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更高期望,放手结果

来源 :小读者·阅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s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大多数家长和老师似乎都期望在家庭和学校中加强纪律性,有时这种期望会让我们以牺牲原则为代价制订规则。而这一倾向导致了这样一种亲子关系,即孩子们可能遵守了规则的字句,却没有遵行规则的精神。
  如同可能会在困境中冲动地抓住规则而以牺牲原则为代价,家长们也常常会抓住纪律而以牺牲高期望为代价。纪律对于底线的建立和坚持十分重要。不过,仅靠纪律并不能为孩子们开启梦想的世界。打开这扇门的钥匙是个人取得的成就。要体验成功,孩子们需要“目标高远”,如果把所有时间都浪费在关注底线上,我们就不能帮助他们。家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常常在纪律里寻求安慰。(父母这样想:“如果我们没办法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也许至少可以避免成为最糟糕的那一个。”)这不是长期的解决办法。我们说:“品格培养的目标不是让人不掉进阴沟,而应该是让他能够到星星。”
  纪律和高期望必须并行不悖。然而,许多家长在家庭生活的日常压力之下常常以犧牲期望为代价而关注纪律。过分看重纪律的家长,往往缺少高期望的眼界,他们喜欢列出一张又一张“家庭规则”,来规定家中不能容忍的行为。被禁止的活动一般包括抽烟、吸毒、酗酒、穿某些衣服,可能还有打耳钉和刺青。家庭规则也许还包括禁止晚上外出,可能还有其他一两项家庭事务。制订这些规则的问题在于,它们往往关注最不能接受的行为,家庭最终沦为最小公分母。对孩子而言,这似乎意味着:“你不必成为赢家,只要不成为输家就行了。”
  过分强调纪律的另一个问题是孩子们不能自己确立目标。要是感到总是别人为他们设定目标,他们最终会不愿努力或是寻求成功。一位有两个孩子的海德父亲写道:
  对我们为他设定目标,而不是让他自己定目标,儿子真的很抗拒。我们太关注结果和我们害怕他不能成功,害怕他不能自己解决问题密切相关。他觉得我们不允许他做自己。
  我们的经验表明,家长们可能过于强调纪律,把它看得好像就是目的本身一样。这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当我们在家里因为孩子的问题感到挫败时。我们转向纪律,希望它能带来干净的房间、得体的衣着、晚上不外出,还有减少滥用药物。不过,纪律不应该被看作是目的,它是手段。它必须伴随有高期望和可实现的目标。
  有时我们害怕为孩子设置更高的目标,害怕目标不能实现他们就会感到沮丧。比如,鼓励他们为足球队试训或是参加学校的活动选拔,他们可能会落选。不过,如果我们能够尊重竭尽全力,如果我们能够把失败看作是一次学习经历,那么一种不同的氛围,一种激励人心的氛围可能就会出现。与此同时,我们必须避开常见的鼓励孩子“为尝试而尝试”的陷阱。
  马尔科姆记得他历史课上有一个学生,交了一篇漫不经心、令人失望的文章。马尔科姆要求他重写论文,但那个学生在第二天又把原来的论文交了上来,唯一的区别是没有错别字。这个学生努力了吗?也许。他真的想要完成一篇很好的论文吗?绝不是。
  有时父母看到孩子痛苦挣扎,就想要干预,“降低障碍”。这不但不能帮助孩子实现目标,还会对亲子关系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一位母亲写道:
  孩子们上学时,我总是想,只要他们尽力就行了。可当他们分数不是那么好的时候,我就会开始想:“嗯,他们没有尽全力。要是他们尽力了,会得到好分数的。”于是我开始想办法控制结果,以便他们能达到我的高期望。我承认,我的期望全部都和别人怎样评价我的孩子有关,而和我对他们的评价无关。我不想对别人的评价置之不理,于是不断推着孩子们达到这些期望。
  孩子明白我这样的办法不能让他们真正了解世界,于是他们开始叛逆。他们完全拒绝做别人为他们安排的事,而我却不想让他们自己安排生活。我觉得他们得按照我想要的方式,按照整个社会要求的方式行事。今天想起来,我设置了很高的期望,却不得不密切关注他们在通往高期望过程中的一举一动。直到今天,儿子们还说:“妈妈,你说你完全放手了,可我要告诉你,你还在密切关注,还在盯着我。”



  关注高期望有时看起来可能过于以成功为导向。这样,始终存在一种陷入“能力的诱惑”的危险。在努力提出“态度”的重要性时,我们不想忽视能力。毕竟,能力的增长是我们努力的最终目标。家长和老师的工作是确保这种努力是诚实和公平的。家长必须避免为纪律而纪律、为努力而努力、为品格而品格的陷阱。目标高远至关重要。设立更高远的目标吧。如果孩子们竭尽全力,无论预定的目标是否实现,他们对于最终结果都会感觉良好。

