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爱生”进行到底,温暖残缺的太阳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很多人常将“单亲”与“问题”划上等号,呈现出自卑自闭、敌对叛逆等灰色现象。单亲学生的教育成为了德育工作者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单亲学生;德育;关爱
  
  一、理念阐述
  从教育的角度看,无一个完整稳固的家庭的学生,其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很多人常将“单亲”与“问题”划上等号,“嫌犯来自单亲家庭”亦是很常见的批注。可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单亲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爱的关怀。
  因此,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关注校园内单亲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多给他们一些温暖,使他们健康成长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分析特征
  大凡单亲学生,特别是从父母离异家庭走出来的单亲学生,都具有以下的心理特征:
   1、心理封闭,内心孤独,感情脆弱,敏感且攻击性强;单亲学生在经历了家庭剧变之后,往往在心理上留下了阴影,经常闷闷不乐,情绪低沉,会比较的自卑,容易引起抑郁。在自我的世界里,总以为自己是孤独的,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同情,认为其他人取笑他,挖苦他。所以这类学生往往会对某一些词或话语显得很敏感,易出现打架、骂人、斗殴等行为。
   2、消极情绪明显,怀疑自己的能力,容易自我放弃;由于单亲学生一般獲得的只是“残缺”的温暖,往往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消极的一面,由自卑转为缺乏自信,对自己没有信心,干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抱很大的希望,甚至有的学生常常萎靡不振,破罐破摔,自暴自弃。
   3、敌对、妒忌、多疑等心理问题发生比率较高;由于单亲学生与父亲或母亲的亲子关系会比正常家庭要差得多,往往在行动上表现出,不关心集体,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有的不仅对其父母表现出痛恨,还会对成年人怀有敌意、撒谎、不服管教等现象,对同伴有攻击性倾向。而且猜疑心重,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猜疑老师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同时也导致了人际交往的困难。
   4、逆反心理强,容易产生反向行为和其他一些过激行为;厌学是这些单亲学生最普遍的现象。有调查表明,单亲家庭学生上学经常迟到、早退、旷课、打架、不思进取、扰乱班级、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参与学习、回避老师、不主动向老师请教、干扰课堂纪律、甚至缺课等现象比正常家庭孩子要高5.9%。
  三、德育反思
  作为导师,不可忽略对单亲学生的研究和教育。我们的工作要重点放在对学生心灵的修补上,以正面鼓励为主,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那些受过伤的心灵以更多的温暖和爱,增强其自信的法码,使他们的生理、心理、成绩真正健康协调地发展。
  笔者根据现行的德育导师制度,对教育单亲学生心理问题,总结了一下几点经验:
   1.寻找需求点。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待学生如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去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单亲学生最缺少的是亲情,他们的需求点无外乎有:需求家庭的温暖,需求成功的喜悦,需求别人的理解同情等。德育工作者要适时抓住孩子的需求点,创设亲情氛围,用亲情和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爱怜和温暖。
  2.抓住闪光点。没有一种草不开花儿,没有一个学生不完美,真正缺少的倒是欣赏的目光。所以,德育工作者要抓住人的优点和长处来肯定、鼓励、表扬。尤其对单亲学生来说,当他们在学习上有创造性见解时,家长和教师则要格外夸奖和给予肯定。对单亲学生应该多鼓励,少指责;多温情,少冷漠。
  3.克服挫折点。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没有挫折。单亲学生身上的挫折点很多,不仅表现在父母的离异上,在生活、交友等方面也有挫折。为此,当他们在挫折面前丧失信心时,德育工作者要给予他们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当他们克服挫折取得一定的成功时,不要忽视他们的进步,他们需要教师的肯定和奖励。
  综上所述,单亲学生虽然无辜地遭遇了家庭的不幸,比一般学生更缺少一点爱护和幸福感,但爱是可以弥补的。教育无止境,关怀无限度,温暖应该无处不在。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社会和家庭的力量,为单亲学生的成长创造温暖、和谐和充满爱的环境,让他们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在温暖的力量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程文秀《“丧亲之痛”的心理疏导》班主任之友2007.10
  [2]傅安球、史莉芳《离异家庭子女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高明书《教师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石国兴、白晋荣《每天学点教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年轻缺乏经验是我初涉教育事业的缺憾;紧张、兴奋、胆怯是初为班主任的心态;走出校门,踏进工作单位的第一年,我就站在了班主任的岗位上。几年来,自己从初中班主任到高中班主任,带领着和自己年龄相差不多的青少年们向理想奋进。总结这几年的工作,自己有几点颇深的体会。  尊重是成功的秘诀  爱迪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初为班主任,班里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常常迟到、早退
【摘要】本文从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改革出发,阐述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几点做法,并结合教学实际,从课堂教学的改革、测评方式的改革等多方面为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进行了详尽地介绍。   【关键词】有效提高;数学素养;做法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由于爱传统授课模式的束缚,教师在课堂均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教师成了整个课堂的主角,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得到最大的发展,实施高效的学习是广大老师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那么,做为新课程教学的老师,应该如何做才能实现高效的教学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总结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把握学生的特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对新事物好奇,什么都想要知道,但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在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掌握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避害趋利。那么。如何消除学生不良的情绪,培养学生积
【摘 要】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如何教会学生习作,写出有思想、有见解的文章,一直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甚感困惑的问题。思想这个词在词典中试这样解释的:1、即理性认识,正确地思想往往来自社会实践,是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而形成的;2、某一阶段、某一政党的所持的一定得观点、概念、观念的体系;3、思考;4、想法,念头。由上可见,思想可以认为是对实践生活的认识,是一种想法和念头,也可以说是一定得观
作为一个班主任,他(她)的工作是艰难的,因为他(她)承担着全方位的育人重担。除了知识的传授,更有思想道德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因此,班主任必须认真处理好与学生的沟通问题。  所谓沟通是指信息的传递,它包括人际沟通和组织沟通。所谓心理沟通,是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  有的教师温文尔雅,却能让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教师批评
【摘要】“用爱心呼唤求知欲,用情感点亮人生。”作为教师只有把爱置于首要位置,才能激发无穷的魅力,找到正确的途径,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数学新课程理念也提出了情感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数学学习的情感来自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课堂上,教师饱满的热情、具体形象而又准确的语言,得体的教学方法都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外师生打成一片,和谐共处。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地探索
【摘要】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发展,打破传统行政班教学,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及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运动形式和学习内容。采用教学班的授课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教师的特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可以照顾学生的不同需求,彰显学生个性,最终实现他们的身心快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    长期的一线教学经验让我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
【摘要】人们都在讨论为什么我国学术界会有高端真空化现象出现,人们也都在讨论“官本位”思想的危害;同时,人们都在提出要创新思维以使学术界重现生机,人们也都在提出要转变观念以剔除“官本位”思想的毒瘤。可试想一个人若从小就在“官本位”思想下耳濡目染,而学习的时候又没有受到良好的人格教育,当聪慧过人的他正攀登到学术界的半山腰的时候,往往就被人“捧杀”至管理层,开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新生活,慢慢的他便与学
【摘要】师生关系和谐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很多老师会认为英语的学习是如何在教学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我想这是每个英语老师都必须做的最基本的,我发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值得每个英语老师探究的话题。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相当重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
【摘要】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特点入手,结合作者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分析论述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要性并对怎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了一些初探。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学生 主体作用    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通过人自觉能动活动而获得和创设的。正如法国著名作家孔巴兹所说:“未来的学校应该是培育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