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备战高考,做好复习,是每位高三老师的责任。整个过程时间有限,又很辛苦。怎样才能做到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实效,是每位老师心里所想的事情。
【关键词】备战高考 复习 时间 提高实效
备战高考,做好复习,是每位高三老师的责任。整个过程时间有限,又很辛苦。怎样才能做到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实效,是每位老师心里所想的事情。下面我借三个物理规律谈一下在高三复习备考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路程不一定等于位移,方向很关键
这是一个物理命题。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这是一种理想的情况。在复习备考中也是这样,要先明确目标,把握方向,科学规划,才能做到少走弯路,取得最好复习效果。我们具体做法是:
1、在复习备考中狠抓两个要点:一是抓基础,二是抓规范,高三的一切复习工作围绕这一个中心两个要点进行。夯实基础就能确保学生的得分能力上台阶,强化规范,就能保证学生在细节上不出差错,在应试能力上有较大提高。
2、把握方向,注重能力。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是课改区采用全国卷的高考试题,从中可以了解到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趋势,把握高考复习方向,突破重点、难点进行有效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3、明确难度结构特点,找出复习主攻方向。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卷难易程度的结构特点,特别是课改区的高考试卷,从中可以了解到容易题、中档题、较大难度题的比例,从而把握高考复习的主攻方向。
二、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乘积成正比
天体物理学认为,天体间的万有引力与其质量乘积成正比,质量大的天体可以俘获周围小的天体,使其绕自己运转。就像我们的太阳系,太阳周围有行星围绕。学生要想取得理想成绩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玩转试题。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能力。
1、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由于高考物理试题数量有限,不可能覆盖高中的全部内容,但核心内容、主干知识一定会考。因此,对同一知识点的能力考查会不断翻新变化,比如今年以理解能力的形式考查,明年可能以推理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的形式考查,或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设问考查。因此,在高考物理总复习中,同学们要在透彻理解单元知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领悟,抓住主干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联系教材不同地方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提炼、整合,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使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高度系统化、网络化,明确重点并且力争达到准确熟练记忆。这样才能提高正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效率,有效地提高答题速度。
2、方法的提炼,提高解题能力
物理方法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对形成综合能力来说方法和知识一样重要。在在复习中要提炼物理方法,同样也能形成体系。物理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结构和运动的最一般规律,因此,它有一些思想和方法也是最一般并且带有普遍意义的,我们称其为“通性通法”。也有一些是在特殊情况下所使用的简洁方法,我们称其为“特殊的方法”。新课程区高考物理试題测重于“通性通法”的考查同时也考查某些“特殊方法”.要明确哪些是一般的普遍适用的方法即“通性通法”,哪些是特殊的方法即“特殊的方法”,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如何运用它们。综合能力的考试题,可以是在相结合的物理知识点上展开,也可以是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上展开。
3、注重实验能力的提升
(1)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读数是高考的热点。
(2)以结合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的思想方法、数据处理误差分析为主的创新实验逐渐成为增长点,能体现新课程思想。
(3)以考察物理模型、物理规律为主的设计性实验,是难点也是高考的发展的方向。
(4)电学实验相来是高考实验亮点,命题新、方法活、内用丰富,源于课本又有创新。
