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业的设计与反馈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1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与核心,阅读已成为所有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具有引领、检查、诊断、激励、反馈等功能。课外阅读作业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引路,拓展学生阅读思路;展示分享,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评价助力,调动学生阅读热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业;设计;反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168-02
  吕叔湘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阅读推崇备至,认为课外独立阅读对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小学阶段的阅读量要不少于145万字。
  从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业现状来看,许多学生对阅读作业的态度比较消极,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处于被动阅读的状态,对课外阅读作业的内容不感兴趣。基于此,笔者从课外阅读作业的价值以及课外阅读作业的设计策略两方面来阐述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学会思考。
  一、课外阅读作业的价值
  阅读作业,是一种教学手段,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又能起到督促学生阅读的作用。如果单纯地要求学生看书、做习题,学生就会产生阅读是为了应试的想法,会对阅读产生厌恶情绪,这样一来,阅读作业就成为学生的负担。
  所以,从作业题目的设计,到呈现的形式和评价的机制,教师都要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完成课外阅读作业的过程中得到精神、智力、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喜欢上阅读。
  二、课外阅读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问题引领,拓展学生阅读深度
  许多学生喜欢读图,喜欢看漫画,乐于看一些武侠奇幻类的小说,但对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呼兰河传》《水浒传》等经典名著,很多学生不愿读,没兴趣读,即使读也是走马观花,收获甚微。为了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笔者会把“提问题”作为每天课外阅读的常态化任务,学生每天完成一定的阅读量,教师布置几道阅读题,再由学生自主提几个问题,教师负责批改阅读题,回答学生问题。笔者发现学生所提的问题往往缺少深度,以“什么是什么?什么叫什么?什么在哪里?谁多大了?”等题目为主,而像“为什么?怎么办?你怎么看?”等具有思辨性的问题几乎见不到。没有教师的引领,学生很难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加以指导,教师自己布置的题目要具有引领性。可以从局部的层面提问,也可以从全文的层面提问;可以从内容上提问,也可以从写法上提问;可以有关修辞手法,也可以是故事给我们的启发。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元化且有思辨性,学生的阅读也会渐渐深入。
  如针对《呼兰河传》第五章的第4、5两个故事,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①团圆媳妇的婆婆是怎样打团圆媳妇的?(举三个例子)她是个怎样的婆婆?②云游真人能治病吗?团圆媳妇的婆婆为什么心甘情愿把五十吊钱给他?这五十吊钱是怎么挣来的?③老胡家为了给团圆媳妇治病,想了哪些方法?他们用这些方法治病,反映了他们的愚昧、无知,如果要治好团圆媳妇的病,该怎么做?针对第六章第11~14个故事,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①请把有二伯偷铜酒壶的过程抄写下来。②猜猜父亲为什么打有二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结合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学生读《呼兰河传》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题目:①有二伯有哪些怪异的行为,请选择两个抄写下来,并想想,有二伯内心可能会想些什么?②冯歪嘴子看着儿子,笑着笑着便哭了,猜一猜,他内心会怎么想?
