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发展,打破传统行政班教学,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及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运动形式和学习内容。采用教学班的授课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教师的特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可以照顾学生的不同需求,彰显学生个性,最终实现他们的身心快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
长期的一线教学经验让我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与他们是否完成教学大纲的内容关联不强,而与学生参与某个(或几个)运动项目的深度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认为,运动形式仅是达成学生健康和发展的手段与途径。学生只要喜欢上二、三个运动项目,掌握必要的运动技能,全身心投入到运动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就可以得到良性发展和较快提高,不必要求学生对所授项目面面俱到。2000年,我在撰写的省级获奖论文《加强兴趣练习,实施素质教育》中初步阐述了这一观点。近年来,这一观点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和支撑,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
2003年初,我开始初步思考与着手研究教学班的设置管理、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效果的测试方法等问题,并获取了初步的数据和经验,08年4月我成功申报了省级该问题的研究课题。08年教育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选项教学正是对这一观点的充分肯定,同时也给了我研究这一课题的信心和动力。
传统的行政班教学,教学内容依据大纲,千篇一律,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體差异。必然导致一部分学生不喜欢所学内容,由敷衍而厌烦,进而对教学内容和过程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与质量。
采用教学班授课,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兴趣和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运动形式和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潜能。使学生由喜欢而探究,进而主动学习和运用技能,达到全身心地投入该项目运动之中。在主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学习技能,提高素质,增进健康。学校以学生的需要为导向,整合教学资源,达到专业高效,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
实施教学班授课的理论意义:
1、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人性化管理,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2、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
3、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4、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良性发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5、有利于关注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彰显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实施教学班授课的现实意义:
1、充分利用固有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器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2、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变被动参与为主动选择,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发挥特长,彰显个性,完善人格。
研究方法
实验法:以我校07级学生14个行政班807人为研究对象,以南校区1—8班为实验组,北校区9—14班为对比组,测出他们实验前后两组相关数据,身体素质方面选取立定跳远、100米跑、25米×4往返跑三个项目;技能方面选取篮球往返运球投篮和1分钟投篮两项指标;身体形态方面选取身高、体重年平均变化量和身高标准体重正常的人数占测试人数的百分率,删除其无效数据,对各组数据进行纵横向比较得出相关结论。
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喜欢哪种教学方式,对两种课堂的满意程度,在课堂教学之外是否会主动练习,是否选择学习内容成为终身锻炼的项目。经过分析、论证得出相关结论。
分析总结法:对实验对象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经验进行归纳、分析,较科学地对教学班的设立、管理、教学内容设定,提出见解与方案,分析学生对两种课堂模式的满意度,结合教学效果得出相关结论。
研究结果
实验证明,按教学班上课,设置教学班班长、项目组长、考勤组长、体育骨干学生共同协助教师组织教学,使同组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内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学生求知欲望强烈,练习积极性高涨,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并主动探究,虚心求教,若项目选择合理,学生的身心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发展,身体各部分可以充分地得到锻炼,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
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对分项教学(按教学班授课)的满意率要远高于行政班授课的学生,学生参与的时间也大大加长了。
具体情况见下表1—12实验结果
分析与讨论
从测试数据表一、二、三、四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在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两个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行政班在设置时,完全抛开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能,相对于这两个指标来讲属于随机分组,因此两组学生实验前在身体素质和机能方面理应在一个水平上。
从表一和表五、表三和表七、表十一的测试数据可以发现,实验组在一年的教学班授课过程中,无论是他们的身体素质、机能、形态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是由于学生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是自己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而自主选择的,他们从事的是自己最喜欢的运动,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并全身心投入到了运动和探究之中。有共同爱好和求知需求的学生共同学习,有利于相互交流,相互模仿,相互借鉴,相互帮助,能够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学生的特点、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效地发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进而进一步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运动的热情,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运动强度,增加了练习密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健身效果,他们的身心得到了充分的陶冶和提高,因此在身体素质和机能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
从表二和表六、表四和表八的对比可以看出:对比组在为期一年的行政班授课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变化幅度不显著。这是因为,学生被动式的学习始终处于应付状态,无论是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都没有达到锻炼身体的最佳状态,因此,强身健体的效果自然不会太佳。当然,根据测试数据的个例上可以看出,学习效果与学生兴趣有很大关系,有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内容是感兴趣的项目比较投入认真,他们在身体素质和机能上进步幅度很大,但是遇到没兴趣的内容时也有部分学生其素质和机能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表九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组因为按教学班授课,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增强,抽样调查发现学生参与运动的时间、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均明显高于按行政班授课的学生,因而他们的教学效果自然要优于对比组。
从表十可以反映这样一个事实:参与课改的实验组,在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幅度上也明显优于按行政班上课的学生,这是因为,实验组学生在从事自己喜欢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学习,随着运动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对该运动的兴趣更加浓厚,在强烈动机的促使下主动去学习改进专项技术,从而获得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而对照组参加体育活动更多是出于直接兴趣,对运动内容广泛爱好并易受外界影响,学习态度和热情等方面弱于实验组。
表十一是对两组学生的身体形态相关指标变化量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优于对比组。
表十二是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对选项教学的喜欢程度和锻炼效果的满意度都远远高于常规教学。
结论
1、采用教学班授课,能够有效的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2、打破传统的行政班,以教学班的形式授课,是落实分项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3、实施教学班授课,有利于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4、实施选项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问题与对策》 龚雄飞
