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教学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a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耳畔,常常会有这样的声音:好忙,好忙,我要做这个,我那个还没有做——教书育人本是一体,本是让人成长的完整系统,而就在这一片片的声音中,一个个匆忙的身影中,成为了支离分裂的碎片——教育的事实,的确是千头万绪、应接不暇,教师们常常挂在口头,好辛苦、压力好大——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在家作妈妈,在学校做孩子王,而现在的孩子们都个性鲜明,需要老师更多时间,更多精力走进他们,引导他们生命的成长。因而,我们不禁追问,真正的教育到底在哪里?全员的育人环境究竟是怎样的?我从事德育教学工作已经将近10年,从德育处的干事升为德育主任。从我常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全面育人,立德树人永远是学校教育的主动脉,应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基。德育教学需要一个系统的认识,系统的规划,需要各部门和全校教职工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成效。德育内容要鲜明、生动,德育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让孩子和老师能快活接受。教育的真正目的在育人,德育工作应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悟和内化,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所以德育工作更要实实在在地做,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灵。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更是学生素养能力培养的基石。我们努力为每位小学生提供适合的德育,为其成长奠定知识技能、思维品质、个性养成等更加全面的基础,努力把小学生培养成具有“知书明理、健康自然”的少年。我们的课程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少先队重大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结合,构建一体化的校本德育课程,培养具有幸福生活能力的孩子,让学生在课程中得到浸润滋养,在课程中收获幸福感受。开设认知类课程。分年龄段特点,根据时事、节令开设,形成校本教材。结合养成“十大好习惯”、“班级小岗位”阵地建设、“温馨教室”评比、“文明礼仪笑脸榜”每日评选等活动,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礼仪教育,引导每一位学生改掉自身的陋习,把德育的全过程真正带给学生。完善学科类课程。充分发挥心理辅助,开展各类心理健康常规活动。举行专题板报评比,开设好学生、家长心理讲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纳入学校课程,也渗透到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始终坚信,德育工作要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悟和内化;始终坚持,德育工作要实实在在地做,让我们的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灵。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句话对我们来说都很熟悉,可是怎样实施、怎样落实一直是我所思考的,如何倡导教师的多元文化,实现全员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德育的工作创新,促进青年班主任培养,通过多途径提升青年班主任专业素养,增强德育团队活力。围绕“德育”这一中心,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学校德育重在以人为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渗透为重心的国情及正能量教育;以德育微课堂为主阵地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通过这些教育,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营造优美环境,享受幸福教育。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学校努力从校园环境建设上下功夫,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为师生营造了一种美好、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了一种“身处中心、幸福围绕”的生活空间。推进课堂改革,构建幸福课堂。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是学生求知的殿堂。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的生命在教改的阳光下快乐求知、幸福成长。结合学科特点,坚持教育改革创新,通过建章立制,重点引领,精化学习,丰润高效课堂的内涵,构建高效课堂“自主探究”分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让孩子们尽情展示,让课堂成为学生们幸福成长的舞台。丰富多彩活动,培养幸福学生。学校以德育工作为灵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线,创新性地开展快乐德育工作。爱国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达到养德、启智、崇美、强身、精心的目的,使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拥有健康的阳光心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与幸福,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目标。注重生活品味,成就幸福教师。用幸福才能塑造出幸福,用爱才能塑造出爱。如果教师没有幸福感,没有成就感,没有激情,没有爱,学生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此,充分尊重教師的劳动,充分信任教师,积极把握教师的心理特点,了解并尽可能满足教师的需要。让他们了解健康方面的杂志,让他们了解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使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灵,为教师的健康奠基。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德育方法得到更新,师生关系才能更加融洽,育人氛围才能加强,学生自身素质才能有显著提高。亲情化、个性化的教育,才能把教师关爱延伸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有效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对学生终身发展起到潜移默化作用不可估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搞好各项工作,狠抓常规管理,不断丰富学校德育教育内涵,创造小学生德育教育更辉煌的明天。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应试教育,一种死的教育,学生完全只处于被动接受者的状态,这样一种死的教育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的效率,也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成为必然。我们必须以全新教学理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成为一种活的人才教育。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目的,就是规定了数学教学应当完成
期刊
作为一名农牧区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数学呢?我再三思考,回想了这几年来自己的学习和一些教学经验。在教学中总是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发现拥有自己学习方法的学生学起来很轻松,并且成绩也很好。所以要想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才能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一、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兴趣,就
期刊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文言文 高效课堂 优化 兴趣  高中新课程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 已经步入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阶段。希望用较短的时间,完成较多的任务,获得较好的效果是每一个教师的不懈追求。而高中文言文教学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用时多,效率低,课堂闷,师生厌的现象,怎样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是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1、文言
期刊
【摘 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文章从转变教师思想,提高课堂效率;密切联系实际,充实教材内容;注意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探讨;游戏课堂教学,提起学生兴趣四个方面分析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 课堂效率  “数学是思维的灵魂。”通过学习数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一切事物,用数学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树立正确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价观念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的评价重验证、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不仅不利于
期刊
一、研究课题提出背景  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在我市的深化实施,“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得到有效落实。学校对教学内容没做硬性要求,教师可自主选择能达成教学目标的、健康向上的内容进行授课。因此,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花样尽出,各式各样的、新颖的优质课和公开课层出不穷,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活动的情绪高涨,确实达到了新课程改革的预期效果。但是在达成效果的背后,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长,为了上好一节
期刊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练习,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措施,因此课堂练习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那么,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呢?  一、融入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数学练习是否有浓厚的兴
期刊
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全国各族人民交流的重要工具,藏族学生学习汉语,有利于他们今后更好地发展。学习汉语应主要提高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口语交际能力,二是书面表達能力,即写作能力。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体现的是学生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需要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语文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灵活运用能力后,才能更好地进行。小学生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提高藏区小学生汉语作文水平对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做中学”科学活动的核心是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探究、记
期刊
我校是一所农牧区农村小学,近几年来,有许多不利因素制约着我们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的因素还越来越严重,使得我们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教育质量相比所凸显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制约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1、撤点并校所带来的生员质量不整  农村小学实行撤点并校后,有的村已不再设学校,有的设教学点,把学生输送到完全小学,由于各教学点的生源质量不一致,导致输送到完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