4、提高练习题的质量,做好讲练的有机结合。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其一重要因素在于平时的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光讲不练,等于纸上谈兵。怎样练得有效与练习的质量和老师是否抓落实有关。题不在多,在精,即典型题目和内容。最好以常见考点内容或考题或基于教材例子为素材,然后做适当的变化,综合考查知识点的应用。我们备课组是这样做的:1、将复习资料中有效练习重新整合,收集网上所需的典题集中起来,通过课练,周练去落实。资料内容选用适当地取舍,不完全依赖。2、总结学生反馈结果,分类解析,提出误点,误区,分析原因,最后回归规律方法,加深认识。特别是第二轮的专题提高练习,选题我认为最好以历年高考原题为宜。纵观历年高考题,某些知识点的考查,似乎都是在借鉴前几年高考题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变化而来。学生做这些题,既知道素材,内容深浅度,又了解考点。如果乱丢给学生一些题,或过多,或过难,学生难于应付,或做不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5、复习教学分层次。即要定好位,对复习内容定位,对学生也要定位。复习内容有深浅,什么内容讲到什么层面,要求掌握到什么程度,要定好位,把好度。学生能力有差异,有较扎实的,也有较差的,所以老师也要帮他们定位,确定高考冲击目标。基本思路是:基础内容大会餐,能力提高吃中餐,尖子学生开小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各取所需,各有所得。能力差的学生重打基础,稍好的学生熟练综合应用,较好的学生练习完成较快,就开小灶,适当额外给些题。基本实行按劳分配任务。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位置和努力的目标,这能使基础差的学生不钻牛角尖,基础好的学生不耽误。
三、多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
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通俗的说法叫:团结就是力量。有两层意思:
首先是我们物理组内精诚团结,同心协力。严格
服从并执行学校领导安排,搞好教研加强“两纲”的研究。即对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的研究,把握好教学基调,命题基调。利用教研加强对高考题的研究,研究历年试题整体找共性;研究试题重点找趋势;研究试题分类找差别;研究外省试题找新意;研究模
拟题的找策略。认真实践“备—讲—改—考—辅—研”教学环节,向课堂要质量,向计划要成绩,向问题要对策。狠抓滚动练习,周考。做到把握命试题关,把握学生层次,把握批改关,把握评讲关。坚持三讲三不讲原则,学生不讲就会的不讲;讲也不会的不讲;超纲的不讲。讲基础知识;讲方法;讲技巧。在选修上,听取教研室和大多数学生意见,大胆取舍。3-3舍去,3-4、3-5二选一,为高考复习赢得充足的时间。
其次是我们教相同班的物化生三科老师团结一心,劲儿往一起使。我们都认为理科综合是物化生三门学科的综合,三个学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搞好理科综合教学。一年来,我们在教学中相互商讨,彼此沟通;在试卷安排和批阅上我们通力协作,不分你我;在尖子生、踩线生的分析及辅导上我们交流心得,互相配合。尤其非常重要一点是在综合考试的应试指导中我们摒弃自己学科意识,以全局为重,让学生把理综当做一个整体,练审题速度,练做题速度,练合理地分配好时间,包括在二测和三测也是这样的指导思想,不计个人得失。这些保证了学生在高考中正常发挥,取得理想成绩。正是团结协作,真正实现共赢。
总之,狠抓教研不动摇,狠抓教学环节不放松, 狠抓课本、基础、主干知识是根本,培养学生能力是关键,紧跟服从领导是保证。
【关键词】备战高考 复习 时间 提高实效
备战高考,做好复习,是每位高三老师的责任。整个过程时间有限,又很辛苦。怎样才能做到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实效,是每位老师心里所想的事情。下面我借三个物理规律谈一下在高三复习备考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路程不一定等于位移,方向很关键
这是一个物理命题。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这是一种理想的情况。在复习备考中也是这样,要先明确目标,把握方向,科学规划,才能做到少走弯路,取得最好复习效果。我们具体做法是:
1、在复习备考中狠抓两个要点:一是抓基础,二是抓规范,高三的一切复习工作围绕这一个中心两个要点进行。夯实基础就能确保学生的得分能力上台阶,强化规范,就能保证学生在细节上不出差错,在应试能力上有较大提高。
2、把握方向,注重能力。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是课改区采用全国卷的高考试题,从中可以了解到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趋势,把握高考复习方向,突破重点、难点进行有效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3、明确难度结构特点,找出复习主攻方向。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卷难易程度的结构特点,特别是课改区的高考试卷,从中可以了解到容易题、中档题、较大难度题的比例,从而把握高考复习的主攻方向。
二、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乘积成正比
天体物理学认为,天体间的万有引力与其质量乘积成正比,质量大的天体可以俘获周围小的天体,使其绕自己运转。就像我们的太阳系,太阳周围有行星围绕。学生要想取得理想成绩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玩转试题。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能力。
1、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由于高考物理试题数量有限,不可能覆盖高中的全部内容,但核心内容、主干知识一定会考。因此,对同一知识点的能力考查会不断翻新变化,比如今年以理解能力的形式考查,明年可能以推理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的形式考查,或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设问考查。因此,在高考物理总复习中,同学们要在透彻理解单元知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领悟,抓住主干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联系教材不同地方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提炼、整合,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使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高度系统化、网络化,明确重点并且力争达到准确熟练记忆。这样才能提高正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效率,有效地提高答题速度。
