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应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o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是识数和简单的运算,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有明确的要求,我们在贯彻教学大纲要求的途径是通过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来达成的,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培养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又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要做到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讲清算理是关键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三、思维训练是核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
  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呢?
  1.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现在稍为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如在教第六册混合运算74 100÷5×3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让学生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可引导学生这样说:这道题有加法、除法和乘法,先算100除以5的商,再乘以3的积,最后求74与积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2.加强直观,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第一册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如:根据0和1在计算中的特征,在掌握简便算法的基础上可进行口算。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加强训练是途径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训练时要注意:
  1.突出重点。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0"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好基础。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练。凑整的训练一定要加强,如:74 26=100,63 37=100,252 748=1000,25×4=100,125×8=1000等,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这些要求到了中、高年级也不应忽略。同时要加强乘、加的口算训练。
  3.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算。简算的基础是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因此,加强這方面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在小学四则运算中,几种常用的简算方法学生必须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计算速度的要求。
  4.训练要有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形式要多样化,游戏、竞赛等更能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维持训练的持久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是将其塑造成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人才。国家级对教育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对农村教育,十分的重视,新课改后,小学数学着重于开创新型的高效课堂,改变以往的陈旧教学模式。就农村小学教育而言,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优化关系趣话教学因材施教降低难度    一、优化师生关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的过程、思维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摘要】新课标的推行是在教改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中学数学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创新要求,在课堂教育中的备课、授课和课后讲解几个教学环节中,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求知欲为主要目的,落实中学数学教学工作。本文概述了如何在新课标下改革优化教学流程,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数学教学对策研究    主要内容:  新中国的义务
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是对幼儿生活的反映,其生活经验是幼儿户外体育游戏的基础和源泉,幼儿户外体育游戏可保障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促进身体发展,提高技能。我们要充分运用户外体育游戏化的组织,引导孩子在户外体育游戏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体验成功,并愿意、主动进行创新。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应该可以尽情的户外体育游戏尽情的玩了,但很多时候孩子们玩得并不开心、不尽兴,因为各种原因老师会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教育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培养我国高水平科学人才的重要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是对实验室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检验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按照理论到实践、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框架展开研究内容,以科技评估和平衡计分卡的有关理论方法为逻辑出发点,通过对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现行评估系统进行体系分析,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作用和机制,分析归纳
AI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HRM)工作提出挑战,同时也对HRM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面对科技压力,HRM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学校和专业教师要立足需改必改的信念,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