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学生习作中语病的几点想法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lingy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不论从中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看,还是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看,中学生都应该学好、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体现在写作方面,就是自然得体地连句成段、连段成文。然而现状如何呢?笔者翻看初一年级新生的习作后发现,一个班级中能通畅地表情达意的习作不足二分之一,而占半数之多的习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语病。教师批改起来耗时伤神却收效甚微:不少学生不去领会旁批、总批的精神,甚至连错别字都不纠正,更不推敲自己所造的病句如何修改,拿到作文本,只是看一下总评语和分数,下一次又把类似的或新的病句推给老师处理。为改变现状,把教师从“穷改不舍”的处境中解放出来,逐步减少学生习作中的语病,笔者认为有必要采取以下对策:
  一、抓好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首要基本功,经常朗读规范又有美感的语言,能因声求气,感悟、理解文意,而且能使语法规则、修辞手段等以“格”的形式在头脑中固定下来。选入教材的现代文不乏名家名篇,在遣词造句等方面多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其中的精彩片断,比如《春》《绿》《荷塘月色》《济南的冬天》等文章和语言都很有特色,吟咏其中,对提高学生的语感不无裨益,课堂上一定要挤出时间让学生多读。除了抓好课内阅读这一个环节,语文教师还要“抢占”课外阅读阵地。如布置学生借阅名家文集,利用双休日或假期阅读,同学之间“互通有无”,扩大阅读视野,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地做好读书笔记(可以与学校开展的做读书笔记活动结合起来),摘录优美的词句和语段。学生在课内外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能不断从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习作中的语病也会由多而少、由少而无。
  二、重视汉语知识,训练学生思维
  语感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经过长期的训练、积累。汉语基础对于语感而言就是“地基”,而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夯实这块“地基”,以致严重影响到语言表达,进而抑制思维的发展。为帮助这部分学生补课,教师可采取下列措施:1.阅读课不忘词语教学,多做比较、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练习,注意巩固、扩大词汇量;2.抓住典型句子,弄清其基本结构,特别是长句,要求能够找出句子的成分或结构层次,推敲前后逻辑上的联系;3.不放过课文中集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可以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口头点评; 4.让基础差的学生多做造句、修改病句的练习,无须统一讲评,只要布置、有检查即可;5.要求常造病句的学生把改后的句子写在下篇作文的前面。在上述补课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无形中会得到训练,即使是思维混乱的人,也会考虑一段话的前后联系,病句的毛病是什么,如何把句子写得完整、通畅。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会同步提高。 
  三、“就地取材”,进行练笔积累
  勤于练笔,积累有形的文字材料,能提高语言的技能。叶圣陶先生说:“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重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由于学生的课程多,时间紧,我们不妨实际些,让学生结合课文多作仿写、缩写、改写、续写等形式的练习。如讲完《济南的冬天》一文,可以让学生完成一篇《家乡的冬景》的习作;讲完说明文《苏州园林》,可让学生缩写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教授《木兰诗》一文后,可让学生试写假如木兰不代父从军会怎样;教授《皇帝的新装》一文后,可要求学生续写一段表现皇帝回宫时心理活动和情景的文字。这种练笔形式可与作文片断的训练相结合,也可写成大作文(主要是仿写和改写)。如果组织得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此外,写日记、做读书笔记也都是较好的练笔形式。
  四、自改互改,切实纠正语病
  写作水平在多写多改中会不断提高,这是很多有识之士的共识,这儿的“改”应是自改。由于家长的期望、领导的要求,许多语文教师依旧埋头于作文堆中苦熬岁月。其实,学生自改互改往往比教师精批细改效果更好。一篇习作完成后,“冷却’一两天,学生自己就会发现一些问题。互改不仅能提高自己的鉴别评析能力,且能以他人为镜子,有效地抑制自己的语病。当然,自改互改不等于“放羊”,开始尝试时,教师要介绍方法、明确要求,甚至要帮助少数学生操作。学生批改后,教师还应复查、总结评价,但尝试的次数多了,学生的批改能力和写作能力均能得到提高,这时教师可进一步放手让学生互评,形式可采取小组评或班级评(师生共参与),教师课后抽查即可。在改和评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重表达,教师总结评讲时也需侧重于语言表达,因为写作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书面表达。
  五、以说促写,形成良性循环
  说话和写话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但它们同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如结合得好,可形成良性循环。口语训练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学生说,包括提问时的发言回答,讨论时的各抒己见,复述课文、翻译文言文时的口语组织,还包括课前五分钟演讲或谈话。这种形式的训练可结合课文内容或时事新闻让学生提前准备,不管是写草稿还是打腹稿,对克服语病、提高书面表达能力都会起到促进作用。另一途径是教师说。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表达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语文教师的导入语、结束语、分析问题时精辟的论述语,如能做到准确、连贯并适当讲究文采,对学生的说话、写话无疑起到了示范作用。
  上述对策在教学中如能有机地结合运用,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资料:
  1.张定远编《作文教学论集》,新蕾出版社。
  2.钟为永《写作教学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
  2.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赫尔巴特说:“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当一个学生
上有女生特色的体育课,上让女生喜欢的体育课,上使女生受益的体育课是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每位体育教师追求的目标。随着课改的推进,第三女子中学根据学校单一性别的特性,依据
马王堆汉墓女尸是迄今为止详见于发掘报告的、我国最早发现的“湿尸”。本文将通过分析马王堆汉墓女尸殡葬的条件,揭秘女尸千年不腐的奥秘,并概述在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
二十年前,一个小男孩家境贫寒。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在路边摆了一个维修自行车和小型机动车的摊点。生意好的时候,男孩常去打下手,给父亲递递零配件和修车工具。  一天,父亲让男孩拿个扳子。男孩不假思索地挑了一把最大的递过去,父亲直摇头:“不行,太大啦。”男孩又递过去一把,父亲还是摇头:“大啦,换一把。”男孩仔細选了一把小的,父亲试了试说:“还是不行,拿那把最小的。”男孩有点不理解,但只好“遵命”,把那把最
《瓦尔登湖》的作者亨利·大卫·梭罗,19世纪超验主义的先驱者,现代环保主义的鼻祖。他在19世纪干了一件罕见的事情,就是拿了一把斧头,到康科德郊外的林中自己搭建了一座小木
2003年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下称《方案》)颁布后,受到很多专家和高中教育工作者的认可。课程方案本身的科学性是大面积推行的前提,而任何一个好的方案能否落到
有位建筑商,以精明著称于业内。他曾经以1万元作为本金,短短几年后资产突飞猛进到1亿元,拼搏多年后达到100亿元,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  有一次,他来到大学演讲,在此期间不断有学生提问,问他将1万元变成100亿元到底有何秘诀。他笑着回答:“因为我一直坚持少拿2分。”学生们听得犹如坠入云里雾里。望着莘莘学子渴望成功的眼神,他终于揭秘了一段往事。  他说,当年我在街头看见一张采访李泽楷的报纸,读后很有感
初中学生有其明显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强烈的好奇心使之有探索自然和社会的愿望,身心的迅速发展也是初中学生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适当的引导和规范的教育可
真题再现观察下图,展开联想,构思情节,自定适宜的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不要脱离画面含义而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Reproduce th
目的:研究慢性鼻-鼻窦炎(CRS)鼻黏膜中IL-6与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以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之间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10例CRS不伴鼻息肉(CRSs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