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理论看井上靖的中国丝路游记

来源 :美与时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l1980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在人文社科领域亟待加强对我国古丝路的敦煌、新疆等地区的历史文化探究与文艺形象建构.从日本文学中发掘与整理描写我国丝路自然与人文的游记作品,分析其形象特征与文艺品质,对丰富我国的丝路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井上靖先后共6次到访中国的丝路地区.在到访丝路之前,井上靖对中国的丝路地区已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并产生了浓厚的地方意识与地方依附.而到访丝路之后,历史的变迁使丝路不复从前,导致了井上靖对丝路地方意识的消失与地方依附的溶解.
其他文献
“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在绘画中选取、创构了独特的亭子形象,即空亭形象.倪瓒的空亭形象打破以往亭子的跟从地位,不再隐匿山林背后,而放置于空旷的岸边,凸显空亭位置,使其成为绘画主题.不仅如此,倪瓒将画中空亭形象展现为亭与屋的两种型式,屋与亭本是两种不同的功能与形态,倪瓒却有意混淆并模糊二者的界限.同时,空亭形象随着时间与倪瓒生活环境的改变,演变出不同的特点.因而,倪瓒对空亭的关注与选择不仅表现在空亭经营位置的突出,还在于空亭形象的型式选择与形象演变.
广西瑶族长鼓舞历史悠久,其原型是瑶族先民祭祀祖先盘瓠的仪式,后来发展成为形式多样的长鼓舞.从单纯的祭祀仪式到既娱神又娱人的民间艺术,具有了审美性.瑶族长鼓舞从发展之初的仪式性舞蹈发展到后来娱乐性的舞蹈,具有了独特的审美特征,比如主要器具长鼓具有对称和谐之美、刚柔结合的动作之美、勃发向上的节奏美以及圆融和谐的意蕴美,这些使它经久不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生命力.
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的文学创作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前期和后期的作品普遍具有颓废倾向,而中期的作品则大多轻松明快,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的不同既与作者自身经历有关,也必然受外部时局发展的影响.太宰治的中期代表作《富岳百景》,既完美地诠释了作者的文学重生思路,又巧妙地契合了当时所提倡的“素朴”“健康”“再生”的舆论导向.通过解读《富岳百景》中富士山的意象分析则中富士山的不同意象,探讨太宰治在探寻新的文学、新的人生过程中经历的思想蜕变.
1942-1945年期间,梅娘在北京沦陷区的创作不再局限于中短篇小说和女性题材,而是开始尝试长篇小说创作和更多具有社会批判意义的题材.为此,她走出书斋,更多地投身于社会活动,展现出深切的人道主义关怀.通过对比梅娘晚年自述与史料之间的出入,参照她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小妇人》《百合花开》,可以窥见梅娘在沦陷区灰色地带创作时内心的犹疑与挣扎,以及梅娘力图超越自我的女性知识分子公共意识.
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科幻小说因其无限幻想性,使得其中的残障研究更具有特殊性.本文以残障理论作为基础,对选取的英美科幻小说中的残障主体进行分类,对人类基因残障和人造人身体缺失导致的残障进行探究,揭示他们的伦理困境,以此来重新审视未来世界中“残障”的定义.后人类时代的“残障”主体由人类延伸至人造人,展现了人类与科学技术之间的伦理问题.科幻小说中的残障研究不仅对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予以警示,也引起人们对即将到来的后人类时代关于“人何以为人”以及“何为正常”等问题的思考.
《新世纪福音战士》又称“EVA”,其叙事文本晦涩、神秘,无论人物关系还是故事内核都充斥着宗教神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隐喻,以及导演庵野秀明在极端语境中在面对世界危机时对人类精神虚无和创建新世纪的自我诘问.《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人格再生与重构研究将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三人格理论”和“俄狄浦斯情结”分析EVA中碇真嗣人格的建立,以明晰精神分析学对艺术创作的介入.
《一个人的村庄》是作家刘亮程的散文集,作者少年时是村庄里的一个闲人,全书就是以这样一个“闲人”的角度,诗意地描述了黄沙梁这个远离城市的村庄,作者在描述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时,自觉地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怀着对自然的独特观察,展现了荒野之美以及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村庄的独特价值,凝结着作者自身的家园意识和万物共生共感的生态整体观.
中岛敦是日本近代文坛的著名作家,在他仅33年的生命里为日本文坛创作了诸多不朽的杰作.《李陵》是中岛敦的遗作,亦是他的集大成之作,对于深入研究剖析中岛敦文学的内核具有极高的价值.该作描写了西汉名将李陵、史学家司马迁和名臣苏武,在面对不公命运时所选择的不同的生存方式及其各自对存在意义的思考与追寻,其中也蕴含着中岛敦对存在意义与人的命运的哲学思考.
南京大学潘知常教授的美学新著《走向生命美学——后美学时代的美学建构》(以下简称《走向生命美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2021年的金秋时节推向读者,这既是中国美学界的一个新收获,更是潘知常教授在美学道路上多年探索的一个重要成果.特别是他在1985年第1期的《美与当代人》发表《美学何处去》一文自觉标举生命美学的建构理念以来,在生命美学理论方面三十多年耕耘的一个总结.
新媒介语境下,青年亚文化的研究需要转变视角,在聚焦于互联网虚拟空间中青年亚文化的生成过程和呈现样态.网络自制剧的受众定位于青年群体,因而自制剧与青年亚文化相辅相成,即网络自制剧的发展承载着也呼应着青年亚文化的流变.中国网络自制剧的青年亚文化探究主要分析中国网络自制剧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自筹尝试时期、网站自救时期、制作成长时期、精品反哺时期,并从自制剧的元内容、基于社交传播的内容衍生、网络自制剧青年亚文化部落的边缘化与流变性等角度对青年亚文化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基于这些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分析,总结了中国网络自制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