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把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不但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而且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促使学生动脑动手,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是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挑战,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因此,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文字与形象的结合
语文这一学科决定了其抽象性的特点,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文字反映在头脑中。现在利用课件能够把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能够把头脑中形成的形象真正地由“静”的变成“动”的。据有关资料显示,人的信息来源90%是通过视觉接收的,课件使学生获得了丰富而直观的教学信息,丰富的画面、文字、声音等视听信息,不但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而且形象和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思考。课文《海底世界》写的是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如果能借助多媒体技术编制集音、画、像为一体的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述的神秘的境界中去,学生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中,他们随着镜头欣赏了瑰丽无比的海水、丰富的水产、美丽的贝壳、笨重的海龟,还有海鸟,他们似乎正在侧耳倾听海底动物的窃窃私语。学生已经进入到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去,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优势互补,语文学科一定会取得长足发展。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文笔清新流畅,有的情深意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课件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课件利用它直观、形象、富有变化和动感的画面,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内容。《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的记事文章,记叙了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送别敬爱的周总理的感人场面。播放课件:夜幕中,长安街两旁挤满了前来送行的男女老幼,人们望着灵车哭泣着,灵车缓缓前进,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学生看完人民群众悼念总理的悲痛场面,对总理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油然而生,再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就容易入情入境了,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地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会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真切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生动活泼兴趣盎然地进入到整篇文章的学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强调多媒体的技术性,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只
取所需,适可而止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根本属性是教学性。但目前,无论是商业开发机构还是自制课件者制作的课件,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分追求艺术性和体现技术性而忽视教学性的误区。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过多的图形、图像,剥夺了学生的想象空间;2)界面过于华丽,主次不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文学的重要特征在于“想象”,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参与缺一不可,而语言作为二者之间的媒介具有先天的优势,因它具有间接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包含的信息量越多,留给学生思考、想象的余地就越大。同样一段描写月亮的文字,有人觉得温柔异常,有人感到莫名辛酸,如果各人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描绘一幅“言外之画”的话,前者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静谧的夜空,莲花般皎洁的云朵,调皮的眨着眼睛的星星,周围夏蝉贴心的“知了知了”;后者想到的却可能是孤寂的窗前,凄清的冷风,断肠的枯柳。如果在多媒体教学中将这段文字用一幅幅确定的图片展示出来,将抹杀学生各异的生活体验所带来的丰富想象,限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更何况人们的情感本身就极其复杂。
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图形图像资料的应用要遵循只取所需、适可而止的原则,不要过于注重课件外观的精美而添加图形图像,以避免喧宾夺主;也可以减少课件的容量,便于携带和运行。对于学生比较陌生或缺少相关生活画面但又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加以呈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文字的描述想象和再现有关图景。例如诗歌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和体会诗歌的意境,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生动画面,并把它们画下来,再用实物投影仪等设备展示出来。这样既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又保护了他们的想象力,还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要注意的是语文课件中的图形图像的作用不同于数学、美术等学科。
4 开发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操作策略
4.1 选择合适的平台,注重高效、快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制作课件首先要选好平台。目前教师常用的平台有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每一种平台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制作课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选择相应的制作方法。PowerPoint是幻灯演示文稿软件,易学易用。它能实现简单的交互,能插入Authorware和Flash制作的动画,能链接相关网站,让学生拓展性地学习,制作一个课件只需1~2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由于它制作耗时少,能集音频、视频、动画、文字为一体,基本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Authorware可以在交互应用程序中加入文字、动画、声音,衔接性好,交互性强。但在Authorware中把图形放大,边缘会出现锯齿,而Flash却不会。Flash中的动画,具有使物体自动缩放、旋转、变色、变形等功能,制作动画更轻松,交互功能更强大。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教学的需要,多项整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巧妙地利用现有素材,在缩短制作时间的同时,让课件的功能更强大。
4.2 遵循规律,注重因材施教
作为课堂上呈现知识的信息工具,要帮助学生完成对新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非常重要,因为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的方法也应该有差异。如对低年级学生教学,可选用鲜艳、活泼的画面,内容不宜过多,意在激发兴趣,吸引注意力;对高年级学生教学,界面应简洁、明了,适当地提供和教材有关的影像和文字资料,拓宽学习的面。制作课件还应遵循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以及语文教学中形成的教学原则,如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原则,感悟、理解、运用相结合的原则等。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是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挑战,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因此,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文字与形象的结合
