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整合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so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是造型艺术,也叫视觉艺术,以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最大限度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利用电脑创设动人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在反思传统美术教育的基础上把“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强调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积极态度。学生对学习美术感兴趣的因素有:新颖有趣、丰富多彩的图像世界和生动有趣的活动场景,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与教学手段。在欣赏课《红屋顶》,我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收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品,制成VCD格式的文件,配上适当的音乐和解说词,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电脑展示的画面色彩丰富,有动画效果,有故事情节,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一改传统的“一言堂”的美术教学模式。再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中的《桥》一课时,欣赏各地的古今桥梁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一环,但书上图片不多,又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挂图,欣赏实景更是不可能,这时候,多媒体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我把在网络搜索到的桥的图片进行精心分类。介绍桥梁建筑时,不但可以用常见的视觉方式欣赏桥的外形或内部结构,还可以动画显示桥的多个侧面。然后我点出用电脑制作的对比图,让学生能全方位了解桥梁建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
  运用丰富资源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习主动性
  在美术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我在上《色彩》一课时,先让学生认识各种色彩能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然后我在电脑上为学生画出春、夏、秋、冬的装饰图,用具体的色、抽象的形表达喜、怒、哀、乐等感情,再用具体的色、具体的形表达春、夏、秋、冬的印象。然后要求学生在电脑上用剪贴的方式表现春或秋的色彩印象,完成风景装饰图。采用电脑完成作业既降低了作业的难度,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
  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
  我给九年级美术特长生上素描写生课,讲到构图时,我先选书上的一幅范图,用扫描仪输入电脑,再进行编辑,将背景和物象分别放在一个文件中的不同图层,在演示时只需把选中的图进行拖动,就可反映出画中表现的物象在不同位置的不同效果,还可把不同的图层进行放大、缩小的处理,以展示物象大小变化对画面效果的影响,使学生对构图的重要作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我再制作了一个有关构图的互动式课件,通过学生和电脑之间人机的交流提示构图的规律性,这样,既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动态演示难、过程长、操作繁复等问题,又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把抽象事物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七年级上册《卡通画》一课的教学时,我先收集一些人物各种面部表情的图片,然后在电脑里进行色彩高反差、拉伸、变形处理,几张形象略有变化的图片表现出人物表情图片向漫画变化的过程,按教学的排序并制作一个片头,再在Photo Impact Album下播放,接着在屏幕上演示,把真实的形象逐步向漫画过渡。学生被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最后他们都明白了漫画夸张的手法,并积极投入到卡通画的创作中。
  综上所述,在美术课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整合,借助电脑绘图功能和动态模拟功能在教学中能取得高效课堂。解决了美术教学中动态演示难、过程长、操作繁复等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解决常规教学中信息量不足等问题,扩展学生的视野,给他们充分感受美、创造美的机会。确保认识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避免因课时不集中带来的诸多不便。探索和常规教学相结合的途径,为学生创造美术学习和实践的良好环境,按时完成作业率高。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形式更加生动,方法更加简便,范围更加广泛,效率更加高,但也不能排斥传统教学媒体。我们在大力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时,也注重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合理成分,正因为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整合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更应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其中许多方式和方法有待尝试,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和探讨。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一、主体性学校管理模式的涵义模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存在或运动形式进行抽象分析后做出的理论概括的简化形式,即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和便于操作,对认识对象的各种要素所作
本文从制度创新层面审视了产学研合作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意义,指出产学研合作实质是一种以知识流动为特征的交易活动,进而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交易成本和动力机制,以及交易界面
正确定位初中写作指导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决定了写作指导的有序和有效,也决定了作文指导活动的发展力、生命力。  一、立足于常见知识的积淀  写作能力,是指能自动地运用各种书面言语方式,撰写文章的能力,本质上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智力技能呈现。而这种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掌握一定的写作知识为基础的。因此,培养写作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将写作知识转换为写作技能的能力。  写作指导的立足点首先在于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写作知
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出现了"五难"的局面,即:教师工资难保证、"两基"债务难偿还、公用经费难维持、学校建设难发展和教育发展难均衡.解决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
语言首先是有声语言,日常生活中口头交际是主要的思想交流形式.学好语言的关键是要不断运用这一语言,要主动自创语境,边学边用,积极吸收新的语言材料,完善自己的语言知识.笔
移动互联技术协同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是当下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文章应用内容分析法,对近两年的相关学术文献进行解读和摘录,通过定量统计和定性推理,分析了在移动互联网
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育的整合,促进物理教育信息化,是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可以增加物理教育的开放性,为物理教学提供多元化的课
对外贸易在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外贸视角,通过分析山西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现全省转型升级初显成效,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
新课标把“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目标中的第一等。感情真挚就是要求学生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生硬的附加装饰,更不是虚情假意。  一、深入观察,找准动情点  所谓动情点,就是所叙事情中最能触动人们思想感情的关键内容。找准动情点,是指当你在拿到某一题目时,能迅速回想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并在回忆中唤醒自己的某种情感,使自己很快沉浸在这种情感中,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