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数学的反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zh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学生,在学习中也应适时反思学习的得与失,消除弊端,得教益,“反思”已经成为学好数学的最佳途径之一。
  学习反思就是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学生以自己的学习知识等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新背景下的学习呼唤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走向知识研究者、方法反思者,就要求新时期的学生不仅学习要刻苦,而且要善于对学习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
  一、学习数学反思认识的误区
  1.缺乏主动性的反思
  很多学生认为:反思就是作检讨,在学习时,只管道出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不足,也不思考真实与否,不足点越多,反思越深刻,否则就是蜻蜓点水,有敷衍之嫌。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反思自然变得被动起来;另有一些人为学习反思没必要,学生的任务就是做作业,作业做细致了,任务就完成了。很多学生习惯于“年年岁岁书不变,岁岁年年题相同”的机械重复中,不研究新题型新解法,只是低头走路不抬头看路,不去思考,哪来反思?一些学生把写老师布置的学习反思作业当做任务来完成,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随便抄抄错难题,为应付老师的检查而写反思。
  学生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的个体,在追求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学生的个性彰显,对学习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学生将学习中出现的种种迹象当成一面镜子,但这面镜子却鲜有照射自己的不足,而是将镜子对准了老师,对准了环境。这样,反思成了学生“诉求”的途径,非但没能促进学生自己的成长,反而极大地影响了老师的教学计划,对学生百害无一利。
  2.“纸上谈兵”式的反思
  “纸上谈兵”是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学习上,就有众多的“纸上谈兵”者,说起话来高深莫测,谈起学习方法头头是道,翻开反思记录册,可谓练笔挥毫洋洋洒洒,却鲜有特色的实战经验。这样的“空中楼阁”卖弄的是优美的“舞姿”,生命力却在瞬间即逝。与实际的学习实践丝毫没有关联的空头理论,显然对今后的学习数学没有任何借鉴价值。
  3.内容单一的反思
  多数学生只把反思当成课后的反观,却忽视了反思的外延。比别人多一层的思考,反思的内容就充实、丰满了,将来作为可提供借鉴的学习方法可能性就更大了。让我们在学习中少走弯路,这正是反思的价值所在。
  基于以上分析,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反思,那么反思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优化,反而会将学生拖入“无效劳作”的死胡同,将反思演化成学习数学的胡话、废话的阵地。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反思、认真对待反思,让反思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助推器。
  二、对如何进行学习数学反思的看法
  1.反思成功得意之处
  如学习中引起同学之间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彩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等;学习思想方法和解题思路运用的体会;感受最深的解题思路改进和创造性的处理。这些可供以后学习数学时参考,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学习数学方法的功效。
  2.反思失误之处
  侧重审视自己在解题中的失误之处,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解题过程中常常失误的小问题;解题方法是否为最佳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是否关注同学之间的情感变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等等。对他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学习数学时的借鉴,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解题新思路,写出改进策略和最佳解题方案。
  3.反思老师的见解
  老师能对数学问题进行最深层次的分析,因此应当认真听取老师的建议,吸收老师给我们提供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加以改进。反思老师给我们真心的忠告和建议,好好学习数学知识及数学解题方法。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的学习反思对于学习数学知识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更快地学会解题方法。学习数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学生表演艺术风采的过程,而是学生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环境中深入研究学习数学解题思路的方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有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多多反思,总结发扬学习方法的成功经验,改正弥补学习数学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
  指导教师:周明墩
其他文献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知识较抽象的基础学科,没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没有优美的词句,有的是抽象的数字、原理、定理、公式。如果没有一定的激励手段,教学方式单一,语言不生动,学生往往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大多数教师深知数学学科的这些特点,他们想方设法,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上下工夫,努力营造轻松、激励人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民主、快乐、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对学生回答后的处理上,教师尽力作出积极反应和处理,重
小结:对于此类命题的证法,我们只要联想到“一个公式——柯西不等式”,“两个替换——1的替换和三角替换”,“三个构造——定理构造、面积构造和距离构造”,“四种方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和向量法”中的一种就能成功证明该题.波利亚认为“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要善于解题”,把解题能力置于数学教育的核心位置,他还认为数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会年轻人思考”,教师要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一题
期刊
摘 要: 解题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数学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解题教学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解题 思维能力 题后反思  从近几年新课标高考数学试题可以看出,试题加强了对知识点灵活应用的考察,对考生的解题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呢?很多学生依靠题海战术,认为只要平时多做题就能应对多变的高考题,然而凭借题海战术仍然难以
摘 要: 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认知和社会化的发展,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不仅能开阔幼儿的视野,还能开发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和谐发展,让幼儿的童年生活充满乐趣。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民间游戏 价值 作用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原则或信条,并对幼儿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通过形式民间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勇于竞争的精神和团结协作、互助、
摘 要: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习惯易于纠正。因此,在幼儿时期,教师应该着重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教育,在小班就要开始行为习惯的养成。那么如何引导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呢?作者从幼儿园和家庭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关键词: 小班幼儿 行为习惯 养成  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塑造人的过程,它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会让人受益一生。叶圣陶老先生说:
摘 要: 望闻问切是中医了解病理的手段.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通过“望闻问切”,中医可以找出病人的病源,从而开出合理的药方,从而根治病人.本文主要借助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望闻问切,对数学题进行解析分解,以期对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 望闻问切 数学解题 巧用  波利亚说:“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
摘 要: 随着新课标改革向纵深发展,初中数学有效学习的指导已成为一个战略性问题,教师要潜心钻研,勇于探索,最终有效地完成数学任务.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先指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指导学生课堂听课方法;指导学生练习、复习方法,通过这些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还要活用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数学学习 学习方法 学习兴趣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是主导,“学”是主体.教师主导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数学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钻研教法,而且要让学生知道相关数学史的知识,因为通过学习数学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数学教师应该多读点数学史服务于教学  “读史使人明智”,数学的面貌很缜密,数学发现的过程很隐蔽。如果学生在学校毕业后,不知道著名的数学家,也不知道数学悠久且曲折的发展史,更不要说现代数学的发展,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