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特点,写活动物

来源 :小读者·阅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ling_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种动物都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独特之处,我们无论是读动物类的文章还是写动物的习作,都要用心去发现动物的特点。

一、外形特点


  动物从外形上看,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特征。如《恐龙》一文中:“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和其他恐龙比较,三角龙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有三只大角,数量特别,位置特别,长度特别,“三角龙”因此而得名。写动物的外形,就要像《恐龙》的作者一样,选择动物的与众不同之处来写,写出动物特征。

二、声音特点


  听,动物发出的声音很有意思哦!如《海底世界》一文中:“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我们没有亲耳听过,但是蜜蜂的“嗡嗡”声、小鸟的“啾啾”声、小狗的“汪汪”声和人的“打呼噜”声,我们非常熟悉。作者借助熟悉的拟声词来介绍海底动物的声音,这种方法十分巧妙。

三、动作特点


  写动物的活动,关键是选用合适的动词,让动物在我们的笔下动起来。如《珍珠鸟》一文中:“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作者通过“挨近”“蹦”“俯下头”“偏过脸”“瞧瞧”等一连串动词,具体地写出了小珍珠鸟逐步试探自己、信任自己的过程。

四、习性特点


  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比如牛羊吃草,虎狼食肉,这是食性的不同;老鼠掘洞而居,喜鹊筑巢而栖,这是居住的不同。我们只要抓住了动物的独特习性,就不难写出其个性来。如《九寨沟》一文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大熊猫喜欢吃竹子,“憨态可掬”和“若无其事”写出了大熊猫的吃相,它的萌态让人忍俊不禁。

五、性情特点


  动物和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如《天鹅的故事》一文中:“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着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哩——克哩——克哩!’”天鹅群昂首挺胸的姿态,一阵一阵的欢呼,都是对它们成功破冰后愉快心情的表现。
  大家已经了解到要从哪些方面去研究动物的特点,那么,怎样才能把动物的特点写得活灵活现呢?

一、用具体事例表现特点


  俗话说:“口说无凭,事例证明。”动物的特点,如果只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是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个同学写波斯猫听觉非常灵敏,就是用具体事例来说明的。请看:“有一次,波斯猫睡熟了,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我悄声对旁边的同学说:‘你看,它睡着了!’谁知波斯猫‘嗖’地跳起来,弓着身子,怒目圆睁,好像随时准备冲锋陷阵似的。它这突如其来的动作,把我们都吓了一跳。”在这具体的事例中,“‘嗖’地跳起来”是从正面描写,“把我们都吓了一跳”是从侧面烘托,有力地表现了这只波斯猫听觉灵敏、反应超快。

二、用细致分解还原动态


  观察动物时,要先看动物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然后挑选它身体各部分中最有特点的方面,思考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分解开来并进行具体描写。请欣赏一位同学写大母鸡的文字:“大母鸡打盹可有趣呢!它先用爪子‘唰唰’地在地上扒出个凹坑儿,然后把身子蹲下,开合几下嘴喙,眯几下眼睛,把头插进翅膀底下,一动也不动了,远远看去,就像死了一样。你走过去,它也不怕,还是打自己的盹。”小作者把大母鸡“打盹”分解成“爪”“身”“嘴”“眼”“头”的动作及姿态,画面感强,让我们如同亲眼所见。可见,“分解法”多么重要!

三、用鲜明对比凸显个性


  不同的动物,其特点也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种动物,相互之间也一定存在差异。有位同学写他家养的三十多只鸽子,这些鸽子名字不同,颜色不同,性格也各不相同。比如,“黑点子”是一只身上长满黑点的鸽子,请看写“黑点子”的一段文字:“瞧,它昂着头,挺着胸,踱着方步,慢慢悠悠地走到食槽前,别的鸽子都躲开了。它挑挑拣拣地吃起来,吃的都是颗粒饱满的谷子。吃饱以后,又照样昂着头、挺着胸走到太阳下晒太阳。这时候,其他鸽子才敢过来吃剩下的食物。”“黑点子”的昂首挺胸和别的鸽子的“躲”,“黑点子”的先吃和别的鸽子的后吃,形成两组对比,把“黑点子”的霸道性格写得淋漓尽致。

