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T模式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现状与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nd_5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JITT(Just-in-Time Teaching,适时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本文先对JITT教学模式进行整理,概述了其研究现状,并重点探讨了JITT在程序设计类课程应用中主要研究内容、目标、方法和实施方案,并分析其特点与不足,为JITT在各类教学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适时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改革;JITT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2-0069-04
  一、引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在学习中仅仅起指导作用。信息化时代下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上升为如何高效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诸多教师将“人的灌输”转换为“电的灌输”,即把教学内容转移到计算机上,通过放映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种模式侧重于教师知识的传授,使教学活动平淡、枯燥,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大大的削减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个教学模式曲解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真实理念,认为把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当成是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有教师综合学生学情、课堂内容等因素,在课堂上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大部分重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结合,却极少考虑如何更有效地结合问题。
  而JITT(Just-in-Time Teaching,适时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课后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设计难题探究,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在课前学生认真预习课本的内容、查询相关资料并完成学习作业,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课堂教学的形式主要以小组讨论为主,小组以指定的主题进行讨论,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JITT的教学方式符合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外有效结合的理念,具有一定的意义[1-3]。为此,本文将对JITT教学模式进行整理,概述其研究现状,并重点探讨JITT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实施方案,并分析其特点与不足,为JITT在各类教学中提供参考。
  二、JITT研究现状
  美国航空学院和美国普渡大学的4位教师撰写专著《Just-in-Time Teaching : Blending Active Learning with Web Technology》(适时教学:主动学习与Web技术的集合)为JITT的兴起起重要作用。JITT是为更好地解决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教学问题而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把网络信息技术与资源共享等新兴技术的优点融入教育教学体系中。
  近多年来,来自世界各国近300多名学者,在高中、中专、大学等机构的近25个学科采用了JITT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其中,尤其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學改革中突显优势。美国杜克大学的Tammy Bailey教授在“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中运用JITT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发现,要求学生举手或者主动回答问题不如对全体学生理解力的测量来的更加可靠和迅速,并且发现学生容易记住自己喜欢的任务和活动相关的理念,这一发现是采取了质的研究方法进行评价的。通过将PI和JITT结合起来,不仅加强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联系,鼓励协作学习,同时也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及时提供反馈,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学生的分析逻辑思路。
  国内对于JITT教学模式研究相对较晚,也有许多学者对JITT在各学科领域进行了研究[4,5],从多方面表现出其对我国本专科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马萌[6]将传统本科教学与JITT教学模式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了JITT教学模式对本科教学的启发;刘粤湘[7]探讨了JITT对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示范作用。陈继超[8]提出在运用JITT模式前提下,将思维导图与web quest相结合,在JITT教学模式的“授课-探究”的适时教学的良好互动下,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都在不断的提高。同时,国内许多研究者在JITT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也有突出贡献[9-15]。
  三、JITT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主要研究内容
  JITT教学模式应用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主要研究内容分为构建 “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平台”、“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和“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三大部分。
  1.建立基于JITT模式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平台
  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平台主要模块包括:网络教学资源、网络课程、预习问题和讨论区等模块。其中,网络教学资源模块主要包括最新公告、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相关资源;网络课程模块包括相关课程介绍、授课大纲、课堂内外的作业和习题、师资队伍、相应的实验教学等;预习问题模块主要包括课堂预习问题和信息反馈,是学生预习教师课前提供的课程预习内容;讨论区提供师生在线交流和互动的网络平台。
  教师通过平台发布课程相关信息,同时发布每堂课的预习内容。学生利用课程教学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手机等各种移动终端及时了解课程最新消息和最新动态,随时与他人建立联系并探讨同样感兴趣和有所困惑的问题,互帮互助有利于减少学生的学习盲区。
  2.构建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想要建立一个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就要达到以下两点:①学生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完成之后将预习信息详细地反馈给教师;②教师及时接收这些信息,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相应的调整。网络教学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及时开展师生交互的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是JITT教学一直秉承的主旨。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就“教学”二字来说,教的执行者是教师,学的行动者是学生,所以说在课堂上他们是主动的接受者。学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预习任务情况以及反馈信息的详尽与教学的实施是息息相关的。教师结合反馈信息和自己制定的教学内容将学生在预习中的一些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以小组的形式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以讨论为主是课堂教学实施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对于相同或不同主题,各个小组之间开展讨论与辩论,其中包括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甚至是全班性的讨论都是可以存在的。在这些激烈的讨论与辩论过程中,通常会穿插一些角色扮演、操练与练习、甚至是演示或实验等活动;开展这些讨论与辩论以及穿插其他一些活动,既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学习,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见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甚至创造性,加深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深入理解与掌握。   在经历课堂教学后,JITT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开展综合难题方面的探究,在网络上将学生难以处理的一些较困难、复杂的问题作为专题进行探究。既然是针对难题的探究,那么它们就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并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才能达到让学生形成更科学、更清晰的思维逻辑,促进高级、复杂认知能力发展的效果。