全面看待高期望


  虽然我们关注的焦点是态度比能力更重要,但海德学校还是因为学生课堂、舞台以及运动场上一些相当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全国性的关注。自学校创立以来,98% 的毕业生都考上了四年制正规大学。很多学生初来学校时成绩都不太好,也没有太大希望进入高等学府。在艺术表演方面,海德的学生登上过华盛顿肯尼迪中心、百老汇剧场的舞台。考虑到我们的学生此前几乎都没有表演经验,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很惊人的。我们的运动队赢得了许多州冠军和地区冠军。这些经历让我们相信,学习、体育、表演艺术都为实现高期望提供了特别宝贵的机会。
  当然,如果没有伟大的父母、老师和教练,这些机会的巨大潜能是无法实现的。这种潜能可以创造出一种强大的合力,改变整个学校群体。当然,也有不少问题。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到体育运动可能带来的负面结果。去任意一场高中篮球赛,看看球迷们在对方明星球员罚球时嘲笑地挥动手帕的场面。一些校际比赛已经禁止了传统的赛后握手。这种禁令显然是球队之间太多侮辱和冲突的结果。这些问题在大学阶段可能更加严重。
  马尔科姆最近观看了一场大学长曲棍球比赛,主队是一支享有盛誉的人文艺术大学队,客队是一支不太有名的学校队。他看到,两支队伍势均力敌,比赛异常激烈,选手们表现出积极的运动精神和对对方的尊重。但不久,主队球迷吓人的态度和行为吸引了他的注意。在客队领先较多时,主队球迷开始喊:“赢得好!欢迎有一天到我们这儿来打工!”看比赛的教授和管理者显然假装没有听到,马尔科姆心想:“这算什么好学校啊?”
  如果“苹果不会落在离树很远的地方”是真的,那么也许我们不该对小联盟棒球赛和青少年曲棍球比赛中看台上家长的糟糕行为感到吃惊。最近一个特别糟糕的例子发生在马萨诸塞州,一位父亲把在看台上的怒气带到了停车场,在那里他和另一位父亲发生了口角,竟然打死了那个人,而完全不顾受害者的儿子在一旁苦苦哀求。这次事件并不是发生在冠军赛结束时,只是在一次练习赛之后。
  我们认为,国家运动精神的衰落在成年人身上看得最清楚。对年轻的运动员来说,辱骂裁判、和对方运动员发生冲突、因出错可能无法获得胜利时大发脾气,这些是一回事。教练和家长容忍这样的行为,一味忍耐不表态,又是另一回事。可能对这些行为的容忍正是这些行为越来越多的原因,因此,这里的优先重点呼吁在最大范围设定高期望。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必须对态度、努力、技能和运动精神做出最高标准的要求。
  如果不加以控制,体育也可能成为排他性集团的滋生之所。小集团因体育而生的一个原因是,大多数美国学校不愿为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很难想象一个17 岁的高中生去学校的运动办公室,简单地问:“我想踢足球。在哪里报名呢?”这个学生能不能踢球常常取决于教练对他的评估,看他是否有助于球队。在海德,我们强调,只要精心设计,体育(及各种学校活动)很可能成为非常有价值的学习工具。大多数学校都把运动看作是为了展示有天分的运动员,或者有时变成增加学校收入的工具,这样就很难发挥运动的真正作用。
  在海德,我们逐渐相信,体育不应该被看作课外活动,而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必须接受的教育。事实上,我们甚至质疑课外活动这个概念。有时,人们问我们学校提供哪些课外活动,我们的回答让他们吃惊:“很少。”其他学校认为是“课外的”,我们认为是“必须的”。有时,从运动中收获最大的是那些觉得没有准备好或是根本不想运动的学生。在嘲笑强制运动之前,想想如果一个学生这么说:“我真的觉得自己不适合学几何。我必须学吗?”学校是怎样回答的。国家盲目地坚持认为,必须发展学生的智能,可是却把青少年其余大部分的发展留给一些所谓的“课外”活动。我们公开挑战这种认识,因为我们相信这样可能会错失很多学习的机会。
其他文献
妞妈,自然就是我妈张菊元,因为我家里的人总是妞妞、妞妞地叫我,却不叫我胡涵晴。妞妈可不是牙医,但却有一手拔牙绝活。所以,题目中的“拔牙计”书写正确,我妈的拔牙计可真是堪称妙计!  话说就是我遇到了一件大麻烦事。这件麻烦事让我饭吃不好,觉睡不香,因为我嘴里总有一个小家伙在一个劲地摇来晃去,甚至上课也没办法专心了。因为啊,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用舌头舔舔它。你一定知道这个讨厌的小家伙是谁了吧?不错,就是它
期刊
