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历书》与哥白尼天文学的引进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wuy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观测精准的第谷学说相比,哥白尼学说对于修历缺乏实用性。《崇祯历书》虽然对哥白尼日心地动说的重要内容有所披露,但对日心说却持否定态度。这不仅说明了国人选择西学中的实用主义倾向,也说明中国学者将科学修历的技术实践,转向探索自然奥秘的天文学理论兴趣,仍然存在一道鸿沟。
  中国古代的天文和历法,具有政治象征意义。颁布历法,标明正朔之所在,是政权正当性的表现。历法又与农时节气密不可分,是非常实用的知识。而要调整历法,就必须观察天文。中国古代是阴阳合历,既要考虑月相周期,又要考虑二十四节气和四季的变化,必须保持每隔一段时间修订歷法。唐朝有天文学家、数学家僧一行借鉴印度历法编撰《大衍历》;元代有郭守敬吸收回回历法,制作《授时历》。
  明崇祯二年(1629年),钦天监据大统历、回回历推算日食皆不验,曾向利玛窦学习历法天文的徐光启,以新法推算,预测“五月初一日,顺天府日食,二分有余,不及五刻”。结果获得验证。说明又到修订历法的当口了。礼部乃奏请开局修历,礼部侍郎徐光启领衔,耶稣会士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等,先后被聘入局。
  其实,早在利玛窦在北京时,朝廷已因大统历预报天象屡次失误而持续多年议论改历。加之弘治以来逐渐放开“私习天文”之禁,这就为西洋天文历法技术提供了立足机会。利玛窦曾自荐修历,未被理会。但他并不灰心,而是强烈要求罗马派遣精通天文学的耶稣会士来中国,阳玛诺、熊三拔、邓玉函等都可能是因此来到中国的。来华耶稣会士成为一个天文学造诣很高的群体,令与他们接触的不少中国官员倾倒,以致多次主动上书,推荐耶稣会士参与修历。
  1629年这次钦天监官员用郭守敬的方法推算日食,再次失误,才出现中西学者联合修撰新历的局面,并于1634年撰成《崇祯历书》。《崇祯历书》修成后,又经过8次实测,以及与保守派的数次较量,崇祯确信西方天文学方法的优越,决定颁行。可惜,此时遭遇易代鼎革之变,竟未克进行。
插图/子祺

  清军进京后,“奉天承运”,迫切需要颁布新历,以明正朔。汤若望将《崇祯历书》作了删改、补充和修订后,自费刻印献上,改名为《西洋新法历书》,给顺治皇帝献上一份厚礼,于是清廷即刻颁行。康熙时去“西洋”二字,改题《新法历书》。
  《崇祯历书》涉及到西方天文学理论,行星运行观测和计算的数据表格、必备的天文数学知识、天文仪器的制造与使用以及中西度量单位的换算。其理论部分《法原》总篇幅的1/3,系统介绍西方古典天文学理论和方法,包括日、月、五星、恒星的运行规律,球面天文学原理,着重阐述托勒密、哥白尼、第谷3人的工作,大体未超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之前的水平,但也有少数更先进的内容。
  《崇祯历书》所参考的天文学著作,已明确考证出的以17世纪初期的作品居多,而最晚近的是1622年出版的作品。西方几种主要宇宙模式理论,明末都已传入中国,包括亚里士多德的“水晶球”体系、托勒密的行星系说、第谷宇宙模型、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
  关于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在1760年耶稣会士蒋友仁向乾隆进献《坤舆全图》前,就已经引用和介绍到中国,但蒋友仁的《坤舆全图》明确宣称托勒密体系是错误的,第谷的理论不如哥白尼的正确。与此不同的是,《崇祯历书》虽然引用了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中27项观测记录中的17项,对《天体运行论》中的有些章节甚至直接翻译,对其日心地动说的重要内容也有所披露,但对日心说却持否定态度,认为哥白尼用来论证地动的理由,不具说服力。
  哥白尼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论》,其宇宙观从学理体系说虽属先进,但直到17世纪都还没有取得令人信服的优势。特别是哥白尼在仪器制造、观测技术和精度方面并不出众,他的日心说对历法制订影响不大。与观测精准的第谷学说相比,哥白尼学说对于修历缺乏实用性。这不仅说明了国人选择西学中的实用主义倾向,为蒋友仁润色文字的钱大昕和作序的阮元都对哥白尼学说持否定态度;而且也说明中国学者将科学修历的技术实践,转向探索自然奥秘的天文学理论兴趣,仍然存在一道鸿沟,后者必须有更多的社会制度条件加以配合。
其他文献
以当下趋势观之,中俄关系终会迎来一个中国相对占据主导地位而俄罗斯相对占据从属地位的节点。  今年3月习近平夫妇从德国总理默克尔处获赠一幅1735年出版的中国地图,尽管该图只详细绘制了汉地若干省,而略过了边疆的军辖区和盟旗,但在俄罗斯于克里米亚用强触发西方反弹的背景下,多有舆论认为默克尔此举意在提醒中方数百年间致中国领土大幅缩水的罪魁何在。虽说如此“以史为鉴”未免过于牵强,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
