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利用数字支付账户实施的非法取财犯罪行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在行为性质的认定上均存在较大分歧。在这类犯罪行为中,往往存在“盗骗交织”的色彩,应依据非法取财的核心行为来判断行为性质。在具体分析时,应在准确判断行为人非法获取财产的法律属性的基础上,确立区分评价的认定思路,依据行为方式的差异,对不同类型的侵财犯罪行为进行类型化评价并数罪并罚。利用欺诈手段从网络支付平台非法获取钱款的行为本质是诈骗,支付平台自身不能成为诈骗罪的行为对象,但行为人可以借助支付平台欺骗背后的自然人。冒充被害人非法获取支付账户关联的银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