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游在传统与当代之间

来源 :青海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ka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启元的童年是在互助县威远镇度过的,他身上很早便流露出了与众不同的艺术天赋。
  家人回忆,儿时每当有戏班子演出,年幼的张启元便会兴致勃勃地挤到台前不厌其烦地观看,回到家就立刻披挂起用床单被面做成的道具,有板有眼地唱将起来。在大人的眼中,这或许只是张启元童年的游戏,可是那些来自河湟乡间的民间曲艺,却在无意间完成了张启元的音乐启蒙。
  后来,书店里出现了这样一本书——《怎样识简谱》。虽然那时张启元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可是一番精打细算后,这本薄薄的册子还是成为了他书包里的藏品,凭借着这本书,张启元很快掌握了识谱的技巧。
  文工团的岁月
  在中学时代的乐理课上,张启元知道了聂耳,知道了冼星海,知道了《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如果此前他眼中的音乐,仅仅只是那些来自河湟乡野的民间小调,那么这两首气势磅礴的歌曲所传达出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带给他的就只能是灵魂的震撼了。
  在这个世界上竟然会有这样的音乐?多年后,在这个清秋时节如梦般轻盈的早晨,讲起当年那种神奇的感受时,张启元的眼中,依旧闪动着一种别样的神采。也就是从那时起,艺术创作的欲望蠢蠢而动,张启元开始尝试着作曲。
  语文老师在校报上发表的两首小诗,成为了张启元谱曲的对象。时光的流逝中,如今的张启元早已忘记了当年自己稚拙的笔锋究竟为那两首小诗,写下了怎样的旋律。可是多年后,当张启元在出差途中偶遇那位老师,那位老师竟立刻哼唱得出那段旋律,眼里在刹那间涌满了泪水。
  临近毕业时,互助县文艺宣传队到他所在的学校招人,张启元和学校里的几名文艺骨干分子经过严格筛选后成为了文艺宣传队的队员,一年后,宣传队更名为互助县文工团,张启元成为了文工团的正式团员。
  作为县级的文工团,每个团员必须要身兼数职,因此,在文工团的日子里,张启元既是演员,又是乐器演奏员,他甚至还说过相声、演过话剧、唱过秦腔,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文工团乌兰牧骑的性质,张启元也因此学会了多种乐器,这为他多年后走上作曲之路打下了基础。
  用音乐回应时代的召唤
  下乡演出是文工团员的日常工作之一,在那个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张启元和他的同事每一次下乡只能吃住在老乡家,有时一住就是十几天,这样的生活,为张启元接触诞生于河湟大地的民间艺术创造了条件。
  在与老乡们的接触中,张启元惊奇地发现,河湟谷地广阔的山野,竟然蕴藏着储量丰富的民间音乐,那些带有山野芬芳和田园野气的民间小调,有着强悍的艺术感染力。
  张启元几乎震惊了。那段日子,收集和整理這些民间小调,成为了他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
  虽然当年,录音还是一件奢侈的事,可张启元还是用那只被人们戏谑地称为“黑煤砖”的录音机,录制了大量民间艺人珍贵的唱段。这是他丰富的素材积累。张启元的音乐素养和艺术感悟力,因为这样的滋养,变得越来越敏锐、越来越厚重,中断已久的作曲的欲望,又一次在张启元的心头升腾喷涌了。
  地处河湟腹地的互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浩瀚的岁月流转里,汉、土、回、藏、撒拉等多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经过善良乡民的淬炼和加工,最终被铸炼成了凝聚着整个民族记忆的民间音乐。在时代的变迁中,集萃于民间音乐的情感和诉求,得到了一次次的发酵。
  上世纪70年代末,互助县文工团准备排演五幕歌剧《拉仁保和吉门索》,为歌剧谱曲的任务,落在了张启元和另一位作曲家身上。
  《拉仁保和吉门索》是一个在土族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故事的情节与梁祝有着惊人的相似,由这个故事创作的民歌在土族民众中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虽然那时,张启元已经在不同的场合,听过《拉仁保和吉门索》的演唱,可是,当张启元尝试着将这首民歌改编成五幕歌剧的主旋律时,却始终找不到灵感和激情,他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了河湟广阔的乡野。
  互助北山扎龙沟,苍茫的林莽深处保留着土族最原始的文化形态,在这里张启元结识了85岁的土族民歌艺人张玉堂,老人用沙哑的歌喉,为张启元演唱了《拉仁保和吉门索》。
  这是一种古老深邃的曲调,曲调中有一种未经雕琢的苍凉和悲怆,这首经过岁月陈酿的旋律重重地敲响了张启元的心鼓,让他音乐创作的灵感潮水般地喷涌。张启元说,那一刻,歌剧《拉仁保和吉门索》的主旋律便在他的胸臆间悠悠回荡。
  创作是对民间音乐的升华,为了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张启元将民间音乐中原始的商调式和羽调式运用调式交替的手法融入到了歌剧《拉仁保和吉门索》的序曲中,这样的创作,既保留了《拉仁保和吉门索》原始的音调旋律,又拓宽了音域,烘托了主题,在背景合唱的衬托下,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歌剧《拉仁保和吉门索》中,张启元完成了80%之上的音乐创作,并先后指挥西宁市歌剧团管弦乐队、青海省民族歌舞团管弦乐队,完成了在互助县的数场演出、省上的文艺调演,以及青海省文化厅在青海剧场举行的专场演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得到了来自文化部以及省市音乐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1983年,张启元受国家文化部和中国歌剧研究会的邀请,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第二届中国歌剧座谈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歌剧词曲作家共同探讨了中国歌剧的创作方向,之后,由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歌剧选曲集》一书中,也收录了歌剧《拉仁保和吉门索》中的两首经典唱段《蓝天上有多少星星在闪光》和《为啥花儿这样芳香》。
