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布局不均衡性的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调查得知,当前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在布局结构上存在不均衡的矛盾,有多种不同因素导致不均衡现状的产生,当中较为明显的就是各地教育发展水平。其学位点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限制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要想高等教育得以健康的发展,有赖于布局结构的完善。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必须明确,学位点布局结构是在高等教育发展出现不均衡的影响下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布局不均衡对发展不均衡造成影响。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不均衡 学位点布局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们对其布局结构的关注程度有所提高。从当前布局结构分析,不同地区的学位点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在学术界中,有人认为,高等教育会在这种“不均衡”状态下,影响到其健康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不利。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但是我们要深入研究一点,那就是什么因素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布局“不均衡”问题的出现。
  一、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布局的现状
  学位点分布不均衡就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区域发展中不均衡的一个具体反映。我们可以通过相关资料和文献,查到人们在利用高等教育规律进行办事方面的效果和效率等问题。它能够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有所反映,就说明了人为进行干预只能适得其反。从研究者的角度说,我们需要用客观的态度分析问题,辩证地对待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
  笔者查阅了足够多的文献资料和网上资料,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分布有下列几个特点。
  第一,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主要集中的地方就是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这三个地区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与华南、西北、西南和东北四个地区相加起来的总数进行对比,还占有明显优势。我们在这些地区可以发现,高校、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以从工作条件、教学与人才培养、管理工作、学术队伍、相关学科条件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较好证明。这充分说明了要授予一所学校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点,只有当这所学校具备某些条件的时候才可以。因为高校在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等地区密集,再加上办学的质量比较高,相对于其他地区,学位点的建设力度不容忽视。这种现象,在北京这样单独一个城市也能够发现。
  第二,高等教育学位点集中的地方,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的水平来说,也是比较有实力的。毫无疑问,北京市的经济实力不容动摇,其硕士点和博士点的数量排在首位,江苏省和上海市等实力地区也是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发展较为良好的地区之一。而湖北省则成了华中地区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龙头大哥。为什么说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息息相关?因为经济发展了,就可以更好地服务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给予其足够支持。
  第三,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分布不足的现象频繁发生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分布的数量不够,在华南、西北、西南和东北这四个地区较为常见。主要就是受到政治、历史、环境、经济和人口等多方面约束,其布局的规模不够大,主要集中在昆明、西安和兰州等几大城市。
  二、高等教育学位点布局难以实现绝对的均衡
  在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的过程中,受到较多因素影响,我们不能够仅仅追求数量实现均衡,而是要在“合理布局和突出特色”下认清问题。合理就是要符合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如果我们未能认清这个规律,一味在数量上过于追求,就会与原有的發展规律出现偏差。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就会达到一定成熟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就是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建设。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离不开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对学位点布局结构的不均衡产生影响。从中我们看到,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建设受到经济发展的局限。没有社会经济的大力支撑,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就失去了强而有力的保障。换句话说,绝对的均衡,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对于我国目前发展的状态来说,并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三、结论与建议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凭借工作经验,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探究学位点布局结构的问题:第一,谁要开设学位点?第二,开设学位点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什么?第三,我们要深刻了解到开设的基础是什么?想要更好认识学位点布局结构的均衡性,就需要在上述三个方面加以努力分析。
  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水平较为落后,这是与其经济建设水平落后关联密切的。需要重视该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新路径,积极探究改革的路径完善自身的完善,只有全面提高该地区高等教育的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位点数量不足的问题。
  政府可以实施宏观调控对布局结构进行干预,进一步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第一,可以通过政策的途径,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建设力度,缩小其与东部地区的差异。第二,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合作,取长补短。第三,加大对该地区教育的资源投入,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当前的办学环境,改进办学条件。
  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布局与布局结构存在较大的关联性,例如,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得好的地区,其学位点的数量相对比较理想,同时在办学层次上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换个思维想,要解决学位点布局结构不均衡的问题,也可以从其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入手。
  参考文献:
  [1]于晓舟,张俐.学位授权点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59-61.
  [2]陈恒.学位点增列政策执行的评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2(6):45-47.
  [3]冯文涛,马国伟.科研院所学位点自开课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管理工程师,2011(6):70-71.
其他文献
高中学习的特点是:时间短、容量大、节奏快,目标性极明确。一些學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学生限制在教室,如同“圈养”动物一般,没有课外活动时间,没有周六、日,没有假期,有的只是做不完的练习、算不完的分数、应付不尽的考试、开不完的质量分析会,还有来自家长的种种压力。在这样状态下,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育有其固有规律,以上种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可是别忘记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摘 要: 初中化学学科是初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初中升学考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化学学科的教学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时间紧、任务重。化学是在学生升入九年级之后才开始开设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还要参加中考考试。从开课到结课大约不到一个学期的时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对化学学科的陌生者逐渐转变为熟练掌握化学常识的熟练者,可想而知,教师的任务是多么的重。作者的经验是从兴趣出发,从一开始就要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上化
摘 要: 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实验离不开观察,在实验课中利用导学案可以引导学生确立明确的实验目的,学会观察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  关键词: 高中生物实验 导学案 观察目的 观察方法 观察兴趣  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生物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观察能力则是生物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基础能力。生物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获得事物表象的感性知
摘 要: 在强化教育改革的形势下,“点、网结合,实施高中生物整体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展示了目前课程改革的趋势。  关键词: “点、网结合” 高中生物 整体式教学  近年来,随着教育系统的不断改革,生物知识逐渐成为高中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由初中的选修模式转变为高中的必修模式,变形为理科中的“小文科”,并在高考试卷中占据一定比例。但是由于生物知识本身具有的枯燥性,需要学生掌握、记忆的知识点
“五学”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为学生自主地学习及合作学习。在自主探学这个环节中,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阅读能力,以及从各种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当然这些能力与学生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比较大,它和不同学生对本学科的知识积累程度、不同生活阅历及本学科的知识面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教师要设置好相应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学,笔者在实施本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设置有以下认识。
题  目    刊期页次题  目    刊期页次矿山地质勘探与测量邢台矿区显德汪井田煤层变薄带的形成机理分析 1 0 2 5电磁成像系统在煤矿中的应用研究 1 0 39矿井电
摘 要: 随着教育的改革创新,我国目前的教学提倡“减负增效”的理念,同时这成为我国教育中十分受重视的工作。由于我国的国情和性质,我国实行了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学生为了高考而盲目学习,使课堂失去活力变得乏味枯燥,同时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造成学生与教师及生物学科之间的隔阂和矛盾。高中生物虽然归属于理科,却有文科性质,目前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总是呈现一种常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给学生灌溉课本上的知
摘 要: 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效率,可以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扩增实验材料种类、改进实验仪器和试剂配制、注重实验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生物实验 课堂效率  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和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实验,也是生物教学不可或缺的。因此,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用语言准确表述实验的能力。同时,教师是推动新课程教学开展的实践者,
摘 要: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起步晚,国家政策少、医疗器械研发高端产品的企业少导致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规格、种类、规模、技术含量远远不及发达国家。国产医疗器械大多都属于中低端产品。本文从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现状中分析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产业结构探索我国医疗器械产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  關键词: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需求的不断扩大,并不意味着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一定要实现正增
摘 要:在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已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伴随国民经济的飞快增长,高校毕业生也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创业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级高校都在为毕业生创造就业创业的有利条件,并通过科学的指导,来促进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以快速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就业创业的质量。为此,本文针对高校毕业生社会实践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就业创业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社会实践;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