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鸟:不羁的漂泊者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onk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平鸟为鸟纲太平鸟科的鸟类。体长18厘米,翼展35厘米左右,体重40到64克,寿命13年。属小型鸣禽,全身基本上呈葡萄灰褐色,头部色深呈栗褐色,头顶有一细长呈簇状的羽冠,一条黑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到后枕,位于羽冠两侧,在栗褐色的头部极为醒目。
  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一种鸟类被人们叫做漂泊者,它们是一群自由不羁的精灵,迁徙到新疆的时间和路线没有规律可循,似乎是由着性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像多数鸟类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和路线。
  然而这群不羁的漂泊者却有一位执著的追踪者,3年前张耀东教授曾在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境内观测到了它们的踪迹,但从此之后的几年中,这群诡异的鸟儿却再也没出现。难道它们永久地离开了新疆?
  探寻漂泊者的踪迹
  为了再次追踪那一群个性十足的漂泊者,我们前往3年前发现它们的地点,不过张耀东教授对结果依然没有把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位于天山北部,距离首府乌鲁木齐市大约500公里,地势自东向西倾斜,地貌可分为山区、丘陵、盆地、戈壁、河谷、沙漠六大类,这里是著名的卡拉麦里荒原的边缘区域,气候干旱,多风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58毫米,大部分区域只能生长低矮耐旱的草本植物。
  在张教授的引领下,我们一路向北挺进,平坦的戈壁荒原早已被厚厚的积雪掩盖,大陆性寒温带气候使得富蕴县境内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全年气温低于零下20℃的寒冷日达90天之多,冬季的最低气温曾经达到零下51℃,是全国高寒地区之一。在路边停留了20分钟后,就感觉到手脚被冻得僵硬,上下牙齿不受控制地打架。面对现实中诸多的不利因素,一个个疑问不停地盘旋于脑海之中,那些不羁的漂泊者会再次出现吗?难道我们无缘得见?
  横穿卡拉麦里荒原后,几排高大整齐的防护林带非常显眼,那里就是张教授在3年前发现那群漂泊者的地点。通过近些年的观察发现,冬季迁徙到我国新疆地区的鸟类为了得到更多食物而大多选择靠近人类居住区附近越冬,这样不仅可以比较容易获得食物,而且可以很容易找到避风保暖的窝巢,然而,富蕴县周围的平原地带,风力大温度低,这些鸟类的漂泊者怎么会选择在寒冷的人工林带中栖息呢?此时,对于这个疑问,张教授还来不及给我们详细解释,他忙着提醒大伙儿尽量缓慢移动,以免惊动了鸟儿,落得一场空。同时,张教授又要求大家仔细观察树上是否有一种体形胖嘟嘟的浅褐色鸟儿,如果它们头顶还有一个尖尖的羽冠,俗称“一撮毛”,那很有可能就是我们本次要寻找的漂泊者。
  然而在雪花的笼罩下,我们仅仅依稀分辨出有几只麻雀外,其他一无所获。张教授在对周围地形地貌及植被情况做出分析后认为在气温很低的野外,鸟类为了保存热量而减少活动,它们很可能等到天空放晴时,才会出来觅食。
  第二天,雪停了,天气晴朗,依旧寒冷。我们再次来到防护林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期盼着漂泊者们的到来。闲暇时,张教授带我们来到树下仔细观察,原来这些都是新疆常见沙枣树,沙枣树是新疆地区特有的防风固沙树种,它们是少数能在荒原上成活的乔木,为我国西北的荒漠地区的防风固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沙枣树是生命力极强的物种,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低于150毫米的荒漠和半荒漠区域,具备抗旱,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的古老树种,曾经在我国新疆地区的绿洲边缘区域都有野生林和人工种植林。由于外观不起眼等因素影响下,近年来在人类聚集区周围几乎见不到沙枣树林了。沙枣5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沙枣的果实营养丰富,含糖量和含水量都比较高,鸟类非常喜欢采食,成熟的果实或是坠落在地上,或是挂在树梢,为冬季迁徙的鸟类提供了能量来源。
  据张教授介绍,我们所在的区域分布着数百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场,仅仅只有这两条沙枣林带,而且这里距离县城28公里,周围几乎没有人类居住。因此,这一片少有干扰的区域成为了鸟儿觅食和栖息的好地方。不过我们不免疑惑,枝头的沙枣果实每年都会有,为什么前些年却没有大群的漂泊者们前来采食呢?
