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问题观在初中几何概念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j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借鉴陶行知问题观,以八年级三角形概念课教学为例,深入研究学生在几何概念学习中的问题提出意识、问题发掘、方法选择、试验和逻辑验证等教学方法。形成以问题引导的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形成问题分解式的解题策略;培養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陶行知问题观;初中几何;概念课教学
  当下的初中几何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渐渐地不爱主动发问思考了。一方面,有些学生因过度依赖人工智能产品而逐渐弱化了主动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自主提问、思考问题的习惯养成意识缺失,难以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
  近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中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他在《大学的教育二大要素》提出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分为五步:1.觉得问题;2.什么是问题;3.设法解决问题;4.选择方法;5.印证。借鉴陶行知问题观,我们积极探索以学生问题为本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一、研究陶行知问题观的内涵,引领学生形成自己的几何问题观
  (一)陶行知问题观重视问题意识产生的价值
  问题意识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基石。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意识的价值,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热情,不迷信书本知识,而更加注重问题本身的发掘;
  (二)陶行知问题观重视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使提出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思辨性,让问题的解决更具有策略。学生们明确不是为了提问而发问,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往往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已经具有解决问题的思路了,是一个平行思考的过程。
  (三)陶行知问题观强调对解决问题的实践性认识
  在实践中验证问题,经历验证问题的过程,就是几何学习中所追求的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而几何中的测量、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证明方法的多样性更增加了学生实践的乐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问题观,发展几何逻辑思维能力和几何语言表达能力。
  二、践行陶行知问题观,优化几何概念课课堂教学
  几何概念课堂教学中,学生通常在概念生成过程、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概念综合应用几个环节难以把握,是教学中需要突破的难点。
  (一)形成以问题引导的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
  1.问在起点,让学生生成问题意识。
  找准几何概念背景中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发现问题,启发思考。例如:学生在全等三角形概念预习时提问:“全等是指内角度数(形状)相同,还是指完全相同?” 有人认为:形状相同的是全等图形,例如圆;周长面积相等的是同一类图形。例如等底同高的三角形。因此要细究“全等三角形”“全” “等”分别的含义?理解全等概念中“重合”,对边、角这两个要素对应相等深入解析。这个概念的厘清,对今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学习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问答互动,让学生理解几何概念的生成过程。
  课中教学中不断将问题踢给学生,反复的过程中,问题逐渐深入直至解决。例如学生问:为什么“AAA”或者“SSA”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这需要用到数学证明中的反证法。反例举出一个即可否定原命题错误。如何举出反例?我们先从满足条件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入手,进行条件的置换和变形,尝试找出反例。“AAA”中,一条边也没有,启发我们从对应边不等的三角形着手。即对应边不等,但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SSA”中,一个角是对应相等的,SS是两条邻边。那么这两条邻边要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对应相等,它们的夹角是否确定?显然,这个反例要从两边对应相等,夹角不等的三角形入手。最终,学生们在不断尝试中举出了反例。
  (二)促使学生形成问题分解式解题策略
  1.“不如会问”让问题串的生成促进知识建构,形成知识网络。
  例如特殊三角形这章内容,学生将问题连成问题串,将本章内容进行了分类整理。特殊三角形?特殊在哪里?从边、角分类:得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概念。学生对每个特殊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了归纳,做成思维导图。为总结特殊三角形性质和判定奠定了认知基础。
  2. “学会巧问”分解步骤,问题解决注重实践验证
  对问题进行逐一分解,寻求问题分解式解题策略。最终形成几何证明的综合法、分析法。例如学生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那么外角和也是180°吗?引导学生分解问题:(1)什么是三角形的外角?(2)三角形的外角和是求哪几个角之和?(3)用什么方法能求出三角形的外角和?(4)还有其他方法吗?(5)你能求出四边形的外角和吗?猜想一下多边形的外角和?实践中有同学用实验法:沿着一个三角形建筑物外侧走完一圈,身体转过的角度刚好是360度。同理,如果其他多边形转过一周也是360度。由此推测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在生活实践中验证解决了问题,形成学生自己的几何问题观。
  (三)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和实践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1.“胜在每问” 激发创新思维,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问题不断地有层次的提出、每每都问,就能一轮带动一轮。引发问题解决不断地进行下去。期间几何问题的多样解法、逆向思路等都为学生带来了创见性的应用。
  2. 课后问题反思拓展,引发深入学习兴趣。
  例如学生问:勾股定理只能用于直角三角形吗?有没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不符合勾股定理的?勾股定理是欧式几何中最著名的定理。它是余弦定理的一个特例(高中数学),在非欧几何中,还有更有趣的结论。介绍数学史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或写成数学小论文进行交流。
  四、结束语
