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dy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引领学生近距离面对我国灿烂的文化并接受其优良的传统教育方面,发挥着白话文难以替代的作用。本文就现代高中文言文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教学效果 提升 高中语文 文言文
  在高中阶段语文科目的学习过程当中,文言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大重点,同时也是学生高考的必考考点。因此怎样在文言文学习当中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并由此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全国范围内高中语文老师正在不断探索的一大问题。
  一、当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当中所包含的问题
  我国学生在针对高中语文文言文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普遍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造成这一现象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重视背诵而忽略教学实践
  因为我国目前以高考为首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中国的素质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往往存在有很大的困难。细化到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因为文言文是高考当中的必考考点,主要考核项目又是默写和翻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背诵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而针对高中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背诵就很有可能让学生逐渐在这一过程当中丧失掉文言文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在潜意识当中,认为文言文是一门依靠死记硬背的科目,毫无生趣可言。并且针对课本当中,要求学生进行实践的内容,如文言文的表演、朗诵等具有一定趣味性的项目,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时间的原因被语文教师所忽略,从而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负面情绪。
  2.鲜有对文言文意境进行深刻地了解
  我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通过我的研究和调查发现,当前高中阶段语文教师所开展的文言文教学,除了上文当中所提到的过分重视文章的背诵和忽视了针对学生文言文实践能力的锻炼之外,还存在有过度重视对文言文中句子里的字和词进行咬文嚼字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同样也是在高考当中,有需要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得分点,便是其中对于关键字的翻译和理解,所以在语文老师所开展的文言文教学当中,往往非常喜欢针对这些字进行翻译,但是却忽视了针对文章思想感情等内在价值的描述。导致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过程当中,所学习的知识往往过于肤浅,停留在文章表面,而对于文章的内核却没有清楚的认识。
  二、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的相关策略
  1.重视针对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来说,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推动力其实是学生对于该科目的学习兴趣。因此学习兴趣的养成能够让学生自觉开展学习活动,并借此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而观察高中语文教材当中所选用的文言文文章,它们无一不是拥有极高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美学特征,并且文言文也是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语文教师只从字词的翻译上来对文言文进行论述,便会显得太过渺小。所以我认为,在进行高中阶段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博大精深,才能有效激起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让学生了解到一篇文言文的写作环境以及当时作者的思想,这样才会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较高的兴趣。而在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文章背诵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衡量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并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来进行文章的背诵,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最好的记忆效果。
  2.教师应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活跃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式当中,常常是语文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滔滔不绝的论述,学生在座位上进行笔记记录。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学生处于极度被动的状态,课堂氛围也很难得到活跃,由此导致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很那得到有效的增强。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针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这样才能有效活跃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并增强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
  3.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当前,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因为大家现在所处的环境和当时存在有巨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在进行文言文阅读的过程当中,很自然地会产生一定的阅读障碍。所以在教师针对学生进行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判定,再按照文章的情感选择合适的语感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对于加深学生对所学习文言文印象,提升背诵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的过程当中,在学生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和关键字词的翻译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来思考诸葛亮在写这篇文章过程中内心的思想感情。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来做评委,对这名同学的朗读进行评判。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学生能够就文章的思想情感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并帮助学生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见解,脱离了传统语文文言文教学只针对文章表面进行理解翻译的尴尬情况,使学生所学习的文言文知识更加扎实。
  4.通过情景开展文言文教学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到,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得到培养。而在这些教学方法当中,情景式教学法便是其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简单地说,情景式教学法就是学生进入到教師所构建的情境当中开展知识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灵活生动,富有趣味性,被当前我国高中文言文教学广泛使用。
  例如,在进行文言文《鸿门宴》这一章节的学习过程当中,在开展课前的导活动时,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电影《鸿门宴》的片段,并且选择了能表现文中主要人物刘邦、项羽、张良、范增等人物性格的片段让学生对故事主人公的性格产生了一定的了解,这让学生在之后所开展的文言文内容自主性学习的过程当中,对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了基本的掌握,方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对人物有更为精准的解读。在这样一个教学实例当中,我使用影像来进行文言文情境的构建,让学生在課堂导入阶段,注意力便集中在老师所播放的视频当中,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接下来的自主性学习做好铺垫。
  高中阶段的语文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基于这种现状,我认为,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当中感受到兴趣,并提升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有效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绪娟.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研究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理念的运用,旨在从这一新兴教学思想中找到优化传统模式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常见问题,阐释了“少教多学”理念对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促进意义,并提出了若干具体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文 “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从字面已经可以很容易看出这一教学理念旨在相对弱化传统教学模式中过于强势的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而适当突出学生自我学习
中专学生基础薄弱,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听说等实际运用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英语作业依旧停留在抄写做练习等传统模式,应付了事.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禁锢了学生探
“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从现代教学论来认识,“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才是传授了打开知
期刊
鸡白痢是一种严重威胁现代家禽养殖业的细菌性疾病,该病不仅可造成雏鸡的大规模死亡,同时隐性感染使得感染鸡生长迟缓、生产性状降低等,从而给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养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性语言,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英语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对项目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旨在提升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本文从我国各类实验室及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角度出发,探讨怎样减少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带来的破坏,对重金属污染物及有机污染物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和在生利
【摘 要】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对于语言美的领悟有助于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分析能力。本文从对语文学习中文学语言进行简单的分析入手,对于语文学习中文学语言美的体验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语文学习 文学语言 审美体验  语文学习中文学语言美的表现多种多样。在进行语文学习中只有掌握了文学语言的独特性并了解了文学语言的应用条件,才能够让我们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更上一层楼。  一、语文学习中文学语言简析 
通过奇选42、广二矮104等7个水稻品种,分别配制不同的杂交组合,研究了水稻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力,F_1与两亲本的相关,杂种各世代之间的相关,F代的主要经济性状之间的相关,F_4
一、历史教学的现状目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对新课改的肤浅理解,其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历史是过去
期刊
小语种专业翻译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多为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文本意思的正确转换,教材和课堂多服务于语言学习层面.本文结合Eugene Nida的翻译理论尝试探讨翻译课程后期逐渐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