  而学生一开始提的问题大都是这样的:团圆媳妇多少岁?“我”喜欢吃什么?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王大姐没有嫁给冯歪嘴子前,邻居是怎么夸她的?嫁给冯歪嘴子后,邻居又是怎么嘲諷她的?邻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学生提的问题可以发现,学生阅读的质量在慢慢提升,他们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阅读,他们已经深入到文字里去,用心在体会,用心在思考。
  (二)展示分享,引导学生思维纵深发展
  对小学生来说,没有沟通和互动,学习很难高效。
  阅读一本书,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可以交替进行。根据课外阅读书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百家讲坛、课本剧表演、手抄报展示等活动。
  以课本剧表演为例,在课本剧表演前,学生要经历分组、编剧、制作道具、录音编排等程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能够得到发展,如把故事改编成剧本的能力,制作道具的能力,运用电子设备录音、配音的能力。而这一系列实践都需要学生思考、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向纵深拓展。
  在读《三国演义》时,笔者布置了以下任务:
  (1)语音录制。全书120回,第一回由笔者来范读,示范各种要求。其他章回学生认领。
  (2)每回的朗读要求:①标出所读章回中的生僻字的读音。②朗读者将认领的故事进行录音。③由朗读者提供一份本回中出现的所有人物的名单,可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④朗读者就本回故事提出一至两个值得大家讨论的问题。录音完成后上传至教学平台。
  (3)学生每周听一位其他学生的朗读,填写一张记录卡,记录卡具体板块如下:①摘抄朗读者发布的本回人物表。②根据本回情节评说人物表中的一位人物。③回答朗读者所提出的一至两个问题。④自由感言,只要是由本回情节引发的思考,主题、立场、字数不限。学生在完成阅读作业的过程中搜集资料,遴选材料,与他人合作,提升了综合素养。
  (三)评价助力,调动阅读热情
  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肯定,面对肯定、鼓励的评价,他们会喜悦,会产生出向上的动力。将一个简单的对号或“优秀”作为评价已经很难激发一些学生完成课外阅读作业的热情,教师可以采用“星级制+教师评语+同伴互评”的评价方式。星级制以五颗星为上限,作业完成得越好,得星越多,得五颗星就表示完成得非常好。光有星级评价还远远不够,还应通过作业评语更全面、深入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作业评语分为教师评语和同学评语。教师鼓励的话语,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继续保持自己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产生持续阅读的动力,也能够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
  除了来自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对学生来说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在班级中形成相互帮助、相互竞争的氛围。在课外阅读作业的评价中,采用教师、学生多方面参与的形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能够调动学生完成课外阅读作业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语言实践水平的提升、思维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设计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让思考助力阅读,从而让学生在阅读的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王学进.课外阅读.路在何方——由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引发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3(17).
  [2]姜妍.激发兴趣·走进生活·贴近教材·课外延伸——谈课外阅读假期作业的布置[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8(z4).
  【作者简介】
  陈雪峰(1978~),女,江苏泰兴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应用不同方式与策略,在引入式阅读中激发学生的课前阅读兴趣,在多样化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课堂阅读效果,在开放式阅读中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路径,有利于让学生在阅读中真切感受到浓厚的书香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营造一个充满书香味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书香校园;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说明文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但目前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为以考试为导向,功利心太强;文本解读有所偏离;教学方法单一。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认为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学好说明文相关知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
期刊
【摘 要】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高中体育课程内容要适应学生身心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水平和基本的运动技能,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中体育与健康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而言,提高写作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当前网络发达,作文教学也要随着科技进步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网络阅读、电影熏陶、班级博客等更灵活高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能使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关键词】网络环境;写作能力;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新课改提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挖掘课程内涵,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质疑、提出问题,让教学活动更加具有创造性,推动有效教学的实现。所以,在新课改的引导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追求有效课堂的构建,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音乐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必须顺应教育的发展,落实以德育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方法,贯彻德育的教学方针,以充分展现初中音乐课程的教育价值。因此,研究初中音乐课程中德育的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音乐;德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
期刊
【摘 要】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学生意识到了阅读的好处,然而许多学生的确是读了书,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无论是书上还是心上,这样的阅读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对此,教师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应用批注式阅读,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批注式阅读不仅能使学生积极思考相关文本,还能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应用“阅读链接”确定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能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本文立足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展开论述,探究如何利用“阅读链接”培养学生的语文必备能力。  【关键词】阅读链接;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154-02  语文课程正在向着包容、科学、互动的方向发展,单一的文化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本文先简要分析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然后分析语文课堂提问的价值,发现语文课堂提问能有效提升学生专注度、提高语文知识衔接的紧密度并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最后提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实践策略,即创设新问题,激趣导入;提问过程重激励,激活思维;保证问题主次分层,加深理解。本文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小学教育更是强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本研究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尝试将音乐活动融入其中,达成跨学科融合,开发和构建“音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本文在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后,从开发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多方面出发,提出完整的课堂方案,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小学;音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