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学习与社会课堂的实践教育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z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现代教学技术在不断提升,网络学习资源和网络教学管理是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采用大班授课制,网络信息时代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施以及相应的教学手段,使得“个性化”教育理念得到实现。
  关键词: 网路化学习 社会课堂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学习正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网络化学习平台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课下的第二课堂和社会课堂。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如华中师范大学的“华大桂声”网站、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的“中央文明网”等,日渐成为学生经常驻足的地方,更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外主阵地。
  一、借助网络平台,增强网络内容可信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技术是否成熟、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是否正常运作。在网络学习环境中,依赖现代化手段,展现给学生的是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容易产生共鸣,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性。积极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学习和建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便捷的资源,交流、共享科技文明的成果,能够使大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学到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无法触及到的知识,优先得到优秀的学习资源,知识体系得到进一步延伸和强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网络化学习日渐成为社会信息化主流和终身化学习的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经打破传统的书本是知识的主要传播载体、主要依赖课堂学习的教育格局。各种信息化学习手段,如微博的广泛应用、手机报的普及,正推动信息时代大学生业余时间学习方式的全面更新。学生通过计算机媒介,以情境对话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开展专题研究,结合自身兴趣,自主掌握知识。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开展社会课堂研究性学习,还可以以分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师事先将相关资料、素材制成网页发在网络上,学生则以查阅相关资料为主,对材料进行加工分析,提炼思想。
  网络环境下开展以社会课堂为主题的实践教育和研究性、互动性、启发性的学习活动,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角度,寓教于境,寓教于情,为学生创造互动交流环境,积极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感官协调参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此来增强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笔者曾经在课下给学生布置网络作业,要求学生课下观看大型专题片《大国崛起》第十二集《大道行思》。学生普遍的感触是对于任何一个大国而言,思想的感召力和文化的渗透力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网络化学习不仅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自麦克卢汉提出“地球村”命题后,网络教育现已成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主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2011年,我国手机网民过亿,网络教育将成为未来社会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成为职业高等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良好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这是高教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美国是网络教育最完善的国家,几乎全部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都建立了网络化学习平台,并且向社会提供多层次、宽领域的网络教育。所以,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让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例,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网络学习平台和深受学生欢迎的动态网站,注重教学的实效性,丰富网络信息和内容,使教师和学生即使身处东西半球,都仿佛置身于一个空间,学生可以网罗大量有效信息,进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二、借助网络平台,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寓教于乐。
  为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先进德育文化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适应高校学生的弹性需求,引导他们走健康成功之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在网络世界这个虚拟空间里,人与机的交流没有了空间障碍,族群之间的纽带较为松懈,真实的感情流露越来越少,人际关系愈来愈淡化。随着网络文化的出现,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与过去说教式的、单向度的灌输教育道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愉悦的气氛中寓教于乐,实现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要主动到网上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校园网络文化品质,代表一个学校德育教育的层次和水平。要构筑网上文化精品信息库,通过网络点击进行名著点阅、佳片点映、名曲欣赏等,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建立网上课堂,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品位和影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网络社会同现实社会一致,同样需要道德约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增强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站,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重要载体。有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设计不够合理,致使点击率不高,原因在于网站的内容与现实严重脱节而不能引起强烈共鸣,或缺乏对网络这一新媒体的特有优势以及宣传艺术的研究。网络之所以胜于传统媒体,其最大优势是在于及时、快捷的传播方式。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向网络扩展和延伸,把思想政治理论引向立体化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进而增强教育活动的时效性。
  三、借助网络平台,构建“三维一体”模式,形成合力。
  开展网络化教育,建立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站,网页上鲜活的主题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关键所在。网络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使学生受教育的时间变得灵活起来。有限的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以形成教育目标一致的教育网络,共同营造弘扬时代主题和民族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比如以“天人和谐”为价值理想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和谐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生态伦理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位一体”自主实践教育模式,促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的密切配合。以往尽管有类似的想法和强烈的需求,但难以实现。如今,网络的普及,为社会、学校、家庭的三者结合提供了便利。网络全方位的信息传输使大学生可以广泛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有助于他们利用好社会课堂,当代大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状况也可以适时地通过网络及时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网络问卷调查的普及,使家长可以随时与学校联系,了解自己子女的近况,便于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通过网络,大家共同参与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集中的合力,以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如网络上的办公自动化的运用,已经彻底地扭转了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不佳的状况。在管理层面,高校辅导员的许多关于学生工作的信息,如奖学金、就业信息、考试成绩单等都可以借助网络来传递,现今已发展为公务员考试、大型统考等均由网络报名,系统自动产生报名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对高校德育教育也提供了宽广的国际视野,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渗透。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定位,并逐步提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及相应的网络建设,在更加科学的意义上、更为科学的形态上,去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参考文献:
  [1]樊泽恒.有效开展网络化学习的“五自”原则[J].江苏高教,2004(3).