  就在歌剧《拉仁保和吉门索》得到人们认可的时候,张启元的论文《简论土族传统歌谣》也创作完成了。这是一篇系统论述土族传统歌谣艺术风格流脉的论文,扎实的田野调查和乐理分析,让这篇论文成为了研究土族民间歌谣的经典之作,不久后,张启元便受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邀请,赴北京宣读了这篇论文,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献给土乡的音乐盛宴
  张启元深知,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必须要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一边扎根民间,努力在浩瀚的民歌海洋中积累必要的创作元素,一边注重学习,铸练扎实的基本功,贯穿了张启元的整个创作生涯。
  青年时代的张启元先后考入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和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深造,在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等音乐理论上取得了很高的建树。通过不断的学习,张启元的音乐感悟和音乐修养不断增强,他的艺术造诣日益精进,他音乐创作的热情日益高涨。
  上世纪90年代,张启元受西宁市文化局和西宁市歌剧团的邀请,创作了大型歌舞剧《彩虹飞落的地方》。
  《彩虹飞落的地方》由《序幕》和《春》《夏》《秋》《冬》及《尾声》组成,这场大型歌舞以歌舞组合的方式,生动传神地反映了土族的风土人情,张启元的艺术才华在这场歌剧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彩虹飞落的地方》在青海省文化旅游艺术节的文艺汇演中荣获了一等奖,而且获得第五届青海省优秀文艺作品奖。
  “源于传统而抛弃传统,这是矛盾的对立统一,音乐艺术的哲学意义亦是如此。”张启元说。
  钢琴组曲《土族风情素描》是张启元献给土乡人民的又一部音乐佳作。这部纯器乐作品探索的是一条运用当代作曲技法和音乐语言表现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面貌的创作道路。在组曲中,张启元运用了现代钢琴创作的思维模式和创作手法,有意打破了传统和声功能序进的逻辑理论,将现代作曲技法和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使得整部作品洋溢出了抒情浪漫、恢弘大气的艺术风格。
  组曲由《晨曦》《古隆寺观经》《安召索啰啰》三首乐曲组成。
  夜空静寂、星光璀璨,山野中,牧人歌声悠扬,小鸟欢快吟唱。《晨曦》以左右手白键与黑键音小二度的并置,以四度叠置和弦为骨干音,充分利用钢琴的独特音域以及音色对比,交叉弹奏的技巧,模拟出了自然界的天籁之音,完美展现出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曼妙场景。《古隆寺观经》则通过四度叠置及其转位和弦与多调性的结合以及音块色彩的运用,展现了宏伟、庄严、金鼓齐鸣、肃穆庄严的神秘的宗教意境。旷野中传来了安召舞的歌声,歌声此起彼伏,欢快悠扬。这是土族人民的狂欢。在《安召索啰啰》中,张启元利用一种类似肖邦马祖卡舞曲节奏与土族音乐相结合的技巧,以回旋曲式的结构布局,赋予了古老的安召舞曲以现代的神韵。
  1987年,钢琴组曲《土族风情素描》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国际钢琴“中国风格”作品比赛,在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20首参赛作曲中名列第16位进入复赛,在国际和国内音乐界产生了较大反响。
  让非遗从乡间走上舞台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张启元萌发了为非遗谱曲的想法。2015年他为西宁市非物質文化遗产《非遗之旅》展演创作的《土族婚礼舞曲》和《花儿圆舞曲》就是在这方面的尝试。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族民间婚礼是在歌舞氛围中进行的,是土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在舞台上用音乐反映土族的婚礼,对于张启元来说是一次严峻考验,张启元认为源于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是艺术创作的唯一出路,因此他调动了音乐创作的所有手段,让这段舞曲中既保留了土族婚礼歌的原始形态,又赋予了民歌鲜活的时代特色,音乐深情饱满,质朴无华。在北京录音时乐队编配老师和演奏家们都夸赞音乐写得好、很棒很美,非常有特点。《花儿圆舞曲》以土族“花儿”中的直令为原型,以交响乐和合唱相结合的方式传神地演绎出了河湟“花儿”的艺术魅力。与《土族婚礼舞曲》一起在西宁市非遗展示演出后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舞蹈音乐《蛙图腾·四片瓦》是张启元受西宁市群众艺术馆邀约创作的曲子。四片瓦是青海大通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舞蹈。如何将民间的四片瓦舞准确而生动地搬上舞台,让更多人领略到非遗的魅力,对于舞蹈编导和曲作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源于生活且要高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为了创作好这个作品,张启元和舞蹈编导深入大通县黄家寨村实地考察拜访四片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体会民间艺人表现青蛙“奔、跳、挪、跑、蹬”的舞蹈动作和四片瓦敲击的节奏声,并试图从中寻找音乐的灵感。四片瓦舞蹈的难点在于背景音乐除了要配合演员的舞蹈动作之外,还要有青蛙的各种叫声和四片瓦清脆的敲击声以及水的音效的配合。
