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东坡一同“泛舟”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读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许金辉老师执教《赤壁赋》的教学实录,感到他在文学鉴赏教学方面确有特点,能够引领高中学生与苏东坡一同“泛舟”,努力靠近叶圣陶先生所推重的阅读佳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唯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请看这个教学细节:朗读之前,许老师问学生第一段该怎么读。许老师循循善诱,启发同学们进入那只江上扁舟去玩赏揣摩,从朦胧体会到静谧,从静谧体会到清风徐来、白露横江、月色清澄的秋夜美景。他披露自己的感受:“老师觉得月亮写得特别生动,‘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小船上的人正吟诵着关于明月的诗歌,月亮似乎听到了,过了一会儿,就悄悄地从东山之上升起来,而且在斗牛之间徘徊,大家觉得这月亮怎么样?(生答‘很多情’)……要是我们朗读时激昂一下,估计那月亮就吓跑了。”最后,顺势指明:“看来这一段咱们的确要读得舒缓、深情,大家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体味那静谧、朦胧的意境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感觉。”由朗读,悄悄转向参悟文字里的情怀,教学逐步深化了。
  还有一个教学细节,也值得玩味:分辨了客人与苏子的心态之后,许老师忽然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在这两段中,似乎客人很悲观,而主人却很旷达?那么是不是说,这悲观只属于客人,而苏子只有旷达呢?”学生似乎心有所感,却未能结合作品的深层内蕴阐释清楚。老师便适时道破底里——作者借客人的叙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观,“主客问答反映的是苏子本人在痛苦无奈中挣扎与超脱的过程”。后面,与这层意思相呼应的一个教学环节是:许老师别出心裁,采用删改与对照的办法,进一步引导学生体味、估量那只扁舟载着的深深愁怀:
  师:……那咱们看看“客之悲情”这一部分。它太悲观了,太消极了,不行,我们得把它删去。在“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后紧接着写“苏子叹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大家看,这样总可以吧?
  生:我觉得“客之悲情”是万万不能删的。……这个“客之悲情”不仅是客人的感情,也表达了苏轼自己的悲伤。
  师:这反映了他内心悲观的一面。
  生:对,实际上苏子是借客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师:就是说,这样一来,苏子内心世界会展现得更全面、更真实,而后面理性的升华会更有基础。
  生:对,是这样的。
  就这样,许老师循着他认定的解读思路,和学生一起浮沉在苏子“泛舟”的情境里,共历那一次情感与思想的起伏碰撞,应该说具有对话的特质和个性。这堂文学鉴赏课,在努力复原作者心态原貌方面,在穿越历史时空而体会原作意蕴方面,乃至在引导学生说出自己鉴赏的独特体验方面,都留下了探究的痕迹。
  苏东坡这篇黄州时期的代表作,思想情怀深邃而邈远,在内涵要义的探索和评说上,掌握好深浅、宽窄的分寸,绝非易事。(二十多年前,我教高中文科班,曾经有过一次难忘的教学经历。记得当时在壁报上贴出“求贤榜”,和同学们笔谈赤壁舟中“主客论辩”的哲学思辨要义,深感其体悟的难度之大。)此课尚有可推敲的地方。比如这一条解释:“似乎苏轼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我们如何来延续自己的生命,如何克服生命短暂的忧虑呢?可以创造一种永恒的价值,当我们创造了某种永恒的价值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可以得到一种延续。这样看来,长江无须羡慕,天地也无须羡慕。”虽然是从原文里生发出来的阅读感受,可毕竟属于个人的推演,距离作品原意稍稍远了一些,是不是略有过度阐释的嫌疑?这还要再静心斟酌。
  由此,我想到经典文本阅读与鉴赏教学的一个难题,即孤零零地选取某一篇名作来学习,教学的视角比较狭窄,可直接比照与参证的材料太少,很难窥见一种较为开阔、丰富、参差灵动的境界,阻碍了鉴赏教学的从容延展。我粗略检索了一下,可用于高中鉴赏教学的黄州苏作,当在一二十篇,包括诗、词、赋、笔记小品和书札等。若从中精心筛选一批,编制成一组,各篇之间安置呼应联络的教学线索,如此对待经典,则更多一些自学为主、探究为魂、文质兼顾的改革风貌吧。这当然与教科书的编写路数有关,现在这个编法,是值得质疑的。
  退一步讲,即便基本遵从目前的教学格局,也可以适当提高整合的力度。比如,教这一课,不妨引入《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一旦打开这扇比照与参证的门,教学设计思路自然呈现出另一番气象了。其中可供探究的有趣的问题很多,教学不可能全面涉及,但精心梳理出苏子贬至黄州前后的文学之旅(也是思想之旅)的基本轨迹,连缀上一颗颗诗文的珍珠,“泛舟”的精神区域、文学区域和语文教学区域会更开阔。语文学习本身的积淀、内化、提升自然也包含在里边了,效果可能更好。
  如此栽种精神的、文学的、语文的种子,将会产生长远的教育效应。
其他文献