  践行陶行知问题观,实现几何概念教学中的问题主导课堂模式,还需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探索挖掘问题过程、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几个重要环节进行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几何学习和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 陶行知文集:中国教育的觉醒[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3.6:92,365
  [2]严立明 陶行知问题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统治》教学为例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5)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地位非常高。而在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一般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个性化阅读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个性化阅读方法的应用遇到了瓶颈,本文就个性化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面临的挑战,以及个性化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合运用的策略,展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期刊
摘 要:《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基本理念,科学探究是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从试题分析和实验教学策略等方面对中学实验教学进行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验与探究;实验教学  高中生物学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既对高中毕业生学科关键能力进行测量,又为选拔高校优秀人才提供参考和依据,还能积极地引导高中生物学加强实验教学,从而更好地达成生物学
期刊
摘 要:数学故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通过数学故事的引入渗透数学文化及数学思想,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故事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故事;运用策略  基础教育阶段中,数学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简单生动的教学故事,对于正在形成思维阶段的学生来说,
期刊
摘 要:英语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习外语能够促进心智的发展。教师需要创新情智共生的教学模式,实现英语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情感,陶冶良好的英语情操,发展智力,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智共生;整体教学  单元是英语教材的核心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单位。如PEP(三起)教材,从三年级直至六年级,进行了整体设计,以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出发点,突
期刊
摘 要:常规思维解决问题更直观容易理解,在解决地理问题时渗透常规思维,抓住事物变化的主线让地理学习更轻松。本文抓住外力地貌的实质,结合风力地貌、喀斯特地貌和冰川地貌的实例,给外力地貌的形成实质进行例证分析。  关键词:常规思维;侵蚀地貌;沉积地貌  2020年黑龙江省使用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实效。在地貌教学的课堂上碰撞出一点点火花,特记录下来,期望能给学生学习外力地貌有所帮助。  外力地貌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它与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密切相关。本文认为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是指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并从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三个方面对如何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语言运用情境;语文实践活动情境  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已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普
期刊
摘 要:德育教育在促进社会、学校和班级和谐,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传道受业解惑,也是带领学生积极健康发展的引路人。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班主任的核心工作是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观念发育尚不成熟,这一时期的德育塑造也对学生将来的性格养成乃至人生走向有着深远意义,因而班主任更要重视起德育工作。本文简述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
期刊
摘 要:教师满堂灌,学生全程受,老师心力交瘁,学生疲惫不堪,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教师工作幸福,学生学习快乐?合作学习是学生好学乐学一种理念和方式,正好可以“解救”师生。  关键词:合作学習;展示激励;生成  教育教学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内驱力。教育教学要尊重规律,按天性做事。天性就是成功的快乐,在于一次又一次的肯定,树立信心,发展自我,形成良性循环。教育教学还要认识到,学生是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由于文言文教学仍以“言”和“道”作为教学主要目标,其教学思路逐渐固化,教学方式也日渐僵化,文言文教学逐渐走向固步自封的境地。笔者着眼于语文整体教学,通过创新教学情境,以读促写、学以致用,用真实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文言文教学课堂焕发新活力。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学以致用;以读促写;《烛之武退秦师》  一、目前文言文教学困境  近年来,传统文言文教学面临着亟需突破的瓶颈,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写作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语文素养的关键环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探寻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技巧,达成良好的教学成效。基于此,本文将以四年级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为例,从放飞小学生想象能力的视角,探寻更为有效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前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