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defe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的大形势下,班主任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帮助学生正确树立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方面发挥着深远的意义。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还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本文针对初中班主任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所碰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帮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新课改;质量问题;对策
  目前,伴随我国社会发展的蒸蒸日上,全国范围内的教育也在快速更新和进步,尤其是初中基础教育。不难发现,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很多学生均表现出一定的问题。所以,初中班主任在目前大力倡导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日常管理学生时,不免会碰到一些问题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关系,由此急需加以有效解决。
  一、初中班主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1.管理方法不当
  初中班主任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往往太过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还是沿用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强制性管理学生,一味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内心深处的情感。这样的管理方法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从而急剧恶化了师生之间的关系,甚至令学生出现消极的不良学习态度。
  2.管理质量偏低
  伴随我国社会的稳步前进,初中生的思想也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想根据这种现状,应及时升级传统的教育思想,对学生施以创新式管理。而初中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却并不与时俱进地更新思想,甚至以为只需不断给学生施压,即可以督促其将学习效率加以提升并更加积极地学习,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
  3.班主任心理负担过重
  全国范围的初中班主任,为了管理好班级、净化班气,积极向上的心态与健康的身体均是必备条件。但据调查却显示,目前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学生时,均背负着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很多班主任甚至疑惑管理工作。在初中阶段,学生普遍叛逆,且不受管教约束,并相对活泼好动,一时也难以真正听得进去教师苦口婆心的话。班主任在这种不良环境中,往往会增大心理压力。
  4.一些家长并不赞同、配合
  作为初中生的首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态度与平时的心理均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有些家长在看待对学生的管理方面,甚至存在一定的偏见,误以为学校理所应当严格管教学生,方才能提升教育效果。同时还认为老师自然要承担起全部的教育责任,故并不通力配合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而增大班主任实施管理的难度。
  二、初中班主任解决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1.及时创新管理方法
  作为初中班主任应及时理解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深刻地意识到日常管理学生的工作所需要面临的新挑战。基于此,再来更系统、更深刻地分析这项管理工作,从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及时创新班级管理工作方法。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本着师生平等的原则,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避免学生抵触教师,并拉近师生关系,从而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同时从根源上来肃清班风,积极科学、合理地组织班级管理活动,从而将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有效提高。
  2.全面提升管理工作質量
  时代的发展要求班主任在实施教学管理工作时,应不断更改管理模式。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更要注意调动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若学生在初中时,并未养成创造性学习思维,学习习惯也不好,则势必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健康发展。因此,初中班主任应不断优化班级管理思想,弄清新课改的基础思想。然后基于此,有机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和新课改思想,重新定位自身与学生的地位,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来有效管理班级。此外,班主任也应注意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在脑海中时时思考现代化教育思想,并积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此来促进教育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初中学校也应积极组织班主任来培训教育,引导班主任有机结合班级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促使班主任发展成为优秀的学生管理者。
  3.班主任应注意缓解心理压力
  作为践行管理工作的人员,初中班主任的身心状况将会决定整个班级的管理质量。要想优化班级管理工作,则班主任应注意缓解工作压力,并保持身心健康。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控制好情绪,千万不可在工作中带有生活中的不良情绪,以免影响班级学生的学习。若遇到生活中的不顺,也可以多听歌、看电影、运动或向朋友倾诉等,以及时发泄不好的情绪。此外,各班班主任也要积极配合学校聘请来的心理专家,与其定期沟通和交流,以便及时将问题发现并加以有效解决。
  4.加强和家长的交流沟通
  在平时管理班级工作的实践中,初中班主任还应积极与学生的家长多交流和沟通。例如,积极邀请家长,建立班级微信群或者QQ群等,并及时在群里更新班上学生各自的学习与成长情况,以便及时跟家长讨论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各式各样问题。此外,还应组织家长与学校积极通力配合,从而为学生量身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健康成长的环境与气氛。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家长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以全面提升班级教育管理的效果,并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融洽的班级学习气氛,与家长一起通力合作,为班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和谐成长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实际上系统且复杂。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践行者,班主任应针对碰到的问题,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具体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应不断提高管理学生的水平,并积极树立终极一生学习的观念,深入分析教育深化理论,在管理工作实践中,积极总结管理经验,主动加入教学改革活动,促进教育方式的大幅转变,及时更新管理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促进班级教学达到改革模式下所提出总体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卢春.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好家长,2018:77.
  [2]王海燕.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03):276.
  [3]毕新书.提高新时期初中班主任能力的措施建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
其他文献
盛新凤说:“朗读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环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蕴涵的主要方法。”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何为“有感情”?笔者把它归纳为——声情并茂,何为“声情并茂”?“声”就是发音准确,咬字清晰,语速语调讲究轻重缓急、把握好每一句话的节奏等,也就是平时说的抑扬顿挫;而“情”则是在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感情基础上,将其酸甜苦辣咸融入到朗读中,还要有丰富的面部表情;有时,也可以在
【摘要】体育是学校教育组成部分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中,学校体育实践活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体育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体育活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合作与竞争等行为都会转移到日常生活,学习以及社会活动中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调整自己各种状态来适应当前的社会环
【摘要】科技的快速发展与现代教育的不断创新改革,使得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主流。微课资源的合理应用,能够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兴趣,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而要充分发挥微课资源的作用,则需要采取合理方法对其加以应用。本文分析了微课资源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并就相关的应用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微课资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培养初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部分教师时常不会依据课程标准、结合考试大纲、研读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而是以自己认知、理解或所谓的经验,甚至得过且过地进行随意性教学,根本不顾《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没有教学目标,不管学科教学的深刻内涵与教育意义,这种错误的思想理念和教学方式给
2019年1月3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了!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人才辈出、成果丰硕,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是我们的社会需要,也是我们学历史教历史的值得庆祝的好事。衷心希望我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历史学科融合发展。  围绕着历史研究,今天许多
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邓德坚,1990年毕业分配到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大富中学当教师,实现了他的教师梦。当时,学校只有初一、初二、初三,三个班共100多学生的初级中学,教学条件非常简陋,砖瓦结构的课室和教师宿舍,没有物理实验室,没有实验器材。第一年,邓德坚被安排上一个初中班的物理教学并兼任政治、生物、美术等课程。面对教师的工作,但初生牛犊不怕虎,年青气盛,自信心很强,他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
摘 要:教育工作一直是社会重点关注的话题,就小学教育而言,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与教学效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有效的管理和教育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中,从而实现强化学生自身能力和意识的目标。当下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比较多的难点问题,本文就这些难点问题展开研究,指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希望能够让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难点问题;优化建议  小学生的年龄
【摘要】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小学阶段必修课程之一。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采用挖掘教材、先学后教、互动教学、趣味主题、树立榜样、合作学习等策略,有助于小学生在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完成简单的实际操作,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摘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强调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下,户外体育锻炼越发收到关注,小学开展篮球户外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基础体能素质,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交往能力和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方式,为后续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既能够兼顾每位学生性格、能力发展的差异,也有助于他们提高交往能力和篮球水平。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活动;小组合作;开展策略
【摘要】为了弥补学科领域教学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不足,我园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开发了适合幼儿自主学习、善于发现、主动探究的园本课程《主题探究体验活动》,实施“一学年一主题”,围绕“一个主题,集体设计,交互开展;一个活动,变式进行,互动生成”的方式,在集中、节约、共享、修正,不断改善的课程预定和生成过程中不断思考与提高各班级主题活动的有效性,实现主题探究体验活动的深入化。  【关键词】幼儿园;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