  当第一稿出来后编导对音乐部分非常满意,但美中不足的是青蛙的叫声不够逼真,不满意,演员道白也缺乏力度。为了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张启元在浩若烟海的网络音效库里以及各地朋友、电台的音效资料库里寻找,但仍然找不到合适的素材。为了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张启元选择星明月朗的夜晚到文化公园人工湖畔录制各种青蛙的叫声,终于捕捉到了清晰的蛙鸣。为了表现四片瓦敲击时的清脆声,他特意邀请传承人带着珍藏的鹿腿骨片到录音棚现场录制。功夫不负有心人,当脸部涂了青蛙图腾的演员们在富有青海民间地方音乐的旋律衬托下,配合着逼真的蛙声和鹿腿骨片发出的清脆节奏,惟妙惟肖地模仿青蛙的舞蹈时,观众们不禁发出了啧啧赞叹。
  这个舞蹈不仅获得了青海省群文舞蹈大赛一等奖,同时还登上了2016年青海广播电视台春晚的舞台。
  让“花儿”拥有时代的气息
  《花儿组曲》是张启元为第四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创作的民族器乐与声乐相结合的作品,组曲中融合了白牡丹令、仓啷啷令等多种“花儿”曲令。与我们熟悉的“花儿”旋律不一样的是,《花儿组曲》除保留了河湟“花儿”特有的悠扬、抒情的艺术特色外,还平添了一种明快、活泼的韵味,这样的韵味与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的气氛,有着难以置信的契合,这韵味正是张启元对“花儿”这种艺术形式的创新和发展。
  在《花儿组曲》的配器中,张启元别出心裁地使用了铿锵有力、节奏明快的现代打击乐,打击乐的使用在传统的“花儿”演奏中并不多见,这种近乎“另类”的表现手法,不仅没有削弱“花儿”的感染力,反而扩展了《花儿组曲》的艺术内涵。我问张启元,何以会选择这样的表现手法,他说,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决不能只做古老民歌的抄袭者,他应该赋予民歌与时代高度吻合的艺术魅力。
  为时代留音,是每一个音乐家的梦想,这也是张启元矢志不渝的追求。中国声乐家协会西北地区副主席、青海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张连葵曾这样评价张启元的音乐作品:“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青海再也不是‘青海长云暗雪山’的古战场,更不是‘风吹石头跑’的苍凉之地,青海的壮美风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多彩民风,让张启元把所有的创作情感都倾注到歌唱青海、放歌青海的事业之中。”这或许正是张启元的音乐作品始终都洋溢着昂扬向上的总体基调的原因所在。
  在张启元看来,是音乐的思维注定了作曲家笔下音乐的风格,这一点清晰地反映在了他对“花儿”的改编上。“土族‘花儿’的旋律,由土族情歌发展而来,并吸收了不少藏族民歌的音乐元素,旋律高亢、音域宽广、节奏自由,多用三拍,结束拖长而下滑。”张启元说。在为大型音乐晚会《花儿唱祖国》谱曲的时候,张启元便利用在音乐的变奏和配器上的创新,赋予了“花儿”旋律不同的风格和内涵,让“花儿”拥有了宏大叙事的功能。
  “音乐就是生活的录音机,你有什么样的生活,它就会录下什么样的声音。”张启元说,“音乐给了我一双看待生活的眼睛。”
  在流光溢彩的舞台上或是灯光璀璨的电视演播厅里,曾有一首“花儿”串烧触动了无数观众敏感的神经。这就是张启元2016年为青海广播电视台春晚创作的《花开青海》,在《花开青海》中原生态的青海“花儿”在交响乐与合唱丰富多彩的织体伴奏下完美地得以展现。张启元对“花儿”不同思维的演绎和诠释,让这个节目成了春晚的一大亮點和当年手机微信刷屏率最高的节目。
  音乐中的电影梦想
  对“花儿”的时代诠释,在张启元的艺术创作中并不罕见。
  第一次观看青海本土电影《无手老师》,是在多年前某届西宁FIRST青年电影节上,这是一部以我省残疾教师马复兴为原型创作的电影作品。因为工作原因,我曾与马复兴有过很深的交往,对他的事迹十分熟悉,同时那年由我担任编剧的一部纪录片,也恰好参加了此次FIRST青年电影节的影展,因为这样的机缘,平日很少进影院的我,才有机会坐在大屏幕前,看完了这部由青海电影人独立拍摄完成的影片。田塍交错,黄土无声。当影片以长镜头的方式,将主人公孤独的背影放置于这片熟悉的风景中时,背景音乐骤然响起,这是我所熟悉的“花儿”“咿呀依”曲令。影片中的这段旋律,除了保留了咿呀依令特有的高亢嘹亮的特色外,还多了一丝苍凉和悲怆的味道。这是对马复兴悲惨命运的音乐再现。或许正是因为被这样的音乐所打动,昏暗的电影院刹那间鸦雀无声,邻座的一位女士甚至还发出了轻微的抽泣声。
  后来我才知道,这部影片全剧的曲作者就是张启元,为了营造影片特有的悲凉哀婉的艺术氛围,他不仅将咿呀依令做了多种变奏,以适应影片不同场景的需要,还利用了大量的民族乐器,强调了音乐中浓郁的地域特色。据说,这组电影音乐在北京中影机房完成合成后,在场的人无不为音乐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和一波三折欲述还休的艺术氛围深深打动。
  在谈及这部影片中音乐的创作时,张启元感慨地说,唯美是这部作品追求的旋律线条,震撼是这部作品的整体效果,正能量是影片与音乐结合起来所散发的思想气息。张启元用音乐的形式,完成了对马复兴的致敬。
  创作出土族音乐的经典
  上世纪80年代后叶,张启元调到了省城影视制作部门工作,但他仍将艺术创作的重心,聚焦于有着彩虹之乡美誉的广袤土乡,放在了河湟谷地的山林沟谷。
  那时,张启元曾应约接受了为互助县创作一组歌曲,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这组歌曲必须能传达出土族人民的精神面貌、情感诉求和风土人情,并力争成为土族人民的音乐代言。
