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课堂中实施幸福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vhd5467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的现代,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怎样让孩子健康成长,接受幸福的教育更是现代社会所关注的一个话题。那么怎样在音乐课堂中实施幸福教育,也成了所有音乐教师的一个共同研究课题。
  一、把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在新课标的要求和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要使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就一定要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听音乐、学音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歌曲,学唱歌曲,充分地给予学生课堂编舞时间。这样一来,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也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做到了面向所有学生,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音乐课也自然而然地给学生带来了幸福的体验。
  二、学会尊重学生
  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这是无数教育事实所昭示给我们的一条朴素的道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动力。”没有尊重,教育就难以深入人心,取得应有的效果。教师要把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由于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出现任何状况,教师都不应该讽刺挖苦、歧视侮辱学生。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既要坚持全面发展,又要要求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进步。教师只有以教书育人为标准,给学生创造幸福的环境,才能给予学生幸福的教育。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学生只有对音乐产生了兴趣,才会愉快的学习。音乐课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音乐教学的首要目标,是音乐教学的“原动力”和“催化剂”。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音乐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环节有很多。首先,教师的言行举止要散发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再者一定要把握好导入环节,一个好的导入决定着一堂课的效率。最后就是细节,课堂细节决定课堂效果,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在一堂有兴趣的课堂里我们的学生是幸福的。
  四、从无条件的爱与付出开始
  教师要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首先要做到爱岗敬业。
  音乐教师要从自身开始爱音乐、爱学生、爱课堂,才能够享受其过程,带给学生幸福感。其次,教师要身正为范,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把学生当成负担,要爱学生、相信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一样,要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创造出一个奇迹,都会闯出自己的一片蓝天。特别是在进行小乐器进课堂、舞蹈排练、第二课堂等活动的时候,如果教师斤斤计较时间、地点、得与失,那么其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何不转变思想,从无条件的爱与付出开始,可能我们所收获的是一种无形的感恩与自我提高。给自己一个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也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完整的学习生活,就从爱你、我开始。
  教育本身应该是幸福的,让学生在幸福的过程当中接受教育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天职。做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应该在音乐课中实施幸福教育,使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件重大事情。著名的作家雨果说过:“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更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学校是育人之地,语文学科的特点展现了语文教学在环保教育中的独有魅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同学们渗透环保教育,使同学们感知现今社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迫在眉睫。下面谈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
期刊
教学在于激发一种兴趣,使学生产生认知感。众所周知:生物学知识取自于自然、源于人们的生活。只有将知识的课堂变成生活的课堂,生物教学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如何将“生活”融入生物课教学,让生物课“活”起来?笔者对此做了以下探索。  一、创设情境法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各科教学活动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生活情境  生物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不仅对新鲜的事物
期刊
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作为艺术活动中的最主要的两种形式,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音乐是一种内心的感受,有时很难用言语来表达,也很难外显出来让别人知道。而美术活动则刚刚相反,特别是绘画活动,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能够帮助孩子表达内心的需要,是一种感情宣泄的方法,也因此,二者能相得益彰。为了让幼儿喜爱音乐和绘画,我们专门设计了一次绘画里的音乐活动,将“无形”变为“有形”。  为了体现幼儿学习的自主
期刊
一、理念引领  美国南弗罗里达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科勒(John.M.Keller)于1983年设计出了动机设计模型,并提出了围绕该模型的教学设计过程,因其简便和可操作性强,在教学设计领域影响很大。科勒认为影响动机的要素有四个方面: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满意(Satisfaction),即ARCS模型。  二、现实意义  基于ARCS动
期刊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关注青少年的今天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我们切身感受到,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历来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各界同样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这使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是普通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为学生未来事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身体和意志品质的基础。  全面推进素质
期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第一,了解物体具有能的标志。  第二,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以及相关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第一,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学习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从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逐步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第二,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和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  第三,在学生的头脑里种下“能量”观点的种子,为学生日后学动能定理打下基础。  (三)情感、态
期刊
幼儿园艺术教育是音乐教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对社会的发展还是幼儿个体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体现在幼儿身体、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五个方面的价值。  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自然表达,是使人获得情感宣泄的手段,人人都具有潜在的音乐本能,特别是儿童,对音乐更有着本能的反应。所谓幼儿音乐,指的就是幼儿所参与的音乐活动。从教育角度来说,幼儿需要通过实践和参
期刊
一个优秀的低年级班主任首先必须有高尚的师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主要表现在对教育的忠诚和对学生的热爱这个根本问题上。爱学生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特别是身负启蒙教育任务的小学教师,爱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爱是教育工作的润滑剂,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点亮学生的心灵火焰,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要爱学生,首先就要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更要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内心,
期刊
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能以德修身,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牢记“爱与责任”的崇高使命,形成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崇高职业理想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情操,这是教师快乐的源泉。  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虽然我们的师德水平和专业能力在不断提高,但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诸多差距和问题亟待解决。师德规范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师德教育必须实现常态化、规范化。  一、要消除教
期刊
《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从而达到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这说明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教给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注意育人和育心,使体育教学真正达到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