析—组合”是一种技巧和方法
  “解析—组合”既是一种写作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方法,它是在阅读行为完成了相应的目标任务以后,对文本的深度开掘和实际运用。在深度学习能力建构中,它处在运用环节,它提升的不只是写作能力,更是思维品质,它可以使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体现深度学习思想。
  2.“解析—组合”的提升实质在思维
  “解析—组合”中,解析提供的是一种思维的触发点,它就像一个圆点似的,把人的思维引向各个方面,打开思维的上升通道和扩散空间,从而提升思维的质量;组合则是将扩散和提升后的思维凝结成成果,产生思维效益,形成思维价值和意义。
  3.“解析—组合”需要养成一种思维习惯
  “解析—组合”思维方法在运用中通过训练,将其内化为读者的潜意识,促使其养成一种思维习惯,从而提升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更提升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作者通联:四川德阳中学高中校区]
其他文献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中学语文教材里的精美散文,其文词之典雅、用语之丰采、造句之奇特,令人心旷神怡。特别是文章中两处运用通感手法写出的美妙句子造成的奇妙感受,更让人回味无穷。对这种手法的理解和分析,就成为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可惜的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人教版必修本却有意淡化“通感”的提法。在课后练习第二题中将运用通感手法的句子说成是比喻句,又说“
多年的文本教学,让笔者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纯粹地让学生自己去根据文本结构理清文本线索,让学生在分析人物的过程中进一步品味文本的语言的教学思路,理论上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但在实际解读的过程中,因其思维并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要想真正让学生走入文本,最关键的还是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寻找到一条最为适合学生的思维主线。下面以《最后一课》为例,谈谈怎样为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文学教育一旦成为问题,对它的讨论也就不绝于耳。即以20世纪末那次语文教育大讨论来看,不管参与面还是争论的激烈程度,都颇引人注目。此后,类似的讨论还在延续,只不过规模小了,声音轻了。就明辨问题的角度看,这种讨论不能说毫无意义
目前,作文在各类语文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上海市多年前就实行高考语文试卷150分制,作文的比重达70分,接近一半。与作文分值不断加大的这种命题趋势形成落差的是人们在如何改进作文评分技术,提高作文评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方面的探索几乎鲜有进展。  每次评阅作文,阅卷老师都拿到了统一的作文评分标准,但面对具体作文的判分却常常无所适从。对同一篇作文,阅卷者判分经常出现不在一个重量级上的现象,最后产生大量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中这一语文性质的表述,不仅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目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而且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两大特点“综合性、实践性”。这就提醒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让一篇篇文质兼美、不同特色的课文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在用好这些例子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当教学的重心从课文的思想内容转移到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上时,我们就自
一、过分注重审题立意的写作教学现状  在如今的作文指导课与作文讲评课上,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占据着大量的时间,耗费着师生大量的精力。关于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从高一讲到高三的现象并不鲜见,可见教学效率较低。所费时间精力自不待言,所取得的效果却难言满意——不少学生经过多年训练依旧“偏题”。当然,“偏题”与人本身的发散性思维和学生能力有关。但过分注重审题立意的作文教学已然挤占了正常的写作课程时间的现状不容忽
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同年9月5日至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中国语文》编辑部,召开了北京地区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座谈会,会议由吕叔湘先生主持。座谈会上,语文界泰斗级人物朱德熙、张志公等相继发言,他们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直陈语文教学问题
记叙文易写难工,写得不好,可能就成了流水账、温吞水,琐碎凌乱而又寡淡无味,缺少动人的力量。仔细品读《背影》《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三篇文学经典,探究其中叙述技艺——“背景”“叠加”“映照”,可以增强我们对经典丰富内涵的理解,进而领悟感人至深的叙述力量。如此,它们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更有诸多启示,为我们解读叙述文本打开了一扇窗。   一、背景——打下叙述的底色   “长向文坛瞻背影”,《背影
【缘起】  《〈论语〉选读》是浙江省高中语文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门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教学,至少面临着五大困惑:第一,《论语》是经典,如何“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第二,《〈论语〉选读》教学是学术研究,还是生活还原?第三,《论语》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语录体典籍,如何将其连贯起来?第四,《〈论语〉选读》教材是编者重新分类编排的,教学时如何突出主题?第五,教材是如何顾及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
学生作文能否虚构,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话题。赞同者认为虚构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反对者认为虚构不利于表达真情实感。似乎都有道理。在笔者看来,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要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必须厘清什么是虚构。  虚构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和生活固有的逻辑,通过丰富的想象,以构成艺术形象。它是把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的重要途径。谈到虚构,就会有人把它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