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及红细胞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只白兔等分3组后制备离体心脏模型。分别以晶体(CR)、氧合晶体(CO)、氧合稀释血停搏液(dBC)灌注相应各组,停搏120min。每15min重复灌注一次。高压液相色谱(HPLC)测定心肌缺血前、60、120min及再灌注30min的腺苷酸与肌酸磷酸(CP)含量;于再灌注30min时取左室少许心肌制备光、电镜标本。实验结果:CR组见轻度线粒体(Mit)改变,CO组可见心肌内血管改变,而dBC组则未见明显异常;CO组与dBC组ATP及CP含量均无显著改变,CR组则显著下降;dBC组ADP含量略高于CO组。结论:腺苷酸测定优于形态观察;氧合停搏液可增进能量贮备;少量红细胞有增强心肌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总结32例肺切除术后胸腔积液pH及气体分析资料,结果显示术后非感染性胸液pH均值为7.296;感染性胸液pH均值7.11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PCO2值间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者对影响术后胸液pH值的各种因素及酸性胸水形成的病理生理进行探讨,提出术后胸液pH值测定对胸腔术后胸液早期感染诊断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治疗92例浮动胸壁的病人。重点观察了胸壁浮动与呼吸困难的关系并进行临床分析。作者认为:(1)重症胸壁浮动可引起呼吸困难;(2)一些重症病人适于行手术内固定治疗,本组应用后获得了良好效果;(3)依据胸壁浮动的形态特点,将此种损伤分为轴线型与孤岛型,对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循环围术期心脏迷走神经活动的变化对心排量(CO)和呼气末CO2(ETCO2)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阐明迷走神经拮抗剂——东茛菪碱的心肌保护作用。实验用纯种、同龄猪10头,随机分为对照(n=5)和治疗组(n=5)。常规建立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时,对照组灌注仁济医院配方停跳液,治疗组加用东茛菪碱(20μg/kg)。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N)、心脏复跳即刻(O)、再转流
期刊
采用两种不同的复灌方法,观察复灌早期自血心停跳液控制性灌注对缺血后心肌的保护作用。20只离体兔心低温、多剂量冷晶体心停跳液维持停跳150min后,随机分为,A组立即恢复37℃正常动脉血灌注35min,B组为复灌时先用高钾、高渗、碱化、富含L-谷氨酸的自体37℃动脉血心停跳液低压灌注5min,再以37℃正常动脉血灌注30min。结果表明复灌期间B组释放入血的CPK显著低于A组(P<0.01);心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