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loveyo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小学教育更是强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本研究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尝试将音乐活动融入其中,达成跨学科融合,开发和构建“音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本文在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后,从开发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多方面出发,提出完整的课堂方案,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小学;音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134-02
  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毋庸置疑,但由于其受重视程度不高,心理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改善,学生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为此,笔者尝试以校本课程的构建为依托,从跨学科视角出发,打造小学“音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目的是让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得以实现,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校本课程开发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一些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如火如荼,已然渗透到各个学科,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要素。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满足学生个体需要。部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迫切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调节方法来帮助这些学生调节心理。但目前许多学校能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相对单一、枯燥,仅是以生硬讲解的模式为主,学生对内容的接受度不高[1]。“音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构建,音乐活动凭借其吸引力和灵动性,成为学生释放压力、放松身心的主要方式。其二,学校课程结构优化的需要。现代教育环境中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重视程度明显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得到推动,音乐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属于跨学科领域的融合,相比传统的学校课程结构,其实践更具可持续性。其三,推动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面临发展窘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在不断探索新出路,从反馈的结果可以看出,将音乐活动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使得“音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可能[2]。
  (二)可行性
  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要结合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要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出发。其一,学生需求分析。小学生个性鲜明,部分学生心理敏感、脆弱。在面对问题时第一时间选择的不是面对,而是逃避。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来发挥作用,构建校本课程,以专业化的调节方法来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二,教师的参与意愿。新课改以来,大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也意识到以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为此,笔者积极探索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方案,目的是推动校本课程的构建,让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得以展现。当前学生的需求和教师对的校本课程的重视,让校本课程的构建有序进行[3]。
  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小学“音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十分必要,且具备可行性。为进一步凸显出校本课程的独特价值,笔者尝试设计开发方案,开发《音乐动我心》校本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法和课程评价出发,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服务。
  (一)明确校本课程目标
  校本课程的目标指导着后续的教学工作。开发《音乐动我心》校本课程要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积极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的是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响应《纲要》要求,笔者开发了“音乐动我心”校本课程,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让校本课程为学生身心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发展提供广阔平台,最终革新学校教育空间环境,让总体目标得到优化[4]。
  由于校本课程的重点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音乐动我心”校本课程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提
  高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学生对学校环境、生活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让学生快速融入集体,形成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和时间意识。②锻炼学生同伴交往能力。让学生在互动互助中感受同伴的重要性,找到心灵寄托,乐于帮助同学,在平等、友善的交流中得以成长。③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学习自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④增强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这样能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进行自我调节,排解压力,控制情绪。⑤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良好的心理品质。只有围绕这些明确目标,才能做好校本课程的构建[5]。
  (二)构建校本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的构建中课程内容是核心,“音乐动我心”校本课程的构建由单元设计和音乐活动两个部分构成。
  校本课程的单元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择。为了保证《纲要》的指导要求在校本课程中得以落实,笔者为“音乐动我心”校本课程共设计五个单元,分别为“学校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学习”
  “情绪管理”和“自我意识”。不同单元的侧重点不同,单元内容紧密围绕学生的心理状态展开。以“学校适应”这一单元为例,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新起点”“新冒险”“新伙伴”三部分。
  在校本课程的音乐活动设计方面,围绕这五个单元的内容,每一节课程需要具体设计。如“学校适应”的第三节课程,具体设计如下:本课程名称为“新伙伴”(对同伴的适应),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掌握语言技巧,能与团队配合,树立正确的交友观。音乐活动设置方面包括:①热身游戏:音乐热身操。②互动活动:你画我猜。③拓展活动:合奏乐章。
  ④活動总结与感悟分享。活动多是以游戏为主,强调学生在游戏中获得良好的体验,让学生对班级的适应能力、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对同伴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凸显出校本课程的有效性[6]。
  (三)优化校本课程实施   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要有明确的流程支撑,相比于传统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音乐动我心”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要具体明确。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音乐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优质音乐活动的创设不单单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有效,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好的体验感,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魅力。“音乐动我心”校本课程会涉及乐器,教师要在前期做好准备工作,设计好应对突发状况的科学预案,为开展后续活动奠定基础。