  如何将这样的要求,幻化成具体的音符,并将这些音符谱写成打动人心的旋律,是对作曲家功力和艺术修养的考验。
  张启元坚信,就艺术创作而言,任何一种重复,都是一种自杀式的行为,想要创作出撼动人心的作品,只能不断地创新,不停地自我突破。
  此时的张启元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土族民歌的旋律,并诞生了属于自己的创作理念。在张启元看来,音乐不仅仅是对生活情态的简单描摹,还是对河湟百姓诉求和心声的艺术表达。在创作这组歌曲时,这样的意念尤为强烈,他一次又一次地重返互助,在土族乡民火热的生活中,寻找艺术的灵感。
  “高山银峰总有雄鹰翱翔,平川绿野总有鲜花开放,美好生活总有歌声悠扬。”这是张启元应邀创作的土族敬酒歌《古然格吾》中的唱词。张启元在创作《古然格吾》时,以土族婚礼歌曲“阿隆罗”和土族安召舞曲“占昭舞”的旋律为素材,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有度的艺术构思,使得笔下的旋律既合理巧妙地运用了土族民间音乐的元素,保留了鲜明的土族音乐特色,又将现代音乐技法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奏形式以及音乐风格融入其中,产生出了高亢明亮、舒展激越、饱满热情的冲击力。这首歌从2000年创作以来,便得到了青海各族人民的喜爱,尤其是经过著名歌唱家阎维文的演唱后,更是传遍了全国各地,此后不久,阎维文就将这首歌收入他的个人专辑中。
  与阎维文的结识,并邀请他演唱《古然格吾》,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
  张启元十分喜欢阎维文的歌,有一次在北京录音时,张启元得知歌唱家阎维文要来录音棚录制一首新歌,他便产生了让阎维文演唱《古然格吾》的想法,于是他就在录音棚静静地等候阎维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阎维文终于完成了当天的录制工作走出录音棚后,张启元走上前去,恭敬地递上了《古然格吾》的曲谱,并提出了邀请阎维文演唱这首歌的想法,阎维文接过曲谱,小声地哼唱起来……
  或许是被《古然格吾》的旋律所感染,抑或是被张启元的真挚所感动,阎维文爽快地答应了张启元的请求。   这次偶然的际遇,让阎维文与青海结下了不解之缘,阎维文曾数次来青海将这首歌唱响在河湟的土乡大地;唱响在第四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唱响在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青海慰问演出的现场。而这首歌也因为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创作技巧如愿以偿地成为了被土族人民广为传唱的歌曲。
  后来张启元又邀请阎维文演唱了为门源县谱写的歌曲《我的缘啊在门源》。
  谈起这首歌的创作张启元感慨地说:创作这首歌颇有些周折。当初门源县邀请我为门源油菜花节开幕式创作主题歌,并要求音乐既要有回族的风格,还要有藏族、蒙古族的元素,既要反映门源人民的精神风貌,又要衬托恢弘大气、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还要好听又好唱,朗朗上口,这显然是一个创作难点。其次,《我的缘啊在门源》歌词中连续有四个“这门源……”的排比句,对音乐创作来说又是一个难点。如何达到这一要求,我苦苦思索了半月余,仍然找不到切入点。有一天的午后我突然爆发了灵感火花,于是先写出了歌曲的高潮部分“我的缘啊在门源……”,其后整个乐曲如流水般倾泻而出,一挥而就。
  由于当初与阎维文有一段难忘的合作经历,张启元提议由阎维文来演唱这首歌,而阎维文也克服了许多困难千里奔波来门源现场放歌,给门源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后来在美丽的金银滩草原上举办的青海省民族运动会开幕式的现场阎维文又一次放声高歌《我的缘啊在门源》,这首歌成了门源人民难以忘怀的音乐记忆。同时,这首歌在2010年还获青海省第六届文学艺术创作奖,以及第九届中国电视文艺“百家奖”音乐类一等奖,并登上了青海电视台春晚的绚丽舞台。
  “春光在眼波里流彩,丝线在针尖上绕开……”这是土族阿姑临窗刺绣时的美好场景。在创作《刺绣阿姑》时,张启元巧妙地利用了土族“花儿”的音调,并使用了再现性三部曲式结构和表现力丰富的女声合唱,生动刻画出了土族少女俏皮可爱的形象。
  哭嫁是土族沿袭已久的婚俗之一,哭嫁的唱词多以感谢神灵和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主,唱腔委婉动人,同时,土族哭嫁时所唱的“哭嫁歌”也因为表达出了年轻女孩嫁为人妇时紧张的情绪,而拥有了生活的情趣,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乡间咏叹。
  在创作《哭嫁阿姑》这首歌曲时,张启元利用了土族婚礼中“依姐啊依姐”的原始音乐素材,并和土族葬礼中的哭腔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如泣如诉、哀婉缠绵的艺术特色。为了加强《哭嫁阿姑》的感染力,张启元还将民间音乐中常见的二胡加到配器中,从而展现了土族新娘对故乡的留恋之情。这首歌经过著名歌唱家谭晶的演绎后,将土族阿姑重情重义的性情表现得入木三分,成为了最能代表土族民歌艺术的经典。
  安召舞是土族历史悠久,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它是土族人民悲壮历史的体现,它也是土族人民在转战迁徙生息繁衍过程中,为我们留下的最珍贵的文化财富。
  “昭昭因召呀赛赛因赛”是土族跳安召舞时一首代表性的民歌,张启元在创作土族歌曲《安召索啰啰》时,大胆借鉴了“昭昭因召呀赛赛因赛”的原始曲调,并以独唱加四声部混声伴唱的形式对这种曲调做了重新演绎,可以说,这是一首土族音乐旋律与西洋和声技法完美结合的歌曲,曲调悠扬,感情豪放。著名歌唱家李丹阳和马文娥在演唱《安召索啰啰》时充分表现出了土族人民热情豪放的性格特征,更赋予了《安召索啰啰》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2009年,《安召索啰啰》荣获青海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古老藏歌的现代诠释