  [2]王华雯.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网络人际传播再思考[D]吉林:吉林大学,2005.
  [3]林耀飞,刘红宇.网络教师形象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3).
  [4]马和民,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六大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7]人民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年至2020年)》.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青年专项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一体”自主实践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BD1211022)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鸿门宴》的情节的探索,分历史背景、前后过程、人物形象塑造及人物刻画手法四部分,论证了《鸿门宴》历史性、戏剧性、故事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 《鸿门宴》 历史性 戏剧性 故事性  一  “鸿门宴”这个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06年(即陈涉起义后的第三年),地点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市附近的“项王营”,当时叫“鸿门”。这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
摘 要: “忠臣不事二君”的观念自古以来就深入人心,人人奉为至理。众所周知,一代名相魏征在人生的道路中竟然侍奉五主,这在过去是不可原谅的背叛,理应背负历史的骂名,饱受后人的诟病。然而,魏征不但没有受到同时代人以及后人的蔑视,反而成为千古直臣和忠臣的典范,获得唐太宗“人镜”的美誉,名列凌烟阁功臣第四位,这究竟是为什么?本文就此试作探讨。  关键词: 魏征 忠诚 择主观 颠覆 
摘 要: 当前,大学生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其中女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则更大。本文试从女大学生恋爱、就业、学习等方面来探究当代女大学生心理,以在了解的基础上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心理研究 心理诱导    1973年,女性心理学诞生于美国,从此女性心理学在世界上作为一个合法领域得到了承认。到了20世纪80年代,女性心理学研究在我国才开始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心理学界先后
摘 要: 在幼儿园图书区的建立中,我们往往只看到其“阅读的价值”,却忽略了图书区运作中隐含的“资源共享”、“规则运作”、“自主管理”等社会性教育价值。作者从传统图书区运作中发现的问题为切入口,运用“外部吸引-漂亮的图书袋”、“借阅制度-借书卡”、“规范管理-编码与奖惩”等步步为营的模式,建立幼儿自主经营的外借式图书区,有效地利用幼儿生活资源,达到“共分享、同阅读”的教育成效。  关键词: 大班 图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中介语石化的概念及产生原因,分析了中介语石化的两个主要原因即:动机的缺乏与母语负迁移。语言负迁移是造成中介语中许多错误的根源,有效地避免语言负迁移是打破石化的有用工具;学习者的内在因素是引起石化的直接原因,积极的学习动机能成为打破石化的力量。拥有了“力量”和“工具”,中介语的石化将被大大削弱。  关键词: 中介语石化 因素 动机 母语负迁移    一、引言  中介语,也称过渡
摘要: 新颖有效的教学设计往往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能成为教学方案的单纯执行者,必须立足教材、贴近生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实现教学设计的优化创新。  关键词: 新课改 中学历史课 教学设计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教
摘 要: 《澳门教育史研究丛书》是关于澳门教育史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从这部丛书的立意选题、引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普通性、所选文章角度五个方面阐述其显著特点。  关键词: 《澳门教育史研究丛书》 显著特点 澳门教育  澳门这个面积仅为二十多平方公里的狭小半岛从16世纪中叶起,便扮演着深深影响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重要角色,成为中国与欧洲列强交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国际舞台。澳门的高
摘 要: 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幸福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现代意义上的幸福就是一种生活得更好的能力。本文从解读幸福的基础上对“幸福——教育对生命的关注”这一观点进行分析,揭示了幸福是教育的本质,在批判教育相关异化表现的基础之上提出对幸福的教育的构建。  关键词: 幸福的教育 生命 教育异化 构建    一、幸福——教育对生命的关注  教育是人使人成为“人”的最重要的方式与途
摘 要: 随着网络的兴起与发展,“微小说”逐渐从微型小说的家族中独立出来自立门户,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学形式。然而尽管“微小说”在网络中风头正劲,却并没有得到主流学界的认同。微小说和小说相比,拥有小说的一些基本要素,但又和正统的小说有所区别。同时微小说也具有和微型小说相类似的审美特征。发展至今,微小说自身的优缺点也体现得十分明显,即简洁有力但缺乏文学性。而对于它的存在和发展,我们则应该正视,并力
摘 要: 陕北窑洞是远古建筑形式的现在遗存。黄土高原的地域生态特征使得窑洞成为最为适宜的建筑居住形式。陕北窑洞综合体现了建筑美学和民间艺术美学(窗格、剪纸)两种形式。窑洞文化的背后建立的是中国人与自然独特的关联。在黄土高原的文化中可以看到陕北人民对于自己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望。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陕北窑洞 窗格子 剪纸    窑洞是陕北人居住的一种方式,陕北窑洞体现着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