  第二,做好中期实践工作。以第三节“新伙伴”的音乐活动为例,热身游戏环节采用音乐热身操的方式展开,两个同学为一组,跟随音乐开展热身操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能活跃课堂氛围,同时还可以提升音乐与心理健康课程融合度。而后在互动活动环节采取“你画我猜”游戏,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加强学生间的互动,加深学生间的了解,帮助学生有效交往,调节学生心理状态。在拓展活动环节也应设计游戏活动,教师要让音乐活动全面渗透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音乐活动中有所感悟,让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凸显出来[7]。
  第三,活动总结。教师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提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并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具体分析,讨论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让校本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
  (四)开展校本课程评价
  “音乐动我心”校本课程的实践,能优化传统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有效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学校对教师的校本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并展开有效评价,重点集中在教师的内容安排、课程设计、教学实践等,检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落实情况。二是学生的学习效果。“音乐动我心”校本课程的构建,要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要高度关注学生在校本课程中的参与表现和学习情况,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的结果进行评价,完成对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价,检验“音乐动我心”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科学评价得出的结论能直接衡量校本课程的開展效果,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为妥善解决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笔者将音乐活动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开发了“音乐动我心”校本课程,利用音乐的灵动性、吸引力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具体实践中,“音乐动我心”校本课程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无论是对教师优化课程还是对学生改善心理问题都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月.融入音乐活动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6).
  [2]沈士吉.浅谈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智慧,2020(8).
  [3]刘莉.音乐活动融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江苏教育,2019(88).
  [4]崔元慧.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钦州学院学报,2018(7).
  [5]蒋爱华.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7).
  [6]严晓丽.基于音乐活动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7]邵雅岚.小学音乐在心理健康活动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2).
  【作者简介】
  宋美慧(1993~),女,汉族,山东日照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合作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不但可以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气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语文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就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应用不同方式与策略,在引入式阅读中激发学生的课前阅读兴趣,在多样化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课堂阅读效果,在开放式阅读中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路径,有利于让学生在阅读中真切感受到浓厚的书香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营造一个充满书香味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书香校园;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说明文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但目前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为以考试为导向,功利心太强;文本解读有所偏离;教学方法单一。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认为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学好说明文相关知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
期刊
【摘 要】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高中体育课程内容要适应学生身心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水平和基本的运动技能,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中体育与健康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而言,提高写作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当前网络发达,作文教学也要随着科技进步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网络阅读、电影熏陶、班级博客等更灵活高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能使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关键词】网络环境;写作能力;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新课改提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挖掘课程内涵,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质疑、提出问题,让教学活动更加具有创造性,推动有效教学的实现。所以,在新课改的引导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追求有效课堂的构建,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音乐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必须顺应教育的发展,落实以德育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方法,贯彻德育的教学方针,以充分展现初中音乐课程的教育价值。因此,研究初中音乐课程中德育的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音乐;德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
期刊
【摘 要】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学生意识到了阅读的好处,然而许多学生的确是读了书,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无论是书上还是心上,这样的阅读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对此,教师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应用批注式阅读,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批注式阅读不仅能使学生积极思考相关文本,还能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应用“阅读链接”确定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能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本文立足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展开论述,探究如何利用“阅读链接”培养学生的语文必备能力。  【关键词】阅读链接;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154-02  语文课程正在向着包容、科学、互动的方向发展,单一的文化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本文先简要分析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然后分析语文课堂提问的价值,发现语文课堂提问能有效提升学生专注度、提高语文知识衔接的紧密度并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最后提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实践策略,即创设新问题,激趣导入;提问过程重激励,激活思维;保证问题主次分层,加深理解。本文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中图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