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xia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数学成績得以提高的基石,由于初中生的年龄普遍较小,他们在这一学习阶段中很多同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对其进行严格要求,帮助其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究竟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
  一、 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的目的是为了初步感知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预习,我们可以预先知道自己的不懂之处。预习的过程不仅能培养了自学能力,而且也激发了对新课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权就掌握在了自己手里。预习数学,通常用以下的步骤:在完成了老师安排的任务之后,要有一定时间阅读第二天要学的内容,并将自己不懂或觉得重要的内容标记下来,如:在重点的内容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加下划线或者做其他标记等。这样上课时重点突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时便能集中注意力了。同时,学生还可以和老师讲的思路进行对比,逐步提高自己在探索数学方面的能力,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探索性学习能力,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需要强记的公式,课本上有时会有推导过程,有时没有,只是简单写一下公式的最初形式。不管课本上是否有推导过程,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也应当脱离书本,亲自把公式推导一遍。若书上有详细的推导过程,则可把自己写的推导过程和书上的进行对比;书上没有过程的,则可在课堂上仔细听老师的分析推导,将自己的和老师的对照,这样就可以发现自己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自己推导公式的过程,既可以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发现自己在知识储备上存在的不足。一般情况下,当你推导不下去的时候,或者推导错误,都是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要么是将已学过的内容忘记了,要么是这些内容自己还没学过,只要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自己就能取得进步了。数学学习中大量的定理定律、数学符号、数学公式等,都是学习数学课程时要重视的,这些都要自己去深刻理解,并且牢牢地记住。因此,在预习的时候,无论你是否做预习笔记,都应当把这些重点的知识单独放在一起,每次的抄录都要加深自己的印象。在课堂上,老师讲到这些不懂的地方时,要仔细地对照老师讲的内容,看自己在哪里理解错了。同时,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题也是很重要的内容,可以巩固知识,在预习时可以尝试着做一下。预习中做这些试题,并不一定要做对,这只是用来检验自己预习效果的一种手段。预习的效果好,这些书后习题都可以做出来的。
  二、 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听。在一个班级里会出现数学学习成绩的巨大差别,虽然与学生的先天智力以及后期努力程度有很大关系,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我认为是听课习惯的不同.在我的学生当中,有一个叫李明的同学,他平时学习比较认真,但是其听课习惯却很不好.每次听课的时候,他总是东张西望或者是干别的事情,这就造成他对一些数学知识总是一知半解.虽然在课后极力弥补,但是其数学成绩却一直提不上去.针对这种情况,我私下与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帮助他找到数学成绩一直提不上去的原因,并给他提出了下面几点要求:首先,在课堂上要做到认真听老师讲课,并且要多开动脑筋;其次,要积极回答老师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最后,要准确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同时做到可以正确地在解题中加以运用.从此以后,在课堂教学中又出现了一个认真听课和活跃的影子,李明同学每次都能积极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并且还积极配合上黑板板演。随着这种认真听课习惯的逐步养成,他的数学成绩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一跃跻身班级前五名。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之后,我便在班里大力推广这种听课经验,慢慢的,班里的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得到了有效的培养,班里同学的整体数学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数学作业是巩固数学知识,激发数学兴趣,培养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许多学生视作业为负担,课后只凭着课堂上的印象匆忙作答,作业字迹潦草,马虎粗心,解法单一,格式不规范,甚至抄袭,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做作业的目的性,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地良好的作业习惯应包括:
  (1)要养成做作业前看书的习惯.做作业前要认真阅读复习课文,观察例题的解题格式、步骤和方法,要明确“磨刀不误砍柴功”。
  (2)养成审题的习惯.在强调学生作业时要认真审题的同时,我在讲例题时,经常有意识地先问学生题目是什么题型,它有什么条件,有哪些特点等,作为审题的示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3)要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要经常对学生阐明做作业的意义,教育学生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若有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完成或遇到难题不会做时,宁可以后抽时间补做,切不可为了应付任务而去抄袭。
  (4)规范作业的习惯.规范作业,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作业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但要求按时完成,还应阿要求像例题那样规范.通过订正、指导,逐步养成规范作业的习惯。
  (5)要养成解题后的回顾与检查习惯.解题后的回顾与检查,一是检验结果,主要是检查结果是否正确无误,推理是不是正确无误,推理是否有据,解答是否详尽无遗漏.二是对解题的结果和解题的方法进行反省,对解题中出现的已知观点、关键因素及同类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推广,从而帮助学生从中提炼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并加以掌握,为以后解决新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6)要养成作业反馈的习惯.不少学生不重视作业情况的反馈,致使错误做法在头脑中形成定势,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和做新作业时出现更大的错误.因此为了巩固作业的成果,要求学生每次做新的作业之前,必须对前一天的作业进行反馈,反馈内容包括题目类型、解题方法、错点及错因、订正措施等。
  总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非常多的,但往往是在教学的细微末节之中,容易被忽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不仅要细心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而且要耐心培养。只要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均可以进行培养。
其他文献
HT-60钻机广泛应用于工程钻探和高喷加固等工程领域。钻机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需要对钻进状态进行监测。本文设计了基于力控组态软件的HT-60钻机工作状态监测系统,介绍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唐代,脱胎于律诗,形式短小,意境深远,且浓缩了五味人生;它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结构相同,内容相配……故而,对联的写作,就是由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到语文能力的升华,而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联可以这种中介的形式出现在语文教学中,并服务于语文教学这个大内容。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对联,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
期刊
摘 要:孩子们的想象力往往是从好奇心和动手中产生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通过一些比如 拆玩具. 卸钟表,拆自己玩过的小汽车等一些“破坏性”活動中产生一种奇怪的想法和思维,而这些思维和想法会对以后的发明创造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动力。  关键词:放飞思绪;培养想象力;彰显个性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小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患者122例,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
摘 要: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倡导以观察、调查和实验为主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生物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它既是过程、又是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是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内容之一。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生物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展好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而且有
摘 要:在蒙语文教学中即是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蒙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语感的培养。因此蒙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在小学蒙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参与者、组织者和引路人的角色,才能更好地致力于学生蒙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蒙语教学;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培养,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效果.方法 寻求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呼吸道护理有效方法.结果 呼吸道护理实施后护理满意度达97.5%.结论 针对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而言
目的 心理护理在新冠肺炎期间心衰病人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为新冠肺炎期间到我院治疗的心衰病人共计92例进行调查,收入病人的治疗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3月,
目的 分析手术室巡回护士在危重患者手术中的配合技巧.方法 在2019年的4月到6月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37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在入选时以随机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处理.两
摘 要: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上健康,不久前 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小学 生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 理健康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昌盛、民族的 振兴,让孩子们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们 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 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对 生活没有正确的认识,人生观、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