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物的生物修复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carnas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量的研究结果表示,生物修复方法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是环境污染治理和自然环境恢复的最理想方法。这一用生态—生物的方法来修复水体的技术,廉价实用,适用我国绝大多数水体污染物的生物修复。
  【关键词】水体污染生物修复生态塘人工湿地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构成生态循环的基础。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改变了天然水体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组成性质,其直接结果是造成水体污染和淡水资源短缺。污水也将成为淡水资源之一通过生物修复技术使污水得以有效净化并最终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再生资源。
  1水体污染的概念和类型
  1.1 水体污染的概念
  水体污染是指某种物质进入水体,而导致水体的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体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常见的有四种,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和碱、热。
  1.2 水体污染的类型
  水中的污染物种类大致分为固体污染物、需氧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油类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感官性污染物、热污染等。
  2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污染方向应用
  生物修复又称生物改良,是它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代谢及降解等功能,对环境中污染物的降解起催化作用,加速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这项技术正被用于清除土壤、地下水、废水、污泥、工业塑料和气体中的污染物。生物修复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相比,具有经济;环保;修复时间短;操作方便等方面的特点。
  3.水体修复的主要处理方法
  水体修复技术包括以微生物为处理功能核心的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塘处理技术、以植物和微生物为主要处理功能体的湿地处理技术、土壤处理技术和河湖等自然净化能力的处理等。
  3.1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厌氧—好氧组合处理。其主要原理是人工驯化、培养适合于降解某种污染物的微生物,通过控制室和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以稳定和加速污染物的降解。生物处理技术起步较早,现在已有很多成熟的工艺,比如SBR、氧化沟等。
  3.2生态塘处理法
  生态塘是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作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形成人工生态系统。在太阳能的推动下,通过生态塘中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转化,将进入塘中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最后不仅去除了污染物,而且以水生作物、水产的形式作为资源回收,实现了污水处理资源化。
  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种植水生植物、养鱼等形成多条食物链。其中不仅有分解者生物、生产者生物,还有消费者生物,三者分工协作,构成纵横交错的食物网生态系统。若在各营养级之间保持适宜的数量比和能量比,就可建立良好的生态平衡系统。污水进入这种生态塘中,其中的有机污染物不仅被细菌和真菌降解净化,而其降解的最终产物,一些无机化合物作为碳源、氮源和磷源,实现并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逐级迁移转化,最后转变成水生作物,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3.3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可处理多种工业废水。人工湿地的原理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共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这种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卵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污染水可以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曲折地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在床体的表面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环境,对污染水进行处理!
  人工湿地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进而被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
  由于这种处理系统的出水质量好,经济而美观。英、美、日、韩等国都已建成一批规模不等的人工濕地。
  4 总结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水体修复的成功工程。例如日本渡良濑蓄水池的人工湿地,运用生物技术达到对水体进行自然净化的目的,是世界最大人工湿地。再如李正魁研究了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INCB)在贵阳红枫湖物理生态工程(PEEN)实验区的除氮、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应用PEEN—INCB技术应用于红枫湖试验区总红枫湖的非离子氨均<0.02mg/L,NO2-N≤0.1mg/L,16个月内无一次超标,而工程前的超标率达39%。与其他湖区相比,P区域各主要指标下降4%~40%。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类似的研究和工程,生态处理技术在以后会得到更大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玉成. 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北京.2002年8月.1-3
  [2]韩阳李雪梅朱延姝.环境污染与植物功能.北京.2004年10月.132-148
  [3]夏北成.环境污染物生物降解.北京.2001年12月.373-375 377-379
  [4]蒯圣龙.水污染与水质检测.2010年8月.合肥.207-218
  [5]唐世荣.污染环境植物修复的原理与方法.2006年3月.175-184
  [6]张甲耀等. 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6,2(2):193—196.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开革的不断进行,物理教材中增加了较多的具有活力的内容,放弃了陈旧的无活力的理论说教,使物理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因此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解决,特别强调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观察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办学起点和特色,这就使我们不能按统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因為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理解会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个体差异就要有不同的教学方
【摘要】当前世情、国情正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我们的教育也必须相应地做出变革,目前推行的新课改就是一项与时俱进的措施。为了充分地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搞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应该从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以实验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以实践为课堂培养的目标三个方面进行,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课堂教学学生实验实践  “新课改”的全称就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在21世
本论文在引言中陈述了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指出就业已成为制约中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指出各方围绕就业的短期行为有可能掩盖影响学生职业发展的
一、做实验,加深感性认识  “做”是尝试性的探究活动。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知识的價值。物理的学习应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和生活实践上的活动。只有做才能获得感性认识,加深理性理解,才能检验猜想与假设是否正确。物理实验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严密的、有简易的。在教学中,我树立了“做实验”的理念,课堂上能提供生活原型的就以生活原型引发。在这个理念下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加强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物
公务员是行使国家公共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是政府职能的实际执行者和政府权威的体现者,政府的社会作用通过全体公务员体现出来,公务员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政府工作效率
【摘要】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物理学科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因此,在物理新课标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能力推理逻辑思维  在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中,把对学生的培养定位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的培养有着最重要的地位,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管是对他们现在掌握
实验教学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在初中阶段,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以推进物理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上好每节实验课  教学中要真正运用好物理实验,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独特的作用,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①教师要有物理学理论和实验知识;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知识;亲手实践;②具备良好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通过
近些年来,国民经济整体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的开发进入了扩张时期,各地建设用地指标日趋紧张。与建设用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用地数量正在不断减少,直逼耕地红线面积,农业、工业、三产服务业发展的出现不均衡现象。在经济的指挥棒下,青壮年的农民放弃传统的耕作,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不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大批农用地闲置或被低效利用。为了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形成规模效应,农用地整治是
摘 要:汽车的制动系统原理主要通过对汽车车轮采取一定压力来实现对汽车的强制制动专门所用的装置。其中制动器为制动系统当中核心部件,一旦出现故障将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为此,需要加强对制动器维护和保养。  关键词:汽车;盘式制动器;设计;维护保养  中图分类号:U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5-0226-01  1 盘式制动器结构  盘式制动器主要由制动盘、制动钳总成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具有可操作性和探究性。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将化学实验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认为化学实验教学应从实验的内容和学习要求出发,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性,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合作探究等方式来增强学习化学的体验,提高学科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必要性理解注意点  化学实验能为化学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形成科学的思想和观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