  大家都在望着天空,不放过任何一只飞鸟,没多久,不知从哪里飞来几只圆滚滚的鸟儿落在沙枣树上,它们头部那一簇尖尖的冠状羽毛非常醒目,张教授很快就认出这些阔别已久的老朋友,我们期盼已久的漂泊者,人们把它们叫做太平鸟。
  漂泊者——太平鸟
  太平鸟属雀形目太平鸟科,全球有3属8种,我国有1属2种,即太平鸟和小太平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体长大多在20厘米左右,平均体重约50克,寿命约为13年。
  仔细观察太平鸟的特征,虽然它们的整体颜色为灰褐色,但全身上下却点缀着白色、红色和黄色等鲜艳的色彩。在它的头部,一条黑色贯眼纹从嘴的基部经过眼部一直延续到后枕,位于羽冠两侧,像是画了一道英挺的眉,配上它漂亮的凤头更显出它的英姿飒爽;而在它的双翅末端,有着白色、黄色、红色和黑色四色均匀搭配组合而成的翅羽,尾尖还附着宽约1厘米的黄色尾羽,极为醒目,与自身的灰褐色形成强烈对比。太平鸟的外形别具特色,印象深刻,也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作“十三黄”。
  太平鸟主要分布于北美,北欧至西伯利亚东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及东北三省等,常见于冬季和春秋迁徙季节,属于冬候鸟和旅鸟,其他季节较为罕见,除了繁殖期外,它们没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常常到处游荡,所以被观鸟人叫做“漂泊者”。
  这些浑圆的鸟儿逐渐多了起来,上百只的太平鸟汇成一支队伍庞大的军团,停落在了沙枣树的枝头,树木顶端和树冠层是太平鸟的活动区,它们身材丰腴却能轻盈地在枝头跃高跳低。尽管太平鸟一路艰辛,体能消耗很大,但是面对眼前的果实,却没有显露出饥不择食的贪吃相,它们仔细地逐个挑选着,仅仅食用果肉饱满的沙枣果实,优雅的觅食姿态在鸟类中甚是少见。
  鸟类大都在冬季选择由北向南迁徙来躲避食物匮乏。但是,喜欢成群活动太平鸟在迁徙途中可能集结成上千只的大群,成群结队来到了冬季食物紧缺,气候寒冷的北方。我们不禁担心,它们个体之间会不会为抢夺食物而发生争斗呢?
  为此我们专程拜访了新疆鸟类专家马鸣教授,原来太平鸟生性不会在树洞和地洞做窝,每到冬季寒冷的夜晚,它们就大群聚集在一起,个个紧挨着互相取暖,抵御寒冷,同时还可以有效防范天敌的袭击,非常适合露天生活,因此,太平鸟群体中很少有被冻死的个体。虽然太平鸟生性不羁,是名副其实的漂泊者,但却不是孤独的漂泊者,它们成群结队地追寻着食物的方向,四处游荡,凭借着集体的温暖熬过了饥寒交迫的冬日。
  当了解到太平鸟是因为留恋有着充足食物的沙枣林而在此越冬时,又让人不得不产生新的疑问,既然沙枣果实是太平鸟的主要食物之一,为什么它们的迁徙却从不循规蹈矩,时而出现,时而又不见了踪影呢?这确实令人费解,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因缘际会呢?
  马鸣教授解释说,太平鸟种群的出现与食物的充足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成群的太平鸟只有在找到一处食物充足的地域后才会停留下来。植物果实的生长数量有丰年歉年的情况,太平鸟依据食物数量能否满足群体需要来决定去留,很少有单只或者少数几只鸟儿留下来吃独食的现象,真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当然,聪明的太平鸟也会灵活地根据环境、气温的变化来调整种群的活动区域,因此它们的行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这也就是张教授在时隔3年后才和老朋友再次见面的重要原因。
  目前,太平鸟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中近危鸟类,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也将其收录在内。太平鸟曾经是我国新疆地区冬季优势鸟种之一,它们没有动听的叫声,却有俊美的外形和聪明的头脑,也受到了养鸟爱好者的青睐,但是太平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无法进行繁殖,因而出现在宠物市场上的太平鸟都是人们从野外捕捉而来,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太平鸟大量死亡,种群数量迅速下降。为了鸟类世界太平自由的未来,保护野生鸟类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其他文献
三道岭人用他们默默的奉献铸就三道岭跨世纪的恢弘乐章,三道岭人用他们的坚守让“忠诚”二字显得具象,谨以此组照片和文字表达我对半个多世纪以来忠于职守接力奉献的三道岭人的仰望。  年轻的时候,我曾有机会去三道岭采访,那时交通极不方便,依稀记得坐了几乎一整天的火车抵达哈密,又换乘汽车颠簸,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一座热火朝天的煤矿,一群远离都市按部就班忙碌的人,一个略显简陋确又繁忙的小站,一列列满载煤炭的蒸汽
期刊
