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颜一笑”之后——读鲁迅《<伪自由书>后记》扎记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16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他的《<伪自由书>后记》里,“用剪刀和笔”保存了不少反动文人、文化特务、无耻叛徒对他进行诬蔑和攻击的材料,剪贴之际,鲁迅给这些败类以针锋相对的反击,致使《后记》成为三十年代初期思想文化战线上“围剿”与反“围剿”斗争的一部历史记录。在《后记》的结尾,鲁迅意味深长地写了这么一段话: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必然导致一系列新的理念的产生,理解,尊重,民主,合作,开放,个性化等一连串的问题成为人们走向未来的思路,成为一种多元的时代精神,当这种时代精神具体地渗透到教学及其研究领域的时候,它就浓缩为对生命世界的关注。
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简称民办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有赖于对其法律地位的确认和保障。本文认为应尽早颁布民办教育法,并对民办教育法中民办学校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民办学校的内部运行机制、民办学校与其教职工的关系、民办学校与其学生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四川民族地区的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着办学环境差、教师进不来且留不住、生源不足以及学校布局、教师结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调整学校布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强化师范技能、加强双语教育和政府扶持等具体对策
<正> 《水浒》者,“至博极富之制作”也,自清人程穆衡为之《注略》,颇多创获,“实以古人未尝为此学故也”。程氏自叙其甘苦曰:“盖其贯穿经史,网罗百家,旁摭二氏,衍一义,订一言,靡不融会载籍而出之。……若其炉锤古今,征材浩演,语有成处,字无虚构,余腹笥未可云俭,然且茫如望洋焉。”蕴香居士序其书亦云:“然一经好古之士为之注解,便觉博奥异常。”第以事属椎轮,功开筚路,较之程氏所著他书,尤多有未能餍人
<正> 《史记·河渠书》中“凿离堆,辟沫水之害”一语,在都江堰创建史上布下了疑云。因为“沫水”常被人指为大渡河,而都江堰却位于岷江。在这一矛盾面前,说者大致分为两派:一派以为岷江古时也有“沫水”之称,所以离堆当是今都江堰宝瓶口;另一
<正> 二十年代,胡适在《努力周刊》增刊《读书杂志》第一期发表了他的《读楚辞》,在“《史记》本来不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的大胆设想下,对《屈原列传》提出了五大疑点,一时被看作是屈原否定论的领袖。胡适的这些谬论,在学术界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不可不辩论清楚。 (一)胡适说:
<正> 金圣叹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他以匠心独具,新人耳目的审美鉴赏理论为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对当时和以后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他同时的李渔就赞叹道:“读金圣叹所评《西厢记》,能令千古才人心死”。清·冯镇峦说:“金人瑞批《水浒》、《西厢》,灵心妙舌,开后人无限眼界,无限文心”。(《读<聊斋)杂说》)他的鉴赏论中的一些精到见解,直到今天仍然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我们过去对他的研究,却往往忽视了这一面,这不能不说是一遗憾。有感于此,本文拟就从接受主体
<正>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光辉词章《贺新郎·读史》的手迹上,他自己改换了几个字:“流遍了,郊原血”的“流”,原为“洒”。“一篇读罢头飞雪”的“篇”,原为“遍”。“无涯”,原来是“涯”,后改为“穷”,又圈去,仍改为“涯”。“但记得斑斑点点”的“记”,原是“忆”。“歌未竟”的“竟”,原是“尽”。这五个字改得颇有道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