2、方法的提炼,提高解题能力
物理方法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对形成综合能力来说方法和知识一样重要。在在复习中要提炼物理方法,同样也能形成体系。物理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结构和运动的最一般规律,因此,它有一些思想和方法也是最一般并且带有普遍意义的,我们称其为“通性通法”。也有一些是在特殊情况下所使用的简洁方法,我们称其为“特殊的方法”。新课程区高考物理试題测重于“通性通法”的考查同时也考查某些“特殊方法”.要明确哪些是一般的普遍适用的方法即“通性通法”,哪些是特殊的方法即“特殊的方法”,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如何运用它们。综合能力的考试题,可以是在相结合的物理知识点上展开,也可以是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上展开。
3、注重实验能力的提升
(1)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读数是高考的热点。
(2)以结合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的思想方法、数据处理误差分析为主的创新实验逐渐成为增长点,能体现新课程思想。
(3)以考察物理模型、物理规律为主的设计性实验,是难点也是高考的发展的方向。
(4)电学实验相来是高考实验亮点,命题新、方法活、内用丰富,源于课本又有创新。
4、提高练习题的质量,做好讲练的有机结合。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其一重要因素在于平时的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光讲不练,等于纸上谈兵。怎样练得有效与练习的质量和老师是否抓落实有关。题不在多,在精,即典型题目和内容。最好以常见考点内容或考题或基于教材例子为素材,然后做适当的变化,综合考查知识点的应用。我们备课组是这样做的:1、将复习资料中有效练习重新整合,收集网上所需的典题集中起来,通过课练,周练去落实。资料内容选用适当地取舍,不完全依赖。2、总结学生反馈结果,分类解析,提出误点,误区,分析原因,最后回归规律方法,加深认识。特别是第二轮的专题提高练习,选题我认为最好以历年高考原题为宜。纵观历年高考题,某些知识点的考查,似乎都是在借鉴前几年高考题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变化而来。学生做这些题,既知道素材,内容深浅度,又了解考点。如果乱丢给学生一些题,或过多,或过难,学生难于应付,或做不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5、复习教学分层次。即要定好位,对复习内容定位,对学生也要定位。复习内容有深浅,什么内容讲到什么层面,要求掌握到什么程度,要定好位,把好度。学生能力有差异,有较扎实的,也有较差的,所以老师也要帮他们定位,确定高考冲击目标。基本思路是:基础内容大会餐,能力提高吃中餐,尖子学生开小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各取所需,各有所得。能力差的学生重打基础,稍好的学生熟练综合应用,较好的学生练习完成较快,就开小灶,适当额外给些题。基本实行按劳分配任务。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位置和努力的目标,这能使基础差的学生不钻牛角尖,基础好的学生不耽误。
三、多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
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通俗的说法叫:团结就是力量。有两层意思:
首先是我们物理组内精诚团结,同心协力。严格
服从并执行学校领导安排,搞好教研加强“两纲”的研究。即对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的研究,把握好教学基调,命题基调。利用教研加强对高考题的研究,研究历年试题整体找共性;研究试题重点找趋势;研究试题分类找差别;研究外省试题找新意;研究模
拟题的找策略。认真实践“备—讲—改—考—辅—研”教学环节,向课堂要质量,向计划要成绩,向问题要对策。狠抓滚动练习,周考。做到把握命试题关,把握学生层次,把握批改关,把握评讲关。坚持三讲三不讲原则,学生不讲就会的不讲;讲也不会的不讲;超纲的不讲。讲基础知识;讲方法;讲技巧。在选修上,听取教研室和大多数学生意见,大胆取舍。3-3舍去,3-4、3-5二选一,为高考复习赢得充足的时间。
其次是我们教相同班的物化生三科老师团结一心,劲儿往一起使。我们都认为理科综合是物化生三门学科的综合,三个学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搞好理科综合教学。一年来,我们在教学中相互商讨,彼此沟通;在试卷安排和批阅上我们通力协作,不分你我;在尖子生、踩线生的分析及辅导上我们交流心得,互相配合。尤其非常重要一点是在综合考试的应试指导中我们摒弃自己学科意识,以全局为重,让学生把理综当做一个整体,练审题速度,练做题速度,练合理地分配好时间,包括在二测和三测也是这样的指导思想,不计个人得失。这些保证了学生在高考中正常发挥,取得理想成绩。正是团结协作,真正实现共赢。
总之,狠抓教研不动摇,狠抓教学环节不放松, 狠抓课本、基础、主干知识是根本,培养学生能力是关键,紧跟服从领导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