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w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内新教育理念的持续发展,越来越突显德育教育在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尤其是小学教育中的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层的重视。因此,授课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有效利用激励策略手段来深化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将德育教育的效率提升到新的水平。
  关键词:小学 德育教育 激励策略
  1 前言
  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一些想法与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作为人民教师必须要做到育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这样才可以为学生的健康积极发展做好充足准备。从德育教育激励策略的实施来看,这种教学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德育教育的整体教学效率,因此,授课教师必须要充分运用这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意识。
  2 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2.1 学校与教师的重视度不足
  从国内德育教育的发展来看,依旧有一些学校与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缺乏对德育教育的正确认知,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只偏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将德育教育教学流于形式,同时学校缺少相关的德育组织,没有构建相应的德育教学机制与激励方案,导致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达不到预期理想。
  2.2 没有健全相关德育教育的激励策略
  虽然国内大部分小学都已经逐渐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而且采取了相关的激励策略手段,但是,从实际的教育情况来看,德育教育的激励策略还不够完善,激励覆盖的范围比较小、激励策略的划分不够明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激励策略的发展,降低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整体质量[1]。
  2.3 激励策略在德育教育中得不到有效运用
  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时候,都是只是进行理论知识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缺少一定的实践运用;教师也没有适当调整自身的德育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德育教育的质量与效率,而且不能将激励策略有效运用到德育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就没办法进行激励策略的实践运用。
  3 小学德育教育中实行激励策略的有效措施
  3.1 积极转变德育的教育观念
  学校与教师要全面、正确地了解现代教育中德育教育的作用價值,同时,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积极将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转变为现代的新式德育教育理念,同时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健全有效的激励策略,为德育教育创建出良好的教学环境[2]。而且,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自身的教育主导角色,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差异去进行有效的教育指导,同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适当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自信力,从而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保障。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上组织相关的评比竞赛,设置一些“学习新星”“劳动模范”等标题,再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来进行每周或者每月的评选,再设定一些相应的奖励,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实际意义,从而发挥激励策略的作用。
  3.2 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
  教师在德育教育教学中实施激励策略的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可以从心理上接受德育教育。在制定激励策略的时候,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保证激励策略的可行性与合理性,避免出现激励策略引起学生抵触心理的情况,奖励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发展,尽量选择对学生来说具有实用性的东西。比如,引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家长会、运动会等活动期间引导学生打扫教室、整理桌椅以及做好后勤工作等,在班会的时候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将笔记本或者钢笔,或者自制的荣誉证书等作为奖励颁发给学生,让整个激励过程具有一定的仪式感,从而激发学生正确思想道德方面的意识。
  3.3 结合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德育激励策略
  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管理班级的权利适当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起一定的自律意识,让学生在主观与客观方面都可以认同德育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在制定班级条例的时候,让学生也参与到制定过程中,从而让学生认可相关的管理标准,并且在日常的管理中可以轮流让学生拥有管理班级的权利,让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进班级管理当中,同时结合德育的相关内容,将具有良好管理能力的学生进行合理奖励,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有效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内涵,帮助学生养成自律以及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4 要有效结合实际生活
  在实施激励策略的时候,还要有效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感受到德育教育,并且将学习到的德育知识用于生活,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比如,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每个人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以及节约其他资源的意义,再让学生思考并利用竞答的方式说出哪些行为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再给予适当的奖励,然后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树立起节约资源的意识,从而深化学生的德育教育。
  4 总结
  在小学时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观,而且小学生十分容易被激励策略吸引,因此,小学教师要有效利用激励策略,从各个方面深化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培养起学生的良好道德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菊.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析[J].写真地理,2020,(23):230.
  [2] 宋剑菁.浅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考试周刊,2020,(6):161-162.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龙湖学校 (广东省河源市 517200)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所以,德育至关重要。本文将简要介绍小学德育教学现状,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德育 生活化教学 现状 对策  1 引言  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各科教师都应该将德育内容恰当的融入到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从
对于利用数字支付账户实施的非法取财犯罪行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在行为性质的认定上均存在较大分歧。在这类犯罪行为中,往往存在“盗骗交织”的色彩,应依据非法取财的核心行为来判断行为性质。在具体分析时,应在准确判断行为人非法获取财产的法律属性的基础上,确立区分评价的认定思路,依据行为方式的差异,对不同类型的侵财犯罪行为进行类型化评价并数罪并罚。利用欺诈手段从网络支付平台非法获取钱款的行为本质是诈骗,支付平台自身不能成为诈骗罪的行为对象,但行为人可以借助支付平台欺骗背后的自然人。冒充被害人非法获取支付账户关联的银行卡
摘 要:红色文化是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博大精深,其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于一身。我国红色文化教育素材不胜枚举,本文以萍乡红色文化教育为例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合理的教育机制,保证大学生红色教育的有效性,切实保证红色文化有机融合进大学生课堂教育。  关键词:红色文化 萍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网络自媒体等的发展,尤其以抖音、
摘 要: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个人进步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学生物学习是发现初步生命现象、阐明生命规律、探讨生命本质的重要阶段,对国家生物科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生物教育离不开中学生物卓越教师的指导,为建设越来越强大的卓越的中学生物教师队伍,本文将从中学生物卓越教师的理想规格进行剖析。  关键词:卓越教师 生物教师 理想规格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依据大学生群体特点变化,在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上做出调整和创新,以适应新时期的高校思政教育目标要求。理论课指导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环节,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是提高理论知识教学水平的关键。下文尝试分析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路径,旨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提升。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法改革  1 引言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问题、新情况和新任务,因此在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就得重视开展阅读课,并根据不同年级,运用不同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阅读。  关键词:阅读教学 培养兴趣 学会方法  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开拓眼界,锻炼思维,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同时也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增强了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