语文这一学科决定了其抽象性的特点,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文字反映在头脑中。现在利用课件能够把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能够把头脑中形成的形象真正地由“静”的变成“动”的。据有关资料显示,人的信息来源90%是通过视觉接收的,课件使学生获得了丰富而直观的教学信息,丰富的画面、文字、声音等视听信息,不但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而且形象和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思考。课文《海底世界》写的是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如果能借助多媒体技术编制集音、画、像为一体的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述的神秘的境界中去,学生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中,他们随着镜头欣赏了瑰丽无比的海水、丰富的水产、美丽的贝壳、笨重的海龟,还有海鸟,他们似乎正在侧耳倾听海底动物的窃窃私语。学生已经进入到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去,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优势互补,语文学科一定会取得长足发展。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文笔清新流畅,有的情深意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课件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课件利用它直观、形象、富有变化和动感的画面,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内容。《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的记事文章,记叙了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送别敬爱的周总理的感人场面。播放课件:夜幕中,长安街两旁挤满了前来送行的男女老幼,人们望着灵车哭泣着,灵车缓缓前进,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学生看完人民群众悼念总理的悲痛场面,对总理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油然而生,再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就容易入情入境了,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地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会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真切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生动活泼兴趣盎然地进入到整篇文章的学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强调多媒体的技术性,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只
取所需,适可而止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根本属性是教学性。但目前,无论是商业开发机构还是自制课件者制作的课件,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分追求艺术性和体现技术性而忽视教学性的误区。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过多的图形、图像,剥夺了学生的想象空间;2)界面过于华丽,主次不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文学的重要特征在于“想象”,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参与缺一不可,而语言作为二者之间的媒介具有先天的优势,因它具有间接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包含的信息量越多,留给学生思考、想象的余地就越大。同样一段描写月亮的文字,有人觉得温柔异常,有人感到莫名辛酸,如果各人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描绘一幅“言外之画”的话,前者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静谧的夜空,莲花般皎洁的云朵,调皮的眨着眼睛的星星,周围夏蝉贴心的“知了知了”;后者想到的却可能是孤寂的窗前,凄清的冷风,断肠的枯柳。如果在多媒体教学中将这段文字用一幅幅确定的图片展示出来,将抹杀学生各异的生活体验所带来的丰富想象,限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更何况人们的情感本身就极其复杂。
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图形图像资料的应用要遵循只取所需、适可而止的原则,不要过于注重课件外观的精美而添加图形图像,以避免喧宾夺主;也可以减少课件的容量,便于携带和运行。对于学生比较陌生或缺少相关生活画面但又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加以呈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文字的描述想象和再现有关图景。例如诗歌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和体会诗歌的意境,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生动画面,并把它们画下来,再用实物投影仪等设备展示出来。这样既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又保护了他们的想象力,还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要注意的是语文课件中的图形图像的作用不同于数学、美术等学科。
4 开发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操作策略
4.1 选择合适的平台,注重高效、快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制作课件首先要选好平台。目前教师常用的平台有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每一种平台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制作课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选择相应的制作方法。PowerPoint是幻灯演示文稿软件,易学易用。它能实现简单的交互,能插入Authorware和Flash制作的动画,能链接相关网站,让学生拓展性地学习,制作一个课件只需1~2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由于它制作耗时少,能集音频、视频、动画、文字为一体,基本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Authorware可以在交互应用程序中加入文字、动画、声音,衔接性好,交互性强。但在Authorware中把图形放大,边缘会出现锯齿,而Flash却不会。Flash中的动画,具有使物体自动缩放、旋转、变色、变形等功能,制作动画更轻松,交互功能更强大。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教学的需要,多项整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巧妙地利用现有素材,在缩短制作时间的同时,让课件的功能更强大。
4.2 遵循规律,注重因材施教
作为课堂上呈现知识的信息工具,要帮助学生完成对新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非常重要,因为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的方法也应该有差异。如对低年级学生教学,可选用鲜艳、活泼的画面,内容不宜过多,意在激发兴趣,吸引注意力;对高年级学生教学,界面应简洁、明了,适当地提供和教材有关的影像和文字资料,拓宽学习的面。制作课件还应遵循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以及语文教学中形成的教学原则,如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原则,感悟、理解、运用相结合的原则等。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海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