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研究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b396104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开展看图写话教学值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深入思考。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实际情况,从创设情境、看图引导、由易到难、绘本分析等角度入手,探索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为语文看图写话教学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增砖添瓦。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156-02
  看图写话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基础,因此备受教师关注。但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看图写话兴趣不足、不知从何入手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有必要立足于小学语文看图写话的教学实际,探讨开展看图写话教学的方法。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现阶段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实际发现,目前看图写话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存在以下问题。
  (一)看图写话兴趣需要提高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直接影响其看图写话的效果。但是受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部分学生对看图写话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看图写话直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无疑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相关练习,部分学生会由此出现畏难情绪。长此以往,学生的看图写话兴趣会逐渐被消磨殆尽。
  (二)看图写话主题把握不准
  小学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当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图片的时候,部分学生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很多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理解图画中是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这会导致部分学生虽然知道图片的大概内容,但是受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限制,无法将所有的内容视为一个整体。学生也很难理解图片的内涵,也就难以精确地把握主题,自然也无法完成写话任务。
  (三)看图写话方法有待优化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在看图写话中无法找到头绪。同时,由于学生生活体验及阅读经验的不足,无论是一幅画还是多幅图,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表达时无法清晰地描述图画内容。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可以通过第三人称表述人和事,但是很少用第一人称进行表达,因此成文生硬且枯燥。学生在这种不得要领的情况下完成看图写话,所达到的练习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因此,立足实际,优化学生看图写话的方法已迫在眉睫[1]。
  (四)看图写话技巧有所欠缺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看图写话时,具备一定的技巧才能更好地完成看图写话任务,写出更加契合图画内容的文章。但是很多学生受到语言组织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弱的限制,前期阅读图画就比较困难,同时在分析素材内容时也不够全面,这将直接导致学生的写话语言表达直白、不够生动形象等问题。如果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看图写话技巧,不仅会影响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提升,还会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看图写话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对看图写话的看法。因此,教师有必要结合教学实际,借助丰富多彩的情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看图写话的兴趣。为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创设情境,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
  如《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中的课文,在指导学生结合本节课进行看图写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借助学生比较喜欢的动画片为学生营造情境。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动画片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于是,教师可以先播放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学生观看之后,课堂氛围能够活跃起来。这时候,教师可以顺势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在动画片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這时候学生表达的欲望被激发,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探讨。在探讨中,学生对看图写话的抵触情绪逐渐消除,写话的思路也逐渐形成,以此为基础再开展教学引导,将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融入看图引导,确定看图写话主题
  要想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质量,帮助其明确看图写话的主题是基础。而看图写话的重要元素是“看图”,因此有必要加强看图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在看图思考中逐渐明确写话的主题。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图画,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教材中的图画引导学生,为学生营造开放式的思考环境,从而在讲解课文的同时,传授给学生一些看图写话的技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树和喜鹊》有三幅插图,这三幅插图让课文变得更加生动,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但图片中缺少树和喜鹊之间的对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组织学生学习本课,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这三幅图明确主题,并写出树和喜鹊之间的对话,从而在教学完基础知识后,帮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明确树和喜鹊对话的主题。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帮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掌握读懂图片主题的方法。
  (三)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他们在看图写话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词汇积累、语法讲解、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讲授等方式,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看图写话的技巧[3]。
  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中的《池上》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观察本文的插图,并根据插图写话。为传授给学生看图写话的技巧,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讲一讲自己看到的内容。这时候,一名学生说:“有人划船采摘莲花,装满了要回家。”另一名学生说:“湖面清澈,莲花盛开,莲花真美!”对此,教师不应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而是要围绕图画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以及表达句式等内容展开讲解,传授给学生一些看图写话的基础知识,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通过思考和讨论,有的学生使用“把”字句描述了图画中的内容,有的学生借助“被”字句展现了荷花的美丽。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写话情况,立足画面的实际内容分析引导,归纳出学生写话的视角和使用的句型,继而在引导学生回顾、反思、积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
  (四)借助绘本引导,积累看图写话技巧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强,且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学生对文字较多的语文教材很难产生学习兴趣。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图画,但是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因此,教师在看图写话教学中可以融入绘本,以绘本中的图画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看图写话的任务,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发挥绘本具有较强趣味性的优势,选择学生喜欢的花草、公主、小动物等主题的绘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明确绘本的主题。然后,教师可借助绘本多元化的风格,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不同内涵,并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探究,确立基本的写话思路。最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写话。这样通过绘本引导学生看图写话,能够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继而为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看图写话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师需要紧抓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传授给学生一些看图写话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继而为学生之后的写作奠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杰.如何有效进行小学低年级语文写话教学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8(35).
  [2]杨静.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的教学指导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20).
  [3]陆小红.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方法[J].小学生
  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2018(9).
  【作者简介】
  李思贤(1991~),女,汉族,河南人,硕士,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低段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说明文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但目前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为以考试为导向,功利心太强;文本解读有所偏离;教学方法单一。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认为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学好说明文相关知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
期刊
【摘 要】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高中体育课程内容要适应学生身心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水平和基本的运动技能,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中体育与健康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而言,提高写作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当前网络发达,作文教学也要随着科技进步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网络阅读、电影熏陶、班级博客等更灵活高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能使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关键词】网络环境;写作能力;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新课改提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挖掘课程内涵,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质疑、提出问题,让教学活动更加具有创造性,推动有效教学的实现。所以,在新课改的引导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追求有效课堂的构建,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音乐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必须顺应教育的发展,落实以德育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方法,贯彻德育的教学方针,以充分展现初中音乐课程的教育价值。因此,研究初中音乐课程中德育的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音乐;德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
期刊
【摘 要】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学生意识到了阅读的好处,然而许多学生的确是读了书,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无论是书上还是心上,这样的阅读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对此,教师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应用批注式阅读,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批注式阅读不仅能使学生积极思考相关文本,还能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应用“阅读链接”确定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能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本文立足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展开论述,探究如何利用“阅读链接”培养学生的语文必备能力。  【关键词】阅读链接;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154-02  语文课程正在向着包容、科学、互动的方向发展,单一的文化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本文先简要分析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然后分析语文课堂提问的价值,发现语文课堂提问能有效提升学生专注度、提高语文知识衔接的紧密度并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最后提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实践策略,即创设新问题,激趣导入;提问过程重激励,激活思维;保证问题主次分层,加深理解。本文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小学教育更是强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本研究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尝试将音乐活动融入其中,达成跨学科融合,开发和构建“音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本文在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后,从开发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多方面出发,提出完整的课堂方案,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小学;音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期刊
【摘 要】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与核心,阅读已成为所有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具有引领、检查、诊断、激励、反馈等功能。课外阅读作业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引路,拓展学生阅读思路;展示分享,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评价助力,调动学生阅读热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业;设计;反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