  聊起自己的创作经验,张启元说,一位好的作曲家,首先应该是一位思想者,没有思想的深度和超前的想象力,就无法创作出好的作品。
  张启元是一位对青海民间音乐有着独特感知和理解的作曲家,他的视野不仅只停留在生于斯、長于斯的土族山乡,他的心中充满了对青海大地的热爱。在张启元创作的作品中,有一首歌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曾获得中国广播新歌创作金奖、96’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银奖、青海省第三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青海省第四届优秀文艺创作奖的《牛背摇篮》。
  这是一首有着浓郁的藏歌特色和深远场景的歌曲,歌曲不仅保留了藏族《摇篮曲》的动人旋律,而且还用多种音效叠加并置的方法,展现了青海高原层次丰富的自然风情,同时,音乐中还蕴含着生动细腻、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样的表现与影像艺术中集合了长镜、微距、宽影等多种表达手段组合创造的立体场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拿张启元的话说,创作这首歌时,他几乎调动了所有能够想到的藏族音乐元素,并将这些元素和来自雪域高原的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旋律,这样的风格,即是对高原厚土的讴歌,也是对雪域人民精神世界唯美多情的赞颂。
  《牛背摇篮》创作于1996年,那时著名音乐人何训田刚刚创作完成脍炙人口的《阿姐鼓》,藏族音乐流行化悄然起步,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牛背摇篮》一诞生,就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对流行元素娴熟的运用把握,引起了中国乐坛的关注,并成为了藏族音乐流行化的早期代表作之一,正如张连葵所说:“这首歌的创作中,有藏族民歌的音乐元素,但又完全是张启元大脑中的意向的旋律,并非民间音乐元素的融合发展,这首歌带有近现代音乐创作的思维意识。”而张启元在2013年赴西藏参加《藏地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说过:“民歌的传承,有一个自生自灭的过程,这并不奇怪,藏族民歌实际上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它也是吸纳别的东西逐渐演变过来的,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太多的东西,藏族音乐应该因势利导,在体现藏族音乐最基本的文化特色的情况下,把它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来。”果然几年后,藏歌流行化成为了当代藏歌创作的趋势,这样的预言,成为了张启元坚实的艺术功底和判断力的体现。   让音乐与青海相约
  这是立冬前的一个艳阳和煦的午后,我和张启元相约在省城一家咖啡厅里小坐,这是我对他的又一次采访,和此前所有的采访一样,那天早晨我家的音响里,始终回荡着张启元创作的歌曲。他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听着他创作的歌曲,我有这样一个强烈的感受,如果在最初的创作中,张启元仅仅是试图用音乐的形式去描摹他留在故乡的生活和情感的经历,那么后来,他音乐中的“故乡”就有了别样的含义,这是一种对土地的深刻思索,跳动在他心中的有关故乡的音符,也就拥有了更为厚重的意义。
  熟悉张启元的人都知道,他儒雅而谦逊,他的骨血中似乎永远都珍藏着这片土地留给他的基因密码。我急不可待地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张启元,张启元却未置可否,他说,就艺术而言,每一个优秀的作曲家,几乎都终生在探寻本民族的音乐语言,他们会从大地的深处汲取营养,并用这样的营养,滋补自己艺术的灵性,这是一种本能。
  听了这席话,我的耳边突然响起了多年前张启元为青海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创作的主题歌《相约青海》:
  多少次我们如约而来,欢乐相聚在青海;多少次我们默默期待,用歌声表达心中的爱;祝福家园美丽常在,祝福明天春暖花开。
  歌曲明朗清澈,百转千回。歌曲开始时曲调委婉动情,这是高原人与春天的约定,随着旋律的渐渐推进,高潮处突然爆发出了青海“花儿”的旋律,在辉煌的演播厅里,在亿万观众的屏幕前,张启元用个性极强的音乐元素定义了青海春晚,赋予了这首歌一种喜庆吉祥的基调。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迄今,张启元先后为省内外五十多台晚会创作了音乐。为了迎合不同晚会的需要,他创作了大量不同风格的舞蹈音乐和歌曲,这样的创作,成为了张启元艺术生涯中不能轻易忽略的组成部分。
  他担任音乐创作和导演的大型电视文艺晚会《花儿唱祖国》荣获建国六十周年文艺晚会最佳作品奖和青海省第六届文学艺术创作奖;他担任编导、撰稿的电视文艺专题片《放歌一曲为青海》《才伦多森林屋的主人》双双获得第九届中国电视文艺“百花奖”三等奖;他参与制作的多节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文艺晚会,在青海人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问他参与这些晚会的感受,张启元说,是爱吧,对土地的爱,对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乡人的爱。张启元无法相信,一个对土地没有感情的人,能写出什么感动人的作品。
  “创作的过程有时很痛苦,别人看我神情恍惚,问我想什么,我说我在苦苦思索,在寻找音乐的灵感,有的时候急得嘴上都起泡,茶饭不思,觉都睡不着,这是一个煎熬的过程,但这个痛苦煎熬的过程不久会幻化为无尽的享受。”回想起自己的创作经历,张启元这样说。
