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jian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各地的教育效果却是参差不齐。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对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从建立新型教育关系、将数学知识的传输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讨如何推行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中数学 素质教育 推行
  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各地的教育效果却是参差不齐。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对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那么如何进一步推行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我具体探讨以下几点:
  一、建立新型教育关系
  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体现在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目前,它已成为教学科研的一个热点问题。显然,它对于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自主活动,通过新旧经验间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1)自主性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自我调控,主动接受教育影响。通过一系列自主的学习活动,积极地把书本上介绍的科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用于实践。
  (2)能动性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能够主动地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去吸收、改造、加工新的客体,将所学的新旧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有选择地把它们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去。(3)创造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与人们平时所说的创造性有所不同,它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它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例如大胆、勇敢、自主性、明晰、自我认可等等,即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和创造性的人。
  二、将数学知识的传输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各学科都有本学科特定的科学知识体系和特点。高中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我们在实施高中数学素质教育时,应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讨数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据此,我认为,素质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素质的教育大纲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
  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主要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是物质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量变到质变的观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观点的教育。高中数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对立统一、量变质变、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在教学中,如果能注意挖掘这些因素,自觉地用唯物辩证法观点阐述教学内容,就能更深刻地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逐渐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打下基础。
  2.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教育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
  三、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1.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
  2.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建立适当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3.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的核算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5、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必须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这个角度讲,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此,推行素质教育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对于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说,不断去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从而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端正的学习态度,发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如何设计写作这一环节,是每个语文老师亟需解决的,小学生作文就是要写“自己”,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真正做到让学生“我手写我做,我手写我听,我手写我见,我手写我想。”  【关键词】语文教学 写作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如何设计写作这一环节,是每个语文老师亟需解决的,而经常会看到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不知从何入手,该写些什么,要使学生写作态度主动化,教师必须引
摘要:本文结合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6 GrammarⅠ(过去进行时)部分的教学案例,采用自然教学法的模式,运用多种英语教学方法,对英语语法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自然教学法  一、教材分析  课本分析与学生分析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students)  1.本课是一堂过去进行时的语法课,是7A第五单元现在进行时延续,也是本单
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  一、在历史教学中国情教育的主要方面  (一)进行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  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愚昧迈入文明时起,到公元15世纪以前,我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先进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
[摘要]体育能激发学生的自强精神,提高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兴趣,转化后进生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对“体育后进生”的个性特点作一些简单的交流与探讨,以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体育后进生 转化教育 策略  学校是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里,后进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转变这些后进生,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体育教
【摘要】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全体队员,要充分尊重少年儿童的个性,最大限度的将每个少年儿童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将其主体潜能发挥出来。而少先队工作好坏可以说是一个学校课改好坏的关键。但是现在学校在新课程下,对于教育是开展了新课程,但是少先队工作其实只是纸上谈兵,不能落实到实处。少先队活动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被逐步边缘化,且有被“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取代的倾向。笔者将撷择中队活动观摩、反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老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巧妙的提问,如同一条纽带,架起师生交流的桥梁,将师生的认识、情感紧密相连,使学生迸发思维的火花。那么,如何提高这种教学艺术性呢?  一、提高艺术性  小学数学课堂中,只有那些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
德育实效性是作为德育者追求的目标,德育者们会想尽办法去实现德育的实效性。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际工作经历,本人认为对学生的德育是一门艺术,要充分开发学生周围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实施教育,对学生的教育要做到“以小见大”。对学生的德育本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德育在细微处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仅限于,不能只凭教师的言传身教,不能只靠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学生是有思维的,外界的事物是有判断力的,他们是有选
新课程标准强调,我们的思品课教学要有意识的开放课堂,运用活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那么,如何在思品课中设计活动,有效运用活动教学,确实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实践。这里,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其他同仁的经验,列举几种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时政演讲,导入新课程  众所周知,时政要闻乃国家大事,不仅是历年思品中考的考点,也大都是广大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在思品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审美误导  1研究缘起。随着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美术教育也日惭趋于包括整个社会和人的整个一生的方向,其本质也转向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但是,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却多置美术之美育功能与任务于不顺,只施以临摹写生的纯技能训练的应试教育;而小学美术教育又多是片面夸大稚拙童趣的艺术性,忽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授,使"稚美"思想垄断整个小学发展
摘要: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兴趣与习惯的养成是在运动参与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体验;要注重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构筑互动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体育课堂 运动兴趣 参与能力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