  3.构建JITT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是以教学目标为前提,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整个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科学衡量后给予公正的判断。在JITT教学模式中,教学评价主要内容是对教师、学生以及课程内容的评价。JITT教学过程贯穿课前、课堂以及课后,因此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评价、课堂上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以及课后难题探究评价都将作为评价的参考。
  四、JITT研究目标分析
  1.提高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以提高学习效率
  JITT教学模式提倡课前给学生上传预习材料,提供给学生预习的方向,提高预习效率,完成预习任务后并提交反馈信息,长此以往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堂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每位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与同学之间互动探讨辩解,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JITT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给了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机会。对于课后难题的探究,不仅能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态度,而且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以及实践动手能力。这些过程的实施,都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自觉加入到学习的队伍,自觉地吸收获取知识。
  2.实现显著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教师运用JITT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一旦他们提高了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那么传统的枯燥无趣的课堂教学的消逝就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而充满活力的现代课堂就会诞生,原先让学生压抑的课堂教学变得轻松、充满生机。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学习,学习效果自然而然会显著提高。
  3.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优化
  JITT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要合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预习和课后探讨,要求教师充分备课,准备好学习预习内容,整理学生预习反馈并对课堂内容进行调整。在课堂中,学生和教师都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效率都能达到最优化。
  五、JITT主要实施方案
  着力于“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是JITT教学模式的重心。“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通过教师上传并发布预习内容;学生认真做好预习工作并及时反馈给老师预习的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做适应性调整,以及重新制定对于课后的知识难题拓展和探究方案。“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主要针对教学内容,师生通过讨论,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评价体系”主要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衡量教学改革效果[16]。JITT教学模式按实施时间又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主要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六、总结与分析
  1.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JITT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起点水平差异大。由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以及学习兴趣的差异,同时,编写程序涉及到理科基础、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导致同一个班的学生起点水平差异大。
  (2)课程难教、难学。困扰师生的突出问题是程序设计类的课程。编程需要学生具备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理论性以及广泛的知识面,但从古至今大多数的学生一旦面对较难的问题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并退缩。
  (3)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现今仍有许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不被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例如:“填鸭式”教学方法就是其中一种,这一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扩展,忽视了对学生的主动性的培养,使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厌烦,适得其反,就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便难以完成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针对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急需一个既符合该学科特点,又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
  2.优势比较分析
  ①JITT模式在高校的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教学效果良好,对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技能等方面有明显作用。总结该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为其他课程更好地利用JITT模式进行教学提供了经验与启发,为JITT模式在国内推广及应用提供借鉴。
  ②JITT教学模式是以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去改变原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教学模式,它不仅促进了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同时也为教学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提高教学质量。
  ③JITT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志芳. 淺谈JiTT教学模式在MAYA三维动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现代化, 2016, (28): 192-194.
  [2]欧阳泓杰. 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陈国松. 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 2012.
  [4]HAMMOUDA, M. Practical teaching of behavioral sciences to medical students[J]. European Psychiatry, 2016:
  [5]汤俊, 庞帅. 基于翻转课堂与JiTT模式的计算机技能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 (23): 80-83.
  [6]马萌, 何克抗. JiTT——Blending Learning理念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8, (21): 81-84.   [7]劉粤湘,夏玉秀,杨德凤.及时教学法:一种现代教学方式及高校教学改革示范[J].中国地质教育, 2006, (03): 109-112.
  [8]陈继超, 牟占生, 封娜娜. 基于JITT模式的“思维导图-WebQuest”教学模型[J]. 计算机教育, 2011, (14): 71-75.
