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复习备考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guwenshuru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们把升高中考试称为“小高考”。的确,在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后,小学入初中全是免试直升,而初中入高中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录取率远远不及高考。巨大的升学压力使家长、学生难以适从。为此,家长们想方设法为孩子们购买大量的教辅设施和资料,还为他们请家教,甚至出现了大量的陪读现象。在中考中,数学考试往往是学生头疼、家长最为关心的学科之一,他们认为:数学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考生能否顺利进入高中的关键学科。作为一名初中数学学科教者,我认为提高数学考试成绩,除了平常打好扎实的基础外,还得做好初中数学复习备考工作。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数学复习备考工作略谈几点意见。
  一、科学建立题域信息库
  作为数学教师,在中考复习时,首先要对200多个数学知识点逐个建立解题信息库。对于单一的题型,学生往往不会出现什么困难,但是,题目的类型如有变化,情况就大不同了,其原因是机械性的做题,没有辨认或没有理解题型变式,也就是在学习中没有形成题域。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数学题域信息库。建立数学题域信息库的最好办法就是题型的分析与讲解。对于任何一种题型,教师要事先帮助学生分析这种题型怎样思考?运用到哪些知识点?如何把题目中的各个信息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如何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的小问题?从而得出解决这一类型问题的一般方法。以此促使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解答题目,提高考试成绩。
  二、设法提高复习效率
  首先是研读历年中考试题。教师要反复并大量研读历年的考题,通过对历年中考试题的分析研读,不但可以弄清各知识模块在命题中所占的比例,而且还可以明晰当年的命题方向,以便自己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其次是命制中考模拟题。教师可以采取不摘抄历届原题,但可以通过改和变等手段命制中考模拟题;也可以采取同学科教师交换命制中考模拟题,并以模拟成绩进行分析学情、教情及命制试题的质量,为更好的复习和快速提高复习成绩奠定基础。教师若能快速命制一套质量较高的模拟试题,当然是已经理解了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和近年的中考动向,也更懂得了应试技巧,那么其教学效率一定会不低。
  三、准确把握命题方向
  1.各知识点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分析
  纵观近几年中考试题,题目涉及面广,基础性强,难度适中,且难度系数一直在0.65左右。很多体现新课标的好题都是命题者自己设计的,没有摘抄旧题的印迹,而且重点知识年年考。其中“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的性质及运算”、“画图设计”、“几何说理(计算)平移、旋转”、“找规律”、“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等难度都不大,占10%左右;“方程(组)”、“不等式(组)”只占一个小题,其余侧重于“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有时与“函数”柔和在一起出现,考题难度也不大,占15%;“统计与概率”考题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出现在“填空”与“选择”或一个“解答题”中,难度不大,占10%;图形与几何包括“图形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等,这块知识命题有梯度,分易、中、较难三个层次,出现在各种题型中,占25%;最难的是“函数”,涉及“函数定义域”、“函数值、图像、解析式”及“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等,这块知识命题分易、中、较难、难四个层次出现在各种题型中,特别是以”二次函数”为载体,融“直线”与“三角形”、“四边形”、“圆”,并综合应用“全等”、“相似”、“勾股定理”、“面积法”、“三角函数”及动态变化作为压轴题,这块知识占20%以上。
  2.一套完整的考题的分值分配分析
  一套中考题一般题型是“填空题”10道30分,“选择题”10道30分,“解答题”一般有两道大题,9或10道小题共90分,题目设计从易——较易——稍有难度——有难度四个层次,立体设计,螺旋提升。易:一般只用一个知识点或经过一步计算就能求解,占30%,约45分左右;较易:一般只用一个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或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占40%,约60分左右;稍有难度:一般用两个知识点或者比较容易被人忽略的或设有小的陷阱问题,或者需要两步计算、证明的,占20%,约30分左右;有难度:一般至少运用三个知识点或辅助线添加有困难或运算有难度或融代数几何于一体的,占10%,约15分左右。
  四、做好分层复习,调动复习的积极性
  不管怎样的班级群体,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总是存在的。复习教学中我们要区别对待,分层次要求,尖子学生复习练习容量要大,进度要快,要求要高;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重新讲解知识点,进度要慢,训练的题目难度要低,题目数量要小,让他们学有所获,这样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讲解性,又能够让学生真正将知识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数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天赋较好的学生,要挑战最后一道压轴题,争取考满分;对于中等生要增强答题技巧,保证会做的不丢分,不会做的也尽量得過程分;对于数学悟性差,基础薄弱的学生,要重点培训前25道题,约100分左右内容,让他们保证70分力争90分以上。我在教学中指导毕业会考时常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优等生”面向前黑板,一组“后进生”面向后面黑板,随时在黑板上给他们分别演示习题;作业、练习、例题、讲析的内容也按学生的基本要求设计,上课或辅导时准备充分,一堂课(非练习课)的教案大致在十页以上书写。练习课“优等生组”是“后进生组”练习量的两倍以上,“后进组”不做超越他们能力的题目,一个知识模块一完一考试,命制和组别相吻合的试题,考完讲评、奖励并重新按成绩分组,大大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成绩。
  总之,初中数学复习备考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要准确把握中考命题方向,制定详尽周密的复习计划,精心设计好复习方案,分层分类面对全体学生,科学备好复习题域,精选复习题型,命好模拟试题,注重学生习题过程的细节问题,及时反馈,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技能自动化,基本方法熟练化,并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的基本探究方法,感悟数学思想,对同一问题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就一定会提高中考数学考试成绩的。
其他文献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唐代,脱胎于律诗,形式短小,意境深远,且浓缩了五味人生;它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结构相同,内容相配……故而,对联的写作,就是由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到语文能力的升华,而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联可以这种中介的形式出现在语文教学中,并服务于语文教学这个大内容。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对联,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
期刊
摘 要:孩子们的想象力往往是从好奇心和动手中产生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通过一些比如 拆玩具. 卸钟表,拆自己玩过的小汽车等一些“破坏性”活動中产生一种奇怪的想法和思维,而这些思维和想法会对以后的发明创造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动力。  关键词:放飞思绪;培养想象力;彰显个性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小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患者122例,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
摘 要: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倡导以观察、调查和实验为主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生物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它既是过程、又是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是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内容之一。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生物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展好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而且有
摘 要:在蒙语文教学中即是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蒙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语感的培养。因此蒙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在小学蒙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参与者、组织者和引路人的角色,才能更好地致力于学生蒙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蒙语教学;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培养,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效果.方法 寻求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呼吸道护理有效方法.结果 呼吸道护理实施后护理满意度达97.5%.结论 针对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而言
目的 心理护理在新冠肺炎期间心衰病人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为新冠肺炎期间到我院治疗的心衰病人共计92例进行调查,收入病人的治疗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3月,
目的 分析手术室巡回护士在危重患者手术中的配合技巧.方法 在2019年的4月到6月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37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在入选时以随机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处理.两
摘 要: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上健康,不久前 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小学 生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 理健康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昌盛、民族的 振兴,让孩子们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们 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 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对 生活没有正确的认识,人生观、世界观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数学成績得以提高的基石,由于初中生的年龄普遍较小,他们在这一学习阶段中很多同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对其进行严格要求,帮助其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究竟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  一、 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的目的是为了初步感知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预习,我们可以预先知道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