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z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专业核心课程是高校专业建设的基础,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大力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进程中,高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面临着新的环境与要求。准确地把握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需求、合理地推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是新时期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高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应积极地从完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丰富课程资源等方面予以解决。
  [关键词]高等教育;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8-0117-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8.023
  课程承载着专业的培养目标,它既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单元,也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高校专业发展离不开专业课程建设,专业课程的结构与体系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架构。在我国整体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背景下,着力推进学科、专业、课程的一体化建设是实现“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支撑[1]。在这个过程中,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意义和价值更值得关注。高校专业核心课程是高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承担着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任务,反映专业特点、体现专业特色、支撑专业发展,其辐射而出的其他专业课程与之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而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改革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和面对的核心问题。了解我国高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状况,有助于进一步做好专业建设工作,促进高校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
  一、高校专业核心课程的内涵解读
  一般认为,核心课程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既定教育目标而设置的,集中体现专业特色的、主要的基础性课程。对于核心课程的设置,德国教育家齐勒(T.Ziller)和美国教育家帕克(F.Parker)的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2]。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齐勒将教育的根本目的视为培养受教育者“善的意志”。在他看来,一切与意志培养有关的课程就是受教育者培养过程中的核心课程。而帕克整合赫尔巴特(J. Herbart)和福禄贝尔(F.Frobel)的观点,提出了核心课程的概念,注重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增加了课程对于受教育者的意义。隨着对核心课程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主张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编制学校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形成了以学习者个人需求、国家需要、社会问题为核心的核心课程组织模式[3]。此后,核心课程被简化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学者更主张通过课程学习为学生提供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最大限度地使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相融合。借鉴已有研究,核心课程是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性课程,它与构成课程体系的其他课程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并作为课程体系的核心,与其他课程一同为学生成长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是高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其集中体现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础的知识内容,以专业核心课程为载体,辐射而成专业课程体系;以解决现实问题、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高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情况分析
  由于高校专业核心课程居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所以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做好高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有助于高校专业建设发挥集群作用,促进高校专业建设提质增效。但从现实来看,由于高校专业核心课程自身的一些特点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这些已经成为高校专业核心课程本体功能发挥的重要阻碍。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师范大学等高校学生,围绕高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800份,回收问卷1 523份,有效问卷1 500份,问卷有效率为83.3%。问卷主要采用利克特量表的方式,学生根据认知情况从5个等级中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等级:“5”代表非常符合、“1”代表非常不符合。数据分析基于SPSS23,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一)学生能够积极地认识专业核心课程的意义
  核心课程是具有生成力的课程,与课程体系的其他部分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4]。学生是否认同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效果的重要体现。表1的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学生对于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认同感,认为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基础性和核心性地位(X=4.02,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学生比例为80.4%),认为专业核心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更能体现专业特点(X=4.21,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学生比例为84.4%)。通过进一步对比发现,男生和女生对于专业核心课程意义的认识没有显著差异(P=0.142,sig>0.05),而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则对专业核心课程的认识存在差异(P=0,sig<0.05)。调查显示,理科学生对于专业核心课意义的认可度要高于文科学生。分析认为,这与文理不同类别专业的特点有关。理科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性更强,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区别更大,而文科专业核心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区别相对较小,甚至内容上会有一定的重复和交叉。此外,专业核心课程是整个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呈现,除了知识面较为基础和宽泛之外,还肩负着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介绍、帮助学生对专业形成初步认识的重要作用。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为专业核心课程对于更好地认识本专业具有比较积极的意义(X=3.42,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学生比例为68.4%)。
  (二)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式的认可度不高   从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来看,一方面,理论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另一方面,要求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将社会问题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新的思维方式,面对社会问题积极思考、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要求较高,要求在讲授过程中必须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效果。表2的调查数据显示,一些学生认为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基础性地位,但是多数学生认为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比较枯燥、不易理解(X=3.9,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学生比例为78%)。学生认为主要是由于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方式较为陈旧(X=4.08,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学生比例为82%),多为讲授式,而较少有专业核心课程采取较为活泼的教学方式(X=2.13,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学生比例为42%),且专业核心课程的学分较多、课时量较大,学生面对枯燥的内容和简单的授课方式就容易产生疲倦感,进而导致对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较差,特别是文科学生在此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
  调查显示,仅有30%的专业核心课程(X=1.50)在讲授过程中使用了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而多数教师仍使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75%的学生(X=3.75)表示专业核心课程有难度;62%的学生(X=3.10)表示专业核心课程不易听懂。认为专业核心课程很重要,因此更希望此课程能够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X=4.29,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学生比例为86%)。调查发现,慕课、课上课下互动、讲授与讨论结合等方式都是学生较为认可的专业核心课程授课方式。此外,多数学生认为专业核心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不高(X=4.15,选擇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学生比例为83%),这更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难度。