  [9]王娜. 基于JiTT模式的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教学实践与反思[J]. 教育现代化, 2016, (24): 144-148.
  [10]郑冰, 宁鹏飞. 基于Moodle平台应用JiTT模式的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5, (02): 99-102.
  [11]孙爱东. 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3 4”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 高校教育管理, 2015, (06): 41-45.
  [12]王冰洁, 陈玲, 汪晓凤. 基于微视频的JiTT教学实践研究——以学习元平台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 2013, (07): 24-29.
  [13]WANG, XIANMING. Research on Innovating English Practical Teaching Approach to Enhance the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J]. Higher Education of Social Science, 2013, (2):
  [14]侯爽. 基于JiTT和Blending Learning理念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 计算机教育, 2012, (14): 78-80.
  [15]JUNFENG, LI, FANHUA, MENG. The Impact of UCP600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Trade Major and the Countermeasure to Cope With I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IJEME), 2012, (6):
  [16]ARLITT, RYAN, GRANTHAM, KATIE. A Hybrid Problem-Based and Just-in-Time Inductive Teaching Method for Failure Analysis Instru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2, 28(3): 642-650.(郭桂真)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介绍了新疆自治区级通用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实践,主要从实验室环境建设、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及中心建设成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实践证明,中心在促进实验建设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通用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4-0009-04  通用技术是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
摘 要:针对解放军理工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际,提出了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方案。重组了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了集教、学、训、考、赛“五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支撑平台,改革了融“学训用”于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学组训方式,探索了基于SPOC的在线与课堂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创新了突出实践能力评价的多元考核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该改革方案可为其它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 
摘 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的根本思路是建以致用,最终落脚点在应用。作者在调研Z省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时发现,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实践中存在着学校规章制度缺位、课程质量评定不规范、教学模式单一、学习过程中教师空场、学分认定办法简单粗糙等问题,这些问题倒逼高校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应把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脉搏,明晰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实践理路,从制度保障、课程选择、教学模式设计、学分认定等向
摘 要:人的素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维素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角,更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因多媒体课件,为无声的数学思想搭建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的理解落实了支点,为数与形建立了联系,成为不可替代又必不可少的现代化教学工具。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多媒体课件;现代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0)04
摘 要:伴随“互联网 ”概念的日趋成熟,翻转课堂、MOOC、SPOC等线上线下教学模式逐步改变着传统的课堂范式,旨在最大范围糅合丰富的教育资源、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积极性。文章以《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为例,针对课程开展存在的掣肘之处,从线上线下教学新模式出发提出可行之策。  关键词:互联网 ;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18-0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编程教育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的研究热点。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编程教育方面起步较晚,缺乏实践经验,还未形成本国的发展模式。文章梳理了编程教育的内涵与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外中小学编程教育发展的特点与经验,并针对我国中小学编程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在我国中小学开展编程教育的路径,为推动我国中小学编程教育有序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编程教育;计算思维;发展模式;路径思考 
摘 要:在“互联网 ”背景下,以“翻转课堂”理念为指导,文章从教学情况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评价反思六个方面介绍了以PowerPoint 2010动画设置为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实例。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分层任务的设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分层任务;动画设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
执笔人: 高红    2008年8月15日,由《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承办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编委会年会在银川市举行。《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刘学民主持了会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罗方述、宁夏教育厅副厅长王尧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来自全国各省市教育厅信息中心及电化教育馆负责人,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山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等编委成员共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10月27日,爱普生公司以“纵横·赢的力量”为主题举行了本年度最为盛大的一次投影机全线产品发布会,十三款覆盖工程、商务、教育、家用四大产品线的全线新品及解决方案震撼亮相。全线出击且以高端工程机为侧重的市场布局不仅彰显出爱普生作为市场领导者的豪迈气魄,也生动地体现了其大手笔布局中国市场的决心和智慧。  夯实教育基础,细节决定成败  现阶段,“班班通”工程所在的普教市场和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职教市场
摘 要:本文针对高等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专业课程“Visual C 程序设计”建设为示范,系列教学课件、教学练习与考试软件系统研制为突破口,进而延伸与推动配套教材(辅)建设,构建教学生态环境,使信息技术应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包;教学生态环境;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