“啊——噢!糟糕!”  本尼像一陣风似的,沿着百灵街冲下来,一头栽进了玫瑰花坛里。  这是暑假的最后一天,他终于说服自己告别收音机,告别每天下午守着收听的节目《三次元》。今天,他从地下室取出滑板,那是本尼舅舅送给他的复活节礼物。“玩滑板可最招女孩子喜欢了。”舅舅告诉他。  本雅明·舒伯特(本尼的全名)同学这会儿刚从花坛里爬出来,他叹了口气。这样的表现可真算不上抢眼。他一瘸一拐地走到马路边,卷起牛仔
期刊
你认识糖果大王马蒂厄·迪瓦尔吗?  他是一个金发的高个儿男生,总是说一些粗鲁的话。他是我们班的,一个爱好是打架,另一个爱好是女生!  但是我们女生一点儿都不喜欢他。  他一跑步脸就变得通红。还有,上完体育课,他总是把球鞋脱下来,脚臭死了。  因为他是我们班个子最高的,所以他就觉得自己是最强壮的、最帅的、最厉害的。  其实他什么都不是!  我们女生有时候会在背地里议论他。  “马蒂厄·迪瓦尔就像一匹
期刊
有些時候,犯罪现场留下的指纹能帮助警察更快地破获案件,更快地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其实,收集指纹并不是很难,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在家中进行指纹收集。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先在手上涂一点儿护手霜。  在干净的玻璃杯上按上指印。  在指印处倒一点爽身粉,然后用毛笔轻轻扫去多余的爽身粉。  取一段透明胶带,轻轻覆盖在指印上,用手反复捋平。  小心地撕下透明胶带,然后贴到深色卡纸上。瞧,一个指纹就已
期刊
这是一个美丽的11月早晨,阳光照在星期三的雷克顿小学操场,孩子的笑声与叫声一如既往在校园回荡。  但这里还有另一个层次的活动进行着,如果有人知道该注意什么的话。在整排秋千旁、在方格铁架边、在棒球内野区,一小群一小群的五年级学生聚集在一起。他们传纸条、比手势,拼命描述星期二放学之后发生的事,好让别人知道自己如何以智慧度过不讲话的一夜。这些五年级的学生见到同学时是多么高兴,仿佛昨天晚上他们都是独自一人
期刊
201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目的是讨论地球环境恶化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来自世界各国的参会代表轮流发言,但并没有讨论出什么好主意。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轮到南美国家乌拉圭总统穆希卡登台演讲了。  穆希卡总统爷爷身穿朴素的西装,不过并没有系领带。没错,他就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总统。  这位总统爷爷不住总统官邸,而是和夫人住在远离市区的农场里,亲手种植花草和蔬菜。他不坐豪华
期刊
一、森林公园深处的凶案  在森林公园的深处发现一辆高级敞篷车,车上有少量树叶,一个老板模样的人死在车里。警方迅速封锁了现场。  “发现了什么线索?”警长问。  “法医估计已死亡两天。没有发现他杀的迹象,死者手边有氰化钾小瓶,所以初步认定是自杀。”  “有没有发现第三者的脚印?”  “没有。地面上落满了树叶,看不到什么脚印。”  “请大家再仔细搜查现场,排除自杀的主观印象。这不是自杀,而是他杀后移尸
期刊
我们几乎每晚都在做梦,可是你知道吗?我们一生大概会做10万个以上的梦;睡眠时的气味也会影响我们的梦境;我们更容易记住梦中的消极情绪;相比于一般人,游戏爱好者不容易做噩梦……关于梦的有趣的事实,一起来看:  一项研究表明,玩游戏的人由于花大量时间在虚拟现实,以至于他们更可能在梦中控制自己的行为。玩游戏的人也更不容易做噩梦,因为他们会在恐怖情节中反击回去。  根据1966年一项研究表明,梦通常都是视听
期刊
1  我叫何志森,是一名设计师,也是一名大学教师。2015年年初,我发起创立了Mapping工作坊,目的是教学生拥有“同理心”。在工作坊里我希望学生可以成为一名侦探,成为一个每时每刻都在观察、理解、思考生活的建筑师,希望他们能更多地体察平凡人群的生活方式,了解普通人对日常空间的使用和需求。  工作坊在设计一个项目时有这样几个步骤:第一,选择一个目标,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体,越小越好;第二,长时间地
期刊
“知道吗?来了一个新老师,别提有多嫩了。”韩庚坐在桌子上,掐灭了手里的香烟说。  “讨厌。”我用手扇着风说。我虽然不喜欢韩庚抽烟,但他抽烟的动作还是挺帅的。再说,在我们这个出了名的“乱”班,抽烟不算什么,根本没有老师管。  这个春天开学,听说又来了个教化学的老师当我们班主任,不知道这个老师能忍耐多久。  “男老师呢。”美玲照着镜子涂了个血红的嘴唇,还噘过来让我看。  我一把推开她:“丑死了,跟吸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