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做了明确要求:数学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开展数学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們的自主探究意识,促进开发创新能力,有效地调动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创设情境?本文从三个方面做了尝试。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设 情境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中做了明确要求:数学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开展数学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促进开发创新能力,有效地调动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
  新形式的教育,舍弃单纯教师传授的形式,提倡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再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在思维组织和逻辑推理过程中获得新知。因此,情境组织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情境教学,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指向性的现实情境,把基础知识融于情境中,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启迪。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优质的情境?
  一、质疑情境导入,激发自主探究意识。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质疑情境,是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常用的一座“桥梁”,把学生思维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知识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生在上课时,老师的质疑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从质疑角度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如:《船有触礁的危险吗》,我先在班中提问哪些同学愿意当海军,学生们的思想很快被调动起来。我接着说到:现在选择一名船长,这位船长应该不要象泰坦尼克号的船长一样,要有很强的预见意识,看哪位海员合格?接着进入正题:现在利用所学知识,看在一片有暗礁的海域,是否能让货轮安全度过?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进入了教学环境中,从而感受了三角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表面上看,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真正的问题是由学生自己发现并自己解决。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二、生活情境写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满数学 ,可以利用生活实际反馈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如:讲七年级的《有序实数对》时,我拿出来一些火车票和电影票。让学生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回答,是否可以随意坐,为什么不可以?随意坐的麻烦有哪些?如何能准确的找到我的座位?有没有可能这个座位上有人?这一连串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回答得积极性。让学生在头脑中搜索到了许多和这一节内容有关的生活实际,正是这些亲身生活,给学生们的学习进行了定位,使复杂的位置问题变的简单而且一目了然。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探求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认识的同类现象进行分类、总结,拓宽考察范围。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身边的事情,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问题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二次函数y=ax2+bx+c》,为了便于引导,我先提到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构思对比,自己组织二次函数的定义,并想想注意事项,继而联系一次函数,设计生活的这类现象,感受它可能有什么样的性质。然后引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二次函数什么时候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再由一元二次方程得求根公式来强化a,b,c的重要性。这样就系住了学生们的思维,引导了开发的方向,便于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获得。
  在教学中如果能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是很乐于接受的,学习起来就轻松、愉快,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现在使用的教科书上的一些习题,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日常生活情境,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很难激起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的意识。教师更应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级性。
其他文献
通过医学计量重要性的阐述,指出了医院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处于课堂的双向互动之中,师生是平等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只有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尊重老师,使学生由喜欢思品老师而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中,老师起主导调节的作用。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个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  一、什么样
【摘要】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是每一个英语教师关心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为了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生在英语阅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英语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一、当前高中生在英语阅读学习存在的问题  1阅读动机单一,趋于功利化  中国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很直接很明确,功利性强,
【摘要】提高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主要是要在教学目标上把握“度”,在教学内容上突破“难”,在教学过程上体现“人”,在教学方法上讲究“活”。  【关键词】高校 体育 课堂教学 实效  体育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探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无论是对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改革,还是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教学目标上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异常迅速.现代化信息技术已在医院管理、临床、教学等各方面的得到广泛应用。医院作为提供医院服务的机构.同时又承担着相当的科学研究,教学任务,与社会生活的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成功地实施问题教学,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不仅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还需要学校营造民主、自由的氛围。从问题教学的实施上来看,合理、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以及处理学生的回答,是成功实施问题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法 初中历史 教学改革  初中历史课程的问题教学是以解决课本中出现的问题为重点、主要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前提、以最终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以及教材容量大、教学任务重、课时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历史学科备受忽视,人们普遍认为历史学科没多大用处,尤其是始于2001年的中考制度的不断改革,使历史学科在升学考试中的有效分值一降再降,导致历史学科成为名副其实的“豆芽学科”。学生也由此对它的重视程度大打折扣;加之,历史知识的线索纷繁复杂、内容枯燥乏味,学生掌握较为困难,这往往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障碍,导致学生不喜欢历史课,
目的:通过托马斯矫形器的坐骨平台对坐骨结节的支撑,减少或减免下肢股骨头部位的承重,增加患肢患处血供,代偿下肢功能,促使患肢尽快康复。方法:26例股骨头、干、颈骨折术后6个月内
文章介绍了东芝TCT-300EZ CT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着重分析了东芝TCT-300EZ CT图像出现环形伪影的故障原因及其故障排除,供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颈部解剖关系复杂,重要组织多,手术要求高。我院自2003年10月-2006年2月共施行经皮颈椎间盘穿刺手术16例,认真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术前准备包括心理护理,床上肢体功能锻炼,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