  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在高校的中低年级开设,而这也是学生从高中步入大学的衔接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更希望通过专业课程学习来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但是由于教师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式的问题,容易使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失去耐心和兴趣,进而降低他们对专业的热爱,影响专业核心课程本体功能的有效发挥。由此看来,教学模式变革是高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更新程度有较大期待
  专业核心课程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由于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体系一般变化幅度较小、时间较长。但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体系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同时地要求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更新要加快速度。因此,专业核心课程能否及时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也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
  表3的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学生认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相对陈旧,未能体现学科发展的新变化(X=3.92,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学生比例为78%)。这一方面与专业核心课程的自身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专业核心课程的任课教师对专业核心课程知识内容变化的把握存在一定不足。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最新的专业知识内容,与专业教师的授课内容对比,学生更易发现专业核心课程在知识更新上的滞后。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有必要进一步更新,并认为教师有必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X=4.16,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学生比例为83.4%)。
  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基础性,过于前沿反倒不利于打牢基础(X=3.15,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学生比例为63%)。在这个问题上,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存在明显差异(P=0.032,sig<0.05),文科学生更期待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更新。
  (四)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授课教师的认可度较高
  总体来看,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授课教师的认可度较高。多数学生表示,专业核心课程的任课教师具有严谨的教学态度(X=4.4,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学生比例为88%)和较高的教学热情(X=4.5,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学生比例为90%)。部分学生还表示,专业核心课程的任课教师常在课堂上讲授一些专业拓展知识(X=3.25,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学生比例为65%),拓展了他们对专业的认知,并激发了他们对于专业的热爱(X=3.32,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学生比例为66.8%)。一般来说,专业核心课程的任课教师都是熟悉本专业情况并从事专业核心课教学多年的骨干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因而更易在专业方面获得学生的认可。
  学生对专业核心课教师的认可说明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较高的,但是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并不能说明学生对授课方式与授课内容的认可度,这种冲突值得关注与思考。
  三、促进高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从调研情况看,高校专业核心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既有优点,也存在问题:一方面,高校专业核心课程有其自身优势。专业建设需要长期积累,由此而形成的专业核心课程才有其相对成熟的知识体系和内容,并延展到其他专业课程上,形成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这使得其在建设过程中更受重视,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因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成效较好,更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另一方面,由于专业核心课程具有相对成熟的知识体系和内容,使得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方面具有相对的滞后性,在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改进和教学方式变革等方面并不积极,影响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这些问题弱化了专业核心课程的作用,使得专业核心课程本体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适当的改革,促进专业核心课程本体作用的发挥,促进专业发展,加强学科建设。
  (一)及时更新专业核心课程内容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动态化地进行专业课程内容的调整与更新。课程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根本,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本专业前沿知识的关注与了解,结合本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情况,随时更新课程内容。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了解本专业的重要窗口,也是学生产生专业认同的重要来源,及时、准确地将本专业最前沿和最新鲜的内容传递给学生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注意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体系,又要注意使新知识和内容与原有的知识体系更好地融合。此外,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还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必须用实践案例来注解理论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吸收知识、认同专业。   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更新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应当基于实际需求,并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行;应当对相对成熟的、被广泛认可的专业理论和知识进行增补,而非全盘接受,特别是对于西方的一些理论知识,应当予以鉴别后再适当地补充到本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中。
  (二)不断变革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式
  专业核心课程的容量较大,也是学生较早接触到的课程,其内容相对深奥且枯燥,所以授课教师必须不断变革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如前所述,多数学生并不认可传统的专业核心课程授课方式,他们认为现有的专业核心课程授课方式简单、枯燥、变化少。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因时而动,结合授课内容创造性地变革授课方式,使较为枯燥的专业核心课程活起来。授课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准确地把握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所体现的课程理念,并将理论所解释的实践问题与理论内容结合起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研讨会、汇报会、工作坊等方式,辅以多元平台进行内容的讲授,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如,一些高校正在进行的混合教学方式改革,以及很多高校都在不断推行的BB平台、慕课等,都是新时期专业核心课程授课方式的重要变革。
  当代大学生是在新方式、新手段、新媒介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知识有渴求、对授课方式有新要求。这就要求高校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教师必须适应这一新要求,转变知识传递的固有模式,使知识活起来、课堂活起来,真正地发挥专业核心课程的辐射和引领作用。这一过程也是构建高校专业核心课程不断完善的外部和谐生态环境的过程。只有创设良好的课程生态,才能促进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进一步丰富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教材、相关素材的建设,也包括案例库及相关图片、影视资料的建设。高校專业核心课程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因此更需要不断地丰富课程资源建设。这些资源作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手段,建设的方式与内容的选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丰富他们的学习感受,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并构建起自身的知识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的资源建设要本着“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原则,精心设计、合理选择,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实现课程资源为课程服务、为学生服务的目的。同时,应结合教学方式的变革,不断革新课程资源的呈现方式,使课程资源能够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05).
