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u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是学生步入大学、进入社会的临门一脚,也是学生道德素养、心理素养成型的关键时期,此时针对学生展开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将对学生今后的一生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所以,高中教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因此,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高考,高中教师应认识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两者融合的重要性,为学生的积极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高中;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与健康的心理素质,直接制约到学生的人生发展。现在的高中生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所接触的信息复杂而又紊乱,学生自身较弱的辨别能力又不能保证其能合理筛选自己所接触的信息,容易让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而且此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心理压力大的问题,一个处理不当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与日常生活。对此,高中教师应积极开展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端正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以自信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道德与心理同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因素,针对两者展开的教育活动的融合可以有效保障学生内在机制的平衡。从两者融合的角度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强调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而德育教育的辅助能够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给予积极的感染与熏陶。试想一下,如果学生的心理处于一个健康积极的状态,那么学生的人格也会由内而外的得到升华,其道德素养自然会实现大幅度的提升,慢慢的,学生也会变得更加自信、沉着冷静。反过来说,德育教育作为一种外在的干预手段,具有一定自带的强制性特点,如果单独开展德育教育,其教育效果很难保障,而其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恰恰能够满足此阶段高中生的发展需求,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明确学生发展目标,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跨越式的提升,提高学生健康心理状态的稳定性。
  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然性
  不管是德育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其教育主体都是高中生,其教育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发展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二者所形成的教育合力可以同时放大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于当下的高中教育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积极应对这一发展形势,高中教师应逐步加大道德素养培养与心理素质提高的重视程度,有机结合二者,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保障。此外,从当前的教育情况分析,两者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教师组织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一)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无论是德育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发力者、推动者,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毫不夸张的说,教师的综合素养直接关乎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学校应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针对两项教育活动对教师展开针对性的培训,丰富教师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站在教师的角度上,应自觉参与每一次培训活动,重视教学培训的展开,主动与其他教师展开交流讨论,学习借鉴其他教师身上的长处,积极探索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身为学生学习的模范与指导者,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要求自己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乐观自信的性格,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2]。此外,教师还应加强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心态与良好的道德素养,让学生具备一定面对困难时的自我调节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两育,不仅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障学生的愉悦学习。
  (二)联系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尽管教师是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者,但如果仅仅依靠教师发力很难达到较高的教育目标,要知道,学生是一个多方面协同发展的人,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此时的学生不管是道德上还是心理上,发展日趋多元化,为了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有必要结合家庭和社会,促进两者的深入融合,充分发挥融合教育的育人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学校也应主动与有关部门取得合作,共同致力于高中生的教育工作。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学校可以邀请当地的道德模范来学校做相关演讲,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可以聘请社会上专业的心理健康组织对学生现存的心理问题展开疏导;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带领学生去当地的社区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到德育的核心内容,并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深化活动内涵的理解,进而形成健康健全的心理,巩固学生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同时,学校还应成立专门的家长委员会,呼吁家长主动参与到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提高家长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加强德育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为学生构建适宜的家庭环境。
  (三)营造两者融合教育的情境
  在两者融合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实践情境,提高学生社会生活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指导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自发检验自己的心理素质与道德素养,是否健康乐观,是否贴合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并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逐步改进自己的实际素养,养成并维持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将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作为自己的思想标杆,督促自己养成高尚的品质,切实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与心理健康水平[3]。为了使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还可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融合教育,加强教学深度,深化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时产生深层次的感悟,引发情感共鸣,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当中蕴含德育元素的体会。教师应运用实践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整合并深化教育内容
  前面我们提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都是学生,两者的有机融合是为了发挥教育更大作用,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为了切实推动这一教育进程,教师应整合并深化融合教育的内容,实现双向整合。
  一方面,与德育教育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国际性,其理论与实践方法更多,将两者进行双向整合,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借鉴的方式方法。在具體德育教育中,教师应及时记录学生的心理变化,注重学生的心理反馈,将其作为德育教育进行的重要依据,并通过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深入的分析,发掘学生隐含的心理问题或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效;另一方面,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也会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德育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厚,所包含的内容也更多,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汲取德育教育的优秀内容,以正确的价值观与高尚的品德铸造学生坚不可摧的心理堡垒,帮助学生抵御外界的不良信息,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由此可见,两者的双向融合能够为健全学生人格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将德育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发展自身的道德素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中教育中融合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很多积极的作用。高中教师应认识到此阶段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落实教育融合工作,与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掘学生的心理诉求,健全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与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诚.浅议高中德育工作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试题与研究,2021(08):126-127.
