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来源 :家有孕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病例样本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48,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抢救流程,研究组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抢救流程,研究比较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评估组间抢救相关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心理护理在新冠肺炎期间心衰病人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为新冠肺炎期间到我院治疗的心衰病人共计92例进行调查,收入病人的治疗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3月,
目的 分析手术室巡回护士在危重患者手术中的配合技巧.方法 在2019年的4月到6月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37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在入选时以随机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处理.两
摘 要: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上健康,不久前 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小学 生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 理健康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昌盛、民族的 振兴,让孩子们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们 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 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对 生活没有正确的认识,人生观、世界观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数学成績得以提高的基石,由于初中生的年龄普遍较小,他们在这一学习阶段中很多同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对其进行严格要求,帮助其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究竟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  一、 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的目的是为了初步感知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预习,我们可以预先知道自
期刊
近年来,人们把升高中考试称为“小高考”。的确,在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后,小学入初中全是免试直升,而初中入高中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录取率远远不及高考。巨大的升学压力使家长、学生难以适从。为此,家长们想方设法为孩子们购买大量的教辅设施和资料,还为他们请家教,甚至出现了大量的陪读现象。在中考中,数学考试往往是学生头疼、家长最为关心的学科之一,他们认为:数学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考生能否顺利进入高中的关键学
期刊
摘 要: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是应该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注重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逐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趣味性;模式创新;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在高效率的课堂中学生才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教师的数学教学目标也能够顺利得到实现,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初中数学课堂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特点,还应该注重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及
目的 探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骨科康复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74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骨科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
摘 要:现阶段,高质量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灵活处理课本教材中的内容,能够把纯理论性的数学知识转化成能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的实际技能和技巧,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并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比较低,学生的数学素养也不高,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改善这种低效率的教学现状,从而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和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诊抢救室患者于院内转运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急诊抢救室患者90例,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行预见性护理,统计两组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不断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导入;授课;小结  初中阶段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对许多科学现象感到十分稀奇,容易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因此,物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