四、用生动想象增添趣味


  观察动物,除了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渠道,还可以展开想象。有位同学这样写公园里的金鱼:“那一个个大而薄的尾巴,形状异常好看。当它们的尾巴张开时,像一朵朵开放的、美丽婀娜的鲜花,又像一只只五颜六色的彩蝶呼扇着大翅膀落在鱼身后面。垂落下来的时候,就好似仙女身上的披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飘动。它们一游动,身体和大尾巴就来回地摆动,好像微波似的一起一伏,线条清晰、美丽。”小作者由金鱼尾巴“张开”“垂落下来”“游动”时的形状展开丰富的想象,语言趣味盎然,流露出对金鱼的喜爱之情。
  只要仔细观察、发现特点、巧用方法,我们笔下的动物也能个性鲜明,活灵活现!
其他文献
你认识糖果大王马蒂厄·迪瓦尔吗?  他是一个金发的高个儿男生,总是说一些粗鲁的话。他是我们班的,一个爱好是打架,另一个爱好是女生!  但是我们女生一点儿都不喜欢他。  他一跑步脸就变得通红。还有,上完体育课,他总是把球鞋脱下来,脚臭死了。  因为他是我们班个子最高的,所以他就觉得自己是最强壮的、最帅的、最厉害的。  其实他什么都不是!  我们女生有时候会在背地里议论他。  “马蒂厄·迪瓦尔就像一匹
期刊
有些時候,犯罪现场留下的指纹能帮助警察更快地破获案件,更快地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其实,收集指纹并不是很难,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在家中进行指纹收集。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先在手上涂一点儿护手霜。  在干净的玻璃杯上按上指印。  在指印处倒一点爽身粉,然后用毛笔轻轻扫去多余的爽身粉。  取一段透明胶带,轻轻覆盖在指印上,用手反复捋平。  小心地撕下透明胶带,然后贴到深色卡纸上。瞧,一个指纹就已
期刊
这是一个美丽的11月早晨,阳光照在星期三的雷克顿小学操场,孩子的笑声与叫声一如既往在校园回荡。  但这里还有另一个层次的活动进行着,如果有人知道该注意什么的话。在整排秋千旁、在方格铁架边、在棒球内野区,一小群一小群的五年级学生聚集在一起。他们传纸条、比手势,拼命描述星期二放学之后发生的事,好让别人知道自己如何以智慧度过不讲话的一夜。这些五年级的学生见到同学时是多么高兴,仿佛昨天晚上他们都是独自一人
期刊
201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目的是讨论地球环境恶化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来自世界各国的参会代表轮流发言,但并没有讨论出什么好主意。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轮到南美国家乌拉圭总统穆希卡登台演讲了。  穆希卡总统爷爷身穿朴素的西装,不过并没有系领带。没错,他就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总统。  这位总统爷爷不住总统官邸,而是和夫人住在远离市区的农场里,亲手种植花草和蔬菜。他不坐豪华
期刊
一、森林公园深处的凶案  在森林公园的深处发现一辆高级敞篷车,车上有少量树叶,一个老板模样的人死在车里。警方迅速封锁了现场。  “发现了什么线索?”警长问。  “法医估计已死亡两天。没有发现他杀的迹象,死者手边有氰化钾小瓶,所以初步认定是自杀。”  “有没有发现第三者的脚印?”  “没有。地面上落满了树叶,看不到什么脚印。”  “请大家再仔细搜查现场,排除自杀的主观印象。这不是自杀,而是他杀后移尸
期刊
我们几乎每晚都在做梦,可是你知道吗?我们一生大概会做10万个以上的梦;睡眠时的气味也会影响我们的梦境;我们更容易记住梦中的消极情绪;相比于一般人,游戏爱好者不容易做噩梦……关于梦的有趣的事实,一起来看:  一项研究表明,玩游戏的人由于花大量时间在虚拟现实,以至于他们更可能在梦中控制自己的行为。玩游戏的人也更不容易做噩梦,因为他们会在恐怖情节中反击回去。  根据1966年一项研究表明,梦通常都是视听
期刊
1  我叫何志森,是一名设计师,也是一名大学教师。2015年年初,我发起创立了Mapping工作坊,目的是教学生拥有“同理心”。在工作坊里我希望学生可以成为一名侦探,成为一个每时每刻都在观察、理解、思考生活的建筑师,希望他们能更多地体察平凡人群的生活方式,了解普通人对日常空间的使用和需求。  工作坊在设计一个项目时有这样几个步骤:第一,选择一个目标,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体,越小越好;第二,长时间地
期刊
“知道吗?来了一个新老师,别提有多嫩了。”韩庚坐在桌子上,掐灭了手里的香烟说。  “讨厌。”我用手扇着风说。我虽然不喜欢韩庚抽烟,但他抽烟的动作还是挺帅的。再说,在我们这个出了名的“乱”班,抽烟不算什么,根本没有老师管。  这个春天开学,听说又来了个教化学的老师当我们班主任,不知道这个老师能忍耐多久。  “男老师呢。”美玲照着镜子涂了个血红的嘴唇,还噘过来让我看。  我一把推开她:“丑死了,跟吸血
期刊
今天的大多数家长和老师似乎都期望在家庭和学校中加强纪律性,有时这种期望会让我们以牺牲原则为代价制订规则。而这一倾向导致了这样一种亲子关系,即孩子们可能遵守了规则的字句,却没有遵行规则的精神。  如同可能会在困境中冲动地抓住规则而以牺牲原则为代价,家长们也常常会抓住纪律而以牺牲高期望为代价。纪律对于底线的建立和坚持十分重要。不过,仅靠纪律并不能为孩子们开启梦想的世界。打开这扇门的钥匙是个人取得的成就
期刊
当世界上第一个人出现的时候,他发现这个世界空无一物。  他到处转悠,直到他感到累了为止。  “这里还是少了点什么,”他想,“一个四条腿的可以讓人坐的东西。”然后他就发明了凳子。  他坐下来,望着远方。太美了,棒极了,但还是觉得有些缺陷。  “一定是少了点什么,”他想,“一个四边形的东西,人们可以把脚伸到它下面,也可以把肘放在它上面。”然后他就发明了桌子。  他把脚伸到桌子下,将手支在桌子上,望着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