近来缅北战乱导致炮弹屡屡落入中国境内伤害无辜,引起中国舆论对加强云南边防的呼吁。同时,值得关注的还有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在缅甸面临的挑战,其中一个风向标是已经建成并初步投入运营的中缅油气管道可能的命运。  笔者今年4、5月在仰光、皎漂、土瓦等地考察,对缅北和中缅油气管道起始地的第一观感是,这里的战略复杂性被低估了。举个简单例子,我从仰光乘坐长途大巴进入皎漂,路上用了20多个小时,这个寻常的艰辛旅途
《经济学人》10月31日  跨国企业在中国美好时光已不再,但中国仍有大笔财富等待着它们。  在过去20年,相比韩日限制外企在其国内市场发展,中国市场则是相当开放的,跨国企业家们可以自由在中国投资,并能把业务拓展到当地战略性产业,它们尽情地享受着中国市场改革带来的红利。但如今情况变了,美好时光消逝。  无论是沃尔玛,还是在中国拥有上千家KFC快餐店的百胜集团,它们的财报显示今年的销售利润同比都下降,
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  在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中,也许最艰巨的要数如何塑造始于世纪之交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新科技和新方法正在以一种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方式融合物理、数字和生物世界。这一改变能带来多大程度的积极效应取决于我们如何处理在此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和机会。  第四次工业革命建立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即数字革命的基础上。数字革命包括计算机的普及和记录存储的自动化;但新一轮变化潮在
美国开国元勋那一代,都是学识渊博、思想不凡的有识之士。后来出任第二任总统的约翰·亚当斯和第三任总统杰斐逊,都学识杰出。  1813年8月16日和9月2日,亚当斯写信给杰斐逊,信中亚当斯提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诗人提奥格尼士(Theognis)的一首名诗的句子,于是杰斐逊遂于10月28日回复了一封长信。美国思想史上著名的“自然贵族”和“人为贵族”这个比喻就出于那封信。  在那封信里,杰斐逊特别提到,古代
反美军基地的知识分子们,认为和平主义才是未来日本的方向,建军好战不应是日本的选项。而冲绳人民也认为反对基地应是冲绳人民决定自己社会发展方向的自主权,它不应由东京的政客所决定。  最近世界各地的大型群众反对运动里,最引起世人共鸣的,乃是6月19日发生在冲绳首府那霸的反美军基地运动。它的诉求在它的标语中就已充分显示:“全米军基地撤去!”它要求冲绳境内所有的美军基地全部撤出,在社会思想上,这也是世界第一
刚过85岁生日的江平是中国法学界德高望重的泰斗。江平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公派到前苏联学习法律,回国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北京政法学院,但很快就被打为右派,直到“文革”后才重新回到中国政法大学从事法律教育,1983年至1990年先后担任该校副校长和校长。2010年,江平出版自传《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记述了个人命运随时代潮流的沉浮。身为法学者,他在“文革”前的政治运动大潮中失去了22年,但他又感慨
在中国,无数新的城镇拔地而起,这些城市是按照欧洲城市的风格建造的。在这里,我们能找到微缩的山寨的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或者威尼斯。建造这些城市的目的便是吸引新兴的中产阶家庭。  这是初秋的一个中午。房屋中介带着我们前往此行的目的地——一个仿造奥地利哈尔施塔特(Hallstatt)建造的中国城。一路上,漂亮的房子让我们觉得神清气爽,湖边的房子呈现出暗绿色、天蓝色和橙色,水天相接,云雾缭绕。从2011
在最近的推特风波中,美国总统特朗普转发了来自极右翼仇恨组织英国优先(Britain First)的反穆斯林材料,这提醒我们恐怖主义给西方民主社会带来了多么深刻的分裂和恐惧。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特朗普或英国优先那样,因为恐怖袭击就倒行逆施。以法国为例。2015年11月13日,伊斯兰国激进分子在巴黎巴塔克兰(Bataclan)剧院和其他地点发动了恐怖袭击。130人被杀—这是自二战以来法国所发生的最严
去年中国公司还在浩浩荡荡进军着美股,然而,这一股“红色浪潮”来的快去的也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寻求从美国交易所退市,并回家重新上市。  据彭博社报道,十几个在美上市公司今年向投资者们开价进行私有化要约,以便重回中国上市。此前在海外市场频繁遭遇做空、市值受到低估的中概股企业,也不得不选择退市操作。  导致这一现象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当前中国股市火热,特别是互联网股普遍吃香。曾几何时,中国创业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