和田地毯与艾德莱斯绸、和田玉并称为“和田三宝”。一直以来在国内外闻名遐迩。现北京故宫博物院中仍收藏有和田手工地毯《石榴花》《卡其曼》等多幅。以至于有这样一句民间谚语:“昆仑山有多少玉石,和田的夜空有多少星辰;天上有多少云片,和田有多少花毯。”  古兰姆地毯的传说  刚到和田,迎面而来的朋友、和田市宣传部副部长魏永龙就急不可耐地告诉我关于和田地毯的故事,这使我在数次目睹和田地毯制作后一直想知道的。 
期刊
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文明以后,斯坦因接着他的脚步到达了这里,史学界、考古学界因此掀起经久不息的楼兰热,这种种并不仅仅是因为楼兰古城是在沙漠当中发掘出来的,它更引人瞩目的是它那无法解释,甚至不合情理的高度发达的文明。  在斯坦因到达楼兰城以后,他曾经惊呼,这里的人似乎人人都是语言学博士,汉文、佉卢文、波斯文、梵文……,数十种文字的出土,使得他不可置信,而且每间房子下边都有文字,甚至是马厩当中也有不少
期刊
虽然在塔城呆了20年,早已闻说白杨河的胡杨林,但一直未曾亲眼目睹其尊容。春节过后不久,一日,好友老党打来电话,说要我陪他到白杨河去拍胡杨,大喜。转而一想,不对啊,大冬天的,能拍到什么好片?  “人家拍胡杨都是秋天,落叶盛大,胡杨壮美,你现在去拍什么啊?”我在电话中毫不客气。  老党一听,笑了:“咱拍就拍绝片,立马收拾东西走人!”  白杨河 我们来了  老党是塔城人,这么火急火燎的,估计可能有好景。
期刊
2013年5月,新疆地质工作者经过10年的艰辛努力,在伊犁新源县发现评价了一处特大型金矿——卡特巴阿苏金矿,可提交金资源量53吨,远景金资源量有望上百吨,潜在经济价值近200亿元。这是自1988年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在伊犁地区发现阿希特大型金矿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国人为之鼓舞。  卡特巴阿苏金矿是天山山脉“中亚金腰带”的一部分。“中亚金腰带”是一条世界级成矿带,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几个
期刊
轮台,汉代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城邦之一,故址在今轮台县以东的野云沟附近。唐时置乌垒州于此。元代史籍称之为布吉尔,原音在维吾尔语中为“雕鹰”之意。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改置设县时,重新用轮台一词。  2000多年以来,轮台这个地名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多次演变。有人认为“轮台”是古塞人的语言,也有人认为是匈奴语,原音是“乌轮台”,或“乌垒台”;有的认为是突厥语“窝轮木台”。还有人认为“轮台”一词
期刊
吐哈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这个远离海洋、海拔最低、炎热干旱、总面积不过65万平方公里的内陆盆地,有着我国陆上最低的洼地——低于海平面155米的艾丁湖;世间独一无二,总长度5000多公里的坎儿井;我国最早的葡萄酒产地和目前最大的葡萄、哈密瓜生产基地;同时,更是我国少数民族融合集居最多的一个盆地,生活着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28个民族。  如此多的中国之最,令人怦然心动。20世纪末,在此崛
期刊
新疆的“三盘鸡”  新疆人吃的禽类主要有鸡、鹅、鸽子。鸡的做法在新疆最著名的有三盘鸡,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口味和做法。第一盘当属大盘鸡,这个充分融合多种饮食文化的做法,风靡全国,享誉疆内外,大盘鸡在新疆分为两个流派,沙湾派和柴窝铺派,其中滋味各有千秋。沙湾县凭借“一盘鸡”而一举成名,就像江苏盱眙,因为一只小龙虾而驰名天下。  大体上,大盘鸡的做法是融合了辣子鸡、红烧鸡的做法,加入了洋芋(土豆),最精妙
期刊
春分这一天是哈萨克族的纳吾热孜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有辞旧迎新的意思。哈萨克族将这昼夜长短一样、阴阳平衡的日子看做是新一年的开端。各家都用粮食、奶疙瘩和牛羊肉等7种食材混合起来做成饭,他们叫做纳吾热孜节饭。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吃纳吾热孜节饭,唱纳吾热孜节的歌,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快乐,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吉祥幸福。  喜迎春回大地  哈萨克牧民逐水草而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季转场”生活,每一次转场都是一
期刊
美丽童话里所描述的冬日木屋、爬犁、松林、白雪世界是怎样的呢?若你想化阅读印象为鲜活体验,那么冬季去到禾木乡你就能完全目睹童话世界的美了。  初入禾木乡  到达禾木乡的时候,天已全黑,道路看不真切了。晚饭后在木屋休憩,回想着白天来禾木乡途中一路的惊险与沿途的美景,颇多感慨。俗话说,不经艰难险阻很难领略世间美景,此话千真万确。以前,看过摄影界同行在禾木拍摄的作品以及他们书写禾木的文字,很是向往,下了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