  《花儿红了》是张启元创作的一曲舞蹈音乐。在创作这首乐曲的主题乐段时,张启元采用了土族安召舞中“尖尖玛赛呀幸中布索”的原始素材,在节拍、节奏、调性、配器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展开,使这个主题乐段贯穿全曲,形成了既有统一又有对比的艺术效果。他认为优美流畅且抒情达意的旋律线条就是土族“如歌的行板”。在整首乐曲中他还糅进了土族的其他音乐元素,寓意“花儿红了,姑娘要嫁了……”的缠绵场景。在《花儿红了》中音乐与舞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一群情窦初开、清纯活泼、俏皮可爱的土族少女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这个舞蹈成为了当年青海电视台春晚重要的节目之一,随着电视讯号的播出,这个舞蹈在青海大地以及央视和其他省台的平台上传播,这首乐曲也成了土族舞蹈音乐创作的经典。“在艺术创作中,我不仅仅要向民间学习,而且还要重新开辟和创作出新的音乐思维,并赋予这些音乐元素以时代的魅力。”张启元说。这是张启元成功的秘诀。
  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为五十多台晚会谱曲,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几乎是一件堪称奇迹的事,张启元说,在创作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每一台晚会都是青海的,必须要体现青海的特色,每一首曲子,我绝不克隆自己,我要在创作中完成自我的超越。
  你切不要以為张启元的音乐视野仅仅局限于河湟地区,在他看来,一个成功的音乐家,视野越大,笔下的音乐才会越有穿透人心的力量,这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心怀。
  在为舞蹈《秋水长天》创作音乐时,张启元就将这样的艺术理念,体现在了每一个音符之中。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这是一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古诗。
  有一年青海电视台与浙江湖州电视台联合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剧组要求以上述诗句为主题,创作一支反映青海高原与江南水乡的舞蹈《秋水长天》。
  一边是浩渺无际的青海湖,一边是苍水茫茫的太湖,一边是气势恢宏的大美青海,一面是秀美隽秀的江南水乡,将这两种地域和人文上的差异,实现艺术上的汇合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为了表现导演的艺术创意,有人建议张启元在创作中利用诸如《茉莉花》《太湖美》这样闻名遐迩的江南小调的音乐元素,可是张启元总觉得这样不够味。
  有一天中午,张启元突然想起了多年前在苏州听到的评弹,他想到,这或许就是创作《秋水长天》的突破口,经过无数次的思索推敲,无数次的否定再否定后,张启元终于将苏州评弹的旋律和高原韵律的旋律结合起来,完成了《秋水长天》的创作。
  当来自千里之外的吴侬软语和铿锵有力的高原音律在舞台上响起的时候,台下的观众几乎震惊了,他们没有想到,相隔千里之遥的两种艺术形式,经过张启元的奇思妙想的“联姻”后,居然产生了这样非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民歌给我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元素,还有一种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感受方法。”张启元说。
  用音乐为英雄立传
  《壮烈千秋》是张启元为设立在甘肃古浪的西路红军纪念馆“序”场馆谱写的配乐。多年前张启元曾与作曲家王建忠合作谱写反映西路红军事迹的歌剧《祁连山那无声的雪》,所以张启元对西路军的史实十分了解,但这次主办方要求“序”的音乐仅需2分20秒,多一秒都不行,并在这2分20秒中,既要配合灯光音效,又要将西路红军从进军河西走廊到遭马步芳残杀的悲壮事迹表现出来,实非易事,张启元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他在創作音乐时再次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经过数日的思索,音乐终于跃然纸上。这段音乐由“信念—鏖战—悲怆”三段式组成,具有交响乐奏鸣曲式的思维来结构。“信念”中在一个波莱罗式的固定音型衬托下,《国际歌》变奏的男女哼鸣合唱由远而近,由弱到强逐渐推进,再现了红军艰难地行进在河西走廊,革命的信念不灭,胜利的希望不灭的悲壮一幕;突然音乐有一个急促的转折,这是“鏖战”部分,这是典型的奏鸣曲式展开部的写法,音乐中有马步芳骑兵的急速奔跑,有红军进军的号角,有《国际歌》的变奏,有红军与马队厮杀的场面,几种音乐元素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了战斗惨烈的场面。硝烟散尽,战争结束,红军将士英勇殉难;此刻“悲怆”部分音乐发出了强烈的怒吼,这是一个由甘肃洮南民歌谱写的合唱,是对英烈们的悼念,是对残暴马匪的控诉,是西路红军将士的呐喊。据说当这段音乐在纪念馆大厅里回响起来的时候,很多前来参观的国防大学教授和老将军们都激动万分,热泪盈眶。张启元完成了对西路红军英烈们的礼赞和告慰!
  让青海民歌与世界握手
  青海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各自不同,又互相影响,彼此交织的历史渊源和人文流脉,赋予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对于张启元来说,这就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温床。在长期的音乐创作中,张启元深刻地意识到,河湟地区的民间音乐,是人们了解这块土地的一扇窗口。