[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3]《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朱万银
[4]《运动生物力学》秦正光李隽培
[5]《运动心理学》 谢三才
[6]《中国学校体育》
[7]网络资料。
长期的一线教学经验让我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与他们是否完成教学大纲的内容关联不强,而与学生参与某个(或几个)运动项目的深度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认为,运动形式仅是达成学生健康和发展的手段与途径。学生只要喜欢上二、三个运动项目,掌握必要的运动技能,全身心投入到运动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就可以得到良性发展和较快提高,不必要求学生对所授项目面面俱到。2000年,我在撰写的省级获奖论文《加强兴趣练习,实施素质教育》中初步阐述了这一观点。近年来,这一观点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和支撑,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
2003年初,我开始初步思考与着手研究教学班的设置管理、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效果的测试方法等问题,并获取了初步的数据和经验,08年4月我成功申报了省级该问题的研究课题。08年教育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选项教学正是对这一观点的充分肯定,同时也给了我研究这一课题的信心和动力。
传统的行政班教学,教学内容依据大纲,千篇一律,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體差异。必然导致一部分学生不喜欢所学内容,由敷衍而厌烦,进而对教学内容和过程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与质量。
采用教学班授课,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兴趣和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运动形式和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潜能。使学生由喜欢而探究,进而主动学习和运用技能,达到全身心地投入该项目运动之中。在主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学习技能,提高素质,增进健康。学校以学生的需要为导向,整合教学资源,达到专业高效,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
实施教学班授课的理论意义:
1、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人性化管理,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2、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
3、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4、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良性发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5、有利于关注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彰显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实施教学班授课的现实意义:
1、充分利用固有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器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2、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变被动参与为主动选择,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发挥特长,彰显个性,完善人格。
研究方法
实验法:以我校07级学生14个行政班807人为研究对象,以南校区1—8班为实验组,北校区9—14班为对比组,测出他们实验前后两组相关数据,身体素质方面选取立定跳远、100米跑、25米×4往返跑三个项目;技能方面选取篮球往返运球投篮和1分钟投篮两项指标;身体形态方面选取身高、体重年平均变化量和身高标准体重正常的人数占测试人数的百分率,删除其无效数据,对各组数据进行纵横向比较得出相关结论。
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喜欢哪种教学方式,对两种课堂的满意程度,在课堂教学之外是否会主动练习,是否选择学习内容成为终身锻炼的项目。经过分析、论证得出相关结论。
分析总结法:对实验对象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经验进行归纳、分析,较科学地对教学班的设立、管理、教学内容设定,提出见解与方案,分析学生对两种课堂模式的满意度,结合教学效果得出相关结论。
研究结果
实验证明,按教学班上课,设置教学班班长、项目组长、考勤组长、体育骨干学生共同协助教师组织教学,使同组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内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学生求知欲望强烈,练习积极性高涨,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并主动探究,虚心求教,若项目选择合理,学生的身心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发展,身体各部分可以充分地得到锻炼,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
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对分项教学(按教学班授课)的满意率要远高于行政班授课的学生,学生参与的时间也大大加长了。
具体情况见下表1—12实验结果
分析与讨论
从测试数据表一、二、三、四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在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两个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行政班在设置时,完全抛开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能,相对于这两个指标来讲属于随机分组,因此两组学生实验前在身体素质和机能方面理应在一个水平上。
从表一和表五、表三和表七、表十一的测试数据可以发现,实验组在一年的教学班授课过程中,无论是他们的身体素质、机能、形态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是由于学生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是自己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而自主选择的,他们从事的是自己最喜欢的运动,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并全身心投入到了运动和探究之中。有共同爱好和求知需求的学生共同学习,有利于相互交流,相互模仿,相互借鉴,相互帮助,能够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学生的特点、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效地发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进而进一步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运动的热情,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运动强度,增加了练习密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健身效果,他们的身心得到了充分的陶冶和提高,因此在身体素质和机能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
从表二和表六、表四和表八的对比可以看出:对比组在为期一年的行政班授课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变化幅度不显著。这是因为,学生被动式的学习始终处于应付状态,无论是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都没有达到锻炼身体的最佳状态,因此,强身健体的效果自然不会太佳。当然,根据测试数据的个例上可以看出,学习效果与学生兴趣有很大关系,有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内容是感兴趣的项目比较投入认真,他们在身体素质和机能上进步幅度很大,但是遇到没兴趣的内容时也有部分学生其素质和机能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表九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组因为按教学班授课,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增强,抽样调查发现学生参与运动的时间、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均明显高于按行政班授课的学生,因而他们的教学效果自然要优于对比组。
从表十可以反映这样一个事实:参与课改的实验组,在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幅度上也明显优于按行政班上课的学生,这是因为,实验组学生在从事自己喜欢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学习,随着运动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对该运动的兴趣更加浓厚,在强烈动机的促使下主动去学习改进专项技术,从而获得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而对照组参加体育活动更多是出于直接兴趣,对运动内容广泛爱好并易受外界影响,学习态度和热情等方面弱于实验组。
表十一是对两组学生的身体形态相关指标变化量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优于对比组。
表十二是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对选项教学的喜欢程度和锻炼效果的满意度都远远高于常规教学。
结论
1、采用教学班授课,能够有效的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2、打破传统的行政班,以教学班的形式授课,是落实分项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3、实施教学班授课,有利于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4、实施选项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问题与对策》 龚雄飞
[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3]《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朱万银
[4]《运动生物力学》秦正光李隽培
[5]《运动心理学》 谢三才
[6]《中国学校体育》
[7]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