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巧读四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9471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文阅读与理解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考必备的题型之一。为了提高初中学段学生的记叙文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抓住记叙文的情感变化、思维多重、旨意隐藏及生活关联等特点,探寻有效的阅读策略。
  [关键词]记叙文;阅读理解;情感;思维;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2501
  记叙文作为文章的一种体裁,常常伴随着情感的复杂变化,多重思维的呈现,文章旨意的隐藏,生活参与的理解等。面对如此内涵丰富的记叙文阅读,学生常常表现出一些困难。根据学生的情况与文章的特点,探寻合理的阅读技巧,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以下四种方法,可供参考。
  一、关注情感发展的规律
  记叙文往往与人物及其情感紧密相连,文中各种人物的内心情感常常表现出波澜起伏、冲击交汇的变化,形成“内心阻滞—矛盾冲击—思想突破—明畅发扬”的运动轨迹,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比如记叙性散文《上品生活不着痕迹》,主要是写人记事的一篇文章,它继承了记叙文人物情感发展变化的特点,自然离不开起伏不定的情感冲击,如果我们围绕文章情感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就容易把握文章中“我”与父亲情感的运动发展规律。首先是“我”对父亲的许多做法与观点不理解,认为父亲的生活是不求上进的,觉得他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然而,经历了许多事情后,“我”的观点发生了变化,不仅理解了父亲,还进一步认为父亲的生活才是一种美丽的生活。“我”对父亲的不理解实际上就是内心的阻滞,理解就是一种矛盾冲击,而最后认同了父亲则深深体现了“我”内心的明畅。对于情感类记叙性文章的阅读,都可以参考本文的规律开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情感表现的着力点,并围绕情感的变化规律,做进一步梳理与分析,学生就自然而然获得了阅读类似文章的技巧了。
  二、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
  许多记叙文的结果呈现于文章的情境中,如果把这些结果当作结果性条件,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些条件顺藤摸瓜,寻找到文章旨意的根源。一般能表现结果的语言文字要么在整篇文章的结尾,要么就在段落的结尾,只要根据这些结果性的文句逆向阅读,就能完成推断与总结。
  比如《孔乙己》一文,有好几处写到众人对孔乙己的哄笑,其中有两处重点写到众人集体性的哄笑,这两处就分布于两个段落的结尾。哄笑只是一种现象,通过兩处哄笑揭露了以咸丰酒店为背景的社会环境。教师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很可能无法透过这个现象看到本质,只能停留在阅读而无理解中。此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结论以上的句段,在正确把握问题语境的前提下,深层次地挖掘哄笑背后的原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表象中发散思维,全方位解析孔乙己以及现场相关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哄笑的深层背景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串联前后文意的信息
  对于记叙文,归纳文本的主旨往往是我们要做的,也即寻找文章的中心意旨,可采用“前后串联”的方法进行阅读。也就是说,在阅读时,既要从文章的某个段落向前阅读,又要从该段落往后阅读,然后把前后段落串联起来进行通读,当文本的意思在阅读中得到畅通后,再寻找文本的要点进行精读、细读,直至文本提炼规整。
  以人教版九年级《孤独之旅》为例,该文配有一道习题,要求学生结合文章中主人公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心理活动描写,说一说“孤独之旅”的含义。学生往往从标题着手分析其含义,但是这样的分析未免浅层化,文本所隐藏的深层含义被忽略了,因而不能得到有效的回答。此时,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把文章分成两部分,先阅读前一部分,从这部分描述性的文字中发现 “孤独之旅”实际上就是主人公年少时与父亲一起放鸭子的旅程;而往后阅读又发现,文章结尾的总结揭示了主人公经历了“孤独之旅”的洗礼之后,成熟和坚强却成为他的另一段人生之旅。通过这种上下文的分读和串联,学生便会豁然开朗,明白了主人公“孤独之旅”的真切含义。前后串联的阅读使学生理清了文本的脉络,清晰了文章的构架,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深意的透彻理解。
  四、联系生活实际的感悟
  记叙文以记人记事为主,本身就与生活事件相关联,把学生的阅读联系于生活,可以很好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文本。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去观察生活、审视生活、发现生活,从而在阅读中感悟生活,在感悟生活中习得语文知识。
  比如,在《谈生命》一课中,有许多富有哲理的语句脍炙人口,如:“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生活实际的体验与对生命的理解,仔细品味这些关于生命内涵的句子,从而把学生的生活感悟与文本结合起来。这样的阅读要求学生对文本内容要有全局性把握,在解读文本时要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契合起来,不能仅局限于为阅读而阅读。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把相关的优美语句放入文中阅读,不能脱离文本的整体情境。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激活自己强烈的生活意识,把这些句子放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感悟与诠释语句,最终实现文本、学生、作者的互动与对话,这是联系生活实际开展阅读的关键。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作者从生物生殖进化、个体发育等三个层面破解"蛋鸡悖论"之谜,揭示了先有鸡后有蛋的生物生殖进化过程本质。
从1991年开始,李旭东先后赴英、美作访问研究.参与了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的研究项目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的研究项目等。
中医药在治病的功能和效力,特别是对癌症、肝硬化、乙型肝炎、戒毒、肺原性心脏病、哮喘、风湿性心脏病、外伤性脑出血后遗症、戒毒、艾滋病和植物人等严重病症的治疗远远超过
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s)的作用是使超级螺旋松驰。所谓超级螺旋是DNA中张力积聚的一种形式。拓扑异构酶抑制成分是重要抗肿瘤药物,被认为通过稳定拓扑异构酶与DNA之间所形成
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气候学家。1958年10月16日生于上海。历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兼国家海洋预报总台台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
不曾想过第一次见到吴老会是在手术室观察问。事后我告诉很多朋友,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震撼。惨白的无影灯,嘀嘀作响的仪器.静穆的环境.忙碌的医护人员……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
“大学教育要挑战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在研究生阶段.更不该固守旧的知识范畴.而要提倡拓展思维.学会用审视和发展的眼观来看待迄今的科技成果。为了在专业课程学习和紧张外语
不久前.人们还认为北半球冰川化开始于距今1100万年至500万年前.但这一观点受到与其相矛盾的证据的挑战.其中包括关于4160万年前超过南极洲存储容量的全球冰川体积的估计数字。E
[摘要]素质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提倡终身学习,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数学阅读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阅读教学;高中数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5-0022-02  数学阅读教学一般指学生
2004年秋季.北京的一次奇石展览上,一块长着白发的奇石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块与普通卵石并没有不一样的生发石,高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一端长有约上千根“白发”,社会各界皆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