  [2][3]张华.论核心课程[J].外国教育资料,2000(05).
  [4]陈圆.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路径与实施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08).
  (责任编辑:申寅子)
其他文献
白城市洮北区明仁小学建于1946年,目前在校学生3730人,6个年段,教师186人,是一所以科研为先导的研究型学校。20个世纪80年代学校进行了早期素质教育改革实验,提出了“和谐教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引导青年一代自觉涵养坚定而充沛的文化自信,使之成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新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民族叙事,着眼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聚焦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采集民族信息,讲述民族故事,传递民族声音,塑造民族名片。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角度解析民族叙事在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魅力和价值。  
[摘要]  课程考试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功能,检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教学质量不断遭受腐蚀,课程考试流于形式、价值异化、功能失调,各种弊端丛生。本文试图分析普通高校课程考试的现状,并探究其形成的深层原因,为不断优化课程考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摘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可以借助系统论的基本理论去分析。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需要把握系统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三个原则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创新基地”的创新模式,促成第一、第二课堂互助互动态势并形成整体创新氛围,促进不同层次科研创新整合以及科研团队与产学研一体化,开放创新思维,最终形成高校特有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關键词]系统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中
[摘要]生命教育倡导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减少校园伤害事件,缓解漠视生命、輕生等现象有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生命教育发展受到较多限制,面临着诸多窘境。从教育学视域分析,生命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偏工具化,在课程实施上偏隐性化,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偏单一化,教学师资队伍非专业化。要想化解生命教育的窘境,必须跳出生命教育的工具层面,平衡显性与隐性课程,培养专业师资队伍,进而深入到生命的本体层面,即生命的文化
[摘 要]自修课程辅导教师是大学开设自修课程的重要人力资源,并充当诸多重要角色,即课程内容的研究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生问题的解惑者、学业成绩的评价者、学习过程的监控者、学生心理的调适者、和谐师生关系的塑造者以及学生需求的服务者。多重角色定位要求辅导教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教育素质、学科素质、组织素质和必备的信息素质。与此同时,高校应从选聘、培训、待遇、评价以及交流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自修课程辅
集安市凉水朝鲜族乡学校自2015年以来,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以实验课题《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与研究》为载体,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对学生提供了新的要求。有教育研究者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课堂教学的双边关系中,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摘要]2017年9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体现出中国特色高校学生管理的改革取向是:突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彰显中国特色公平正义的教育理念、构建中国特色学生创业的补偿机制、凸显中国特色学生管理的民主内涵、完善中国特色学生权利的保障制度与推动中国特色学生管理的法治进程。  [关键词]中国特色;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改革取向  [中图分类号] G5255[文献标识码]
[摘要]虽然设置有别、价值导向相异,但教学对象的共同性和课程内容的相通性使得基于思政课来开发人文通识课程成为可能。高职院校基于思政课开发人文通识课程还存在如厘清高职院校人文通识课程建设理念、构建高职特色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等深层原因。本文在阐明课程开发理念、原则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设计和教育目标确立等人文通识课程开发核心问题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思政课;人文通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