  2006年,应青海省委宣传部外宣办的邀请,张启元为应邀来青海拍摄的美国好莱坞导演克里斯蒂·里比编导的《马可波罗·世界屋脊》电视片配乐。这是一部反映青海人文历史和自然风情的人文艺术片,片中不仅展现了青海山川地貌的壮美旖旎,而且还体现了汉、藏、回、撒拉等民族各自不同的民族风情。克里斯蒂·里比,这位后来以纪录片《钓鱼岛真相》饮誉全球的导演,对青海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要求《马可波罗·世界屋脊》的音乐一定要体现出青海的地域特色,一定要体现出青海多民族聚居的特色,一定要有高原的味道。
  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张启元始终和克里斯蒂·里比在一起,他们不停地交流着对青海原生态音乐不同的理解,张启元要用最朴素的民间音乐,向世界致敬。
  “在《马可波罗·世界屋脊》的音乐创作中,我融合了青海多民族的音乐特色,并使用了最现代的表达手段,使得这部纪录片的配乐,显得元素丰富,有着很强烈的地域民族特色。”张启元说。
  当音乐与电视画面合成后,克里斯蒂·里比竖起了大拇指说:“你的音乐很成功,很好!”而且还激动地给张启元送上了一个深深的拥抱,并说“与你合作很愉快”。
  也正是因为画面和音乐的完美结合,《马可波罗·世界屋脊》这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纪录片,不仅在美国多家电视台播放,而且还获得了美国电视“紫铜像奖”,发行的DVD碟片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热卖。青海带着属于自己的音乐旋律,走向了世界。
  做一个音乐王国的行者
  屈指算来,张启元在音乐的海洋中已经畅游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来,他创作的《刺绣阿姑》《安召索啰啰》《古然格吾》《牛背摇篮》等歌曲,不仅成为了青海各族群众耳熟能详的歌曲,而且还获得了各种奖项。
  这是一部辉煌的艺术简历。
  1984年,大型歌剧《拉仁保和吉门索》获得青海省政府颁发的优秀文艺作品奖;1999年,歌曲《我们爱家园,爱民族,更爱母亲》获得青海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2009年,《我的缘啊在门源》获得第九届中国电视文艺“百家奖”音乐类一等奖、2010年获青海省第六届文学艺术创作奖。多年来,张启元与阎维文、谭晶、王宏伟、李丹阳、马文娥等著名歌手合作,拍摄的多部MV在中央电视台和多家地方电视台播出后,有力地宣传了青海。与此同时,张启元还在省内外报刊发表了《简论传统民歌》《彩虹飞落的地方音乐创作谈》等十余篇论文,对个人的创作经验和河湟地区的音乐特色做出了总结,提出了属于自己的见解。这虽然不是张启元艺术成就的全部,可是从中我们依约能看到一位卓越艺术家的才情和贡献。
  艺术的成就引来了关注的目光。2012年,张启元受到文化部的邀请,前往北京担任“群星奖”的评委,成为了当年参与这样国内重大艺术赛事的唯一的青海评委。
  如今身为青海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的张启元依旧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奔波不息。“音乐创作是一个从必然王国转向自由王国的过程,我就是一个乐此不疲的行者。”张启元说。
  作者简介:李皓,西海都市报专刊部主任,作品散见于各报刊。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提高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效果,减少因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造成的运动损伤,为最终能够尽快进入学习训练状态、提高技术水平以及为尽快恢复体能做准备。本文以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2017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对山東中医药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山东中医药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
期刊
摘要:全面着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未来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和需要。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有为时代担当和为学生负责的热血和豪迈,在最平凡的岗位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本文从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出发,从“调整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转变教学观念”“借用现代媒体”和“强化实践操作”五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探究,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一定是借鉴价值。  关键词: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途径;思
期刊
摘要:历史是一门非常具有魅力的学科,它囊括了人生哲理、自我反思,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然而,目前在初中学校里,由于受到了功利思想的影响,过度地追求升学率,而忽略了真正的素质教育,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丧失了自主精神,这种做法根本不符合现代人才教育的标准。本文将以生本教育模式为例,探讨初中历史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生本教育;初中历史;对策探讨  引言:  新时代需要