田贺书《伤仲永》这节课超越了“语文教学”,实践着“语文教育”:教学生从文本中汲取言语智慧和人生智慧,增长学习语文和做事的才干,使学生越来越聪明。一、汲取言语智慧,教学生学语文  “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就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1],田老师本节课所教的就是“学本身”。  1.教学生阅读之法——披文入情,理解“文本之道”  “披文入情”就是通过文字走进文本,咬文嚼字理解文意,即以文本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的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基于此,落实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情境,并且在情境中逐步落实人地协调观念,通过不断剖析案例,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要素进行区域认知,达到提升综合思维的要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一
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课《芦花荡》一文塑造了一位老交通员的英雄形象。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有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通篇用“老头子”来称呼这位老英雄,不妥,应该称呼“老爷爷”,这样更能表示对他的尊重和敬佩。  我请学生们举手表决,全班四十一人,有六七位同学认为应该叫他“老爷爷”。于是,我决定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从衣着打扮往往能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白光》《祝福》以及散文《范爱农》都涉及了人物的死亡问题,但令人奇怪的是鲁迅在展示人物生命终结时,都在某些层面上做了隐性的处理,似乎在努力暗示着什么。这样处理尽管给我们理解文本带来一定难度,但却体现了鲁迅高超的创作技法。  我们先来看孔乙己的死。孔乙己是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到了要讨饭的地步,但他却养成了好喝懒做的毛病,抄
自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以来,关于语文的性质问题,一直纠缠不清,至今未绝。新课标前言部分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此,赞同也好,质疑也罢,我们必须承认语文新课标是新世纪指导我国语文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语文本质属性的“二元统一论”还是基本能够体现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所以,与其在“姓什么“上做文章,还不如在“教什
编者按:《〈论语〉选读》是高中新课程选修课教材,初中也有关于《论语》的课文,不同的阶段如何教出不同的特色,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是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探讨。    许多东西在历史的流逝中消融了,但经典却永远不会消融,它们表现一切,包含一切,并且超越一切。《论语》就是这样一部经典。它在问世之初,就经历了一个不断精致化的过程,然后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汩汩而出,流淌至今。今天,我们面对《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1]教师的成长,是时代的呼唤,也是自身的使命。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如何才能走出心理舒适区,如何才能在实践磨砺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嗝嗝老师》这部影片在讲述一个暖心励志的教育故事的同时,也给予我们一个坚定的答案:别问“为什么”,问“为什么
英国物理学家亚瑟·斯坦利·爱丁顿说,我们看到的桌子只是幻象,真实存在的是很多个原子,看上去桌面光滑致密,但真实的桌子却凹凸不平,充满空隙。依此逻辑,我们看到的课程改革参与者众、过程热闹、成果丰硕,但真实的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师、学生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一种眼睛有一种眼睛的建构方式,教师看到的课程改革是这个样子,学生看到的是另一个样子,专家学者写出来的又是一个样子。参差不同的“课样”“人样”才是教育的
学案设计    所谓“学案”,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设计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学案”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案”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将“学案”与教材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学习。此学案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环节。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虚、实
读者剧场是一种口述、朗读的剧场形式,由两位或两位以上朗读者手持剧本,在“观众”面前以声音及表情呈现剧本内容。朗读者可以事先将诗、散文、新闻、故事、小说及戏剧等各种文学素材改编成剧本。在表演时,不需要戏服或道具,也不需要灯光、音响等设备,直接以手持剧本口述、朗读的方式进行。观众通过聆听朗读者的诵读、观看朗读者的表情来欣赏剧本。其基本流程如下:    1.选择题材  读者剧场的剧本可以是诗歌、散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