  [2]张兆娟.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67.
  [3]钟建锋. 素质教育改革下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研究[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学校管理与教学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2020:325-327.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故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通过数学故事的引入渗透数学文化及数学思想,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故事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故事;运用策略  基础教育阶段中,数学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简单生动的教学故事,对于正在形成思维阶段的学生来说,
期刊
摘 要:英语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习外语能够促进心智的发展。教师需要创新情智共生的教学模式,实现英语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情感,陶冶良好的英语情操,发展智力,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智共生;整体教学  单元是英语教材的核心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单位。如PEP(三起)教材,从三年级直至六年级,进行了整体设计,以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出发点,突
期刊
摘 要:常规思维解决问题更直观容易理解,在解决地理问题时渗透常规思维,抓住事物变化的主线让地理学习更轻松。本文抓住外力地貌的实质,结合风力地貌、喀斯特地貌和冰川地貌的实例,给外力地貌的形成实质进行例证分析。  关键词:常规思维;侵蚀地貌;沉积地貌  2020年黑龙江省使用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实效。在地貌教学的课堂上碰撞出一点点火花,特记录下来,期望能给学生学习外力地貌有所帮助。  外力地貌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它与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密切相关。本文认为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是指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并从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三个方面对如何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语言运用情境;语文实践活动情境  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已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普
期刊
摘 要:德育教育在促进社会、学校和班级和谐,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传道受业解惑,也是带领学生积极健康发展的引路人。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班主任的核心工作是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观念发育尚不成熟,这一时期的德育塑造也对学生将来的性格养成乃至人生走向有着深远意义,因而班主任更要重视起德育工作。本文简述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
期刊
摘 要:教师满堂灌,学生全程受,老师心力交瘁,学生疲惫不堪,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教师工作幸福,学生学习快乐?合作学习是学生好学乐学一种理念和方式,正好可以“解救”师生。  关键词:合作学習;展示激励;生成  教育教学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内驱力。教育教学要尊重规律,按天性做事。天性就是成功的快乐,在于一次又一次的肯定,树立信心,发展自我,形成良性循环。教育教学还要认识到,学生是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由于文言文教学仍以“言”和“道”作为教学主要目标,其教学思路逐渐固化,教学方式也日渐僵化,文言文教学逐渐走向固步自封的境地。笔者着眼于语文整体教学,通过创新教学情境,以读促写、学以致用,用真实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文言文教学课堂焕发新活力。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学以致用;以读促写;《烛之武退秦师》  一、目前文言文教学困境  近年来,传统文言文教学面临着亟需突破的瓶颈,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写作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语文素养的关键环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探寻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技巧,达成良好的教学成效。基于此,本文将以四年级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为例,从放飞小学生想象能力的视角,探寻更为有效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前言
期刊
摘 要:本文借鉴陶行知问题观,以八年级三角形概念课教学为例,深入研究学生在几何概念学习中的问题提出意识、问题发掘、方法选择、试验和逻辑验证等教学方法。形成以问题引导的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形成问题分解式的解题策略;培養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陶行知问题观;初中几何;概念课教学  当下的初中几何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渐渐地不爱主动发问思考了。一方面,有些学生因过度依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主要是根据关键词和各种线条图像来表示一个具有逻辑性、形象性和完整性特征的思维体系。它可以直接、形象地反映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思维的关系。本文探讨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帮助教师提升道德与法治复习课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课堂教学;道德与法治;策略  一、运用思维导图的积极意义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创新思维工具,可以构建知识体系,用简单的图表表达知识的内在逻辑,简化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