期刊
摘要: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教育领域,教师们积极钻研着现代化教学方式,致力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体验。对于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每一门学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帮助高中生提升他们的学科成绩,教师就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寻找出最适合学生们进行学习的教学策略。对于英语学科来说,将微课资源融入教学进行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帮助其
期刊
摘要:在九年级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需要创新英语课堂、完善教育方法,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有效性。在改革的過程中,九年级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提出解决策略成为英语教师刻不容缓的工作内容。英语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老师找出课堂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文章对九年级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探究解决策略。  关键词:九年级英语;存在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命个体,有思想有情感,不是机械性输入性学习,作为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学模式不断与时俱进,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更变,不断寻求创新。职业学校的学生因学生的特殊性,学习积极性不高,更需要倾注更多的心血,不断钻研更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职校;核心素养;有效;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越发成为了各科教师教学的共同追求,也是每一位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关键。尤其对于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而言,教师需要从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入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让学生在兴趣的促使下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以此来成功构建高效的课堂模式。本文就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进而展开深刻探讨,在一系列先进方法的提出下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与国家的飞速发展,听障儿童教育逐渐成为当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与普通儿童相比来说,听障学生的教育跟具有难度和挑战性,要想让学生获得相同的教育机会,就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形成立体式结构共同努力。  关键词:融合教育;听障儿童;康复机构  在当代社会中,教育全民化与多元化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共识,融合教育也逐步进入大众的视野当中,其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逐步减少社会隔离现象的持续发生,让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诚信教育是“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急需面对和思考的课题。高校缺乏健全的诚信教育体系,社会诚信意识导向不足,学生诚信意识缺失,使得当前高校学生失信现象频发。要通过加强高校诚信体系建设,健全高校学生诚信反馈机制,提升高校学生自身诚信意识等多方面来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  关键词:高校;诚信教育;三全育人  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层单位,更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领导人物,承担着引导学生思想健康发展、促进“家校合作”顺畅进行、协调科任老师关系等重要工作。尤其是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班主任和孩子们无法面对面交流,这对班主任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更需要我们用心用爱去灌溉、给学生源源不断的能量,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疫情、持之以恒地对待学习。  关键词:中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以生为本  2020年春天是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