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数学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jia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应当向学生提供充分從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帮助他们在主动实践、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真正成为主动学习数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教学设计应起到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作用,力争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 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数学的课程体系及教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帮助下,继承人类知识财富,开发智能,完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的主渠道。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教学上的高效率指的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完成较多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切实提高实际运用能力。根据现阶段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初中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当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帮助他们在主动实践、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维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主动学习数学的主体。下面我结合新课程数学教材的内容,分析几种学生行之有效的、主动学习数学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意义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创造、去感悟,从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习兴趣教学是一种师生、生生多向交流的过程,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形成新知”阶段,教师要对主要错误或独特见解进行评讲,对学生探索出的成果进行归纳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不断总结和反思,对探索出的成果进行系统化、网络化。比如在“幂的运算”这部分内容中,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往往把同底数幂相乘与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相乘与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相乘与同底数幂相除,这几个幂的性质相互混淆。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改变上课时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运用乘方的知识,弄明白同底数幂相乘相除、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所表示的意义,然后运用乘方的意义探索、推导这几个性质。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合作交流,自主学习,自己归纳总结出规律,从而使所获得的知识从以往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到理性认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感受到终生学习的必要性,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苦的感觉。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能将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萌发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在教育过程中相信学生,以肯定学生的成绩为主,培养信心,使之愿学。
  三、自读自讲,学生主动实践
  首先,教会学生阅读课本,积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有计划地选取部分内容让学生自读。当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疑难问题时,教师根据情况可不直接给学生解答,而是让学生打开课本,指出与该问题有关的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等所在的章节,让学生阅读,使其在问题与课本内容之间进行联系。这样做,由于积极创设了促进学生读书的情境,使学生对课本内容产生了兴趣,从而让他们为解决疑难、探究问题、发现知识而去阅读课本、激发起读书的热情。另外,要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优秀课外读物,让他们扩大视野,开拓思路,猎取知识,提高能力。其次,培养学生用恰当的例子简述课本内容,简述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如果学生能用恰当的例子简述课本某章节或片断的内容,就说明他已较透彻地理解了相关内容。开始时,学生会有困难,老师要做出示范。简述课本内容可以作为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也可以作为考查内容,长期下去,课本对学生不再是陌生僵死的东西,而是可以驾驭的活生生的材料了。最后,变换不同方式,让学生表述数学题目。一个数学题目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叙述,这可以使学生把一个生疏的问题变成熟悉的问题,从而得以解决。它有助于避免学生在解题时重视题目的“数字”部分,忽视“文字”叙述部分,而文字部分往往能启发解题思路。
  四、巧妙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不但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教学设计应起到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力争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银行的利率”、“打折销售”时,先让学生到银行去了解利率、利息、利税等或去商店看一看商品的打折情况,了解标价、折数、售价,等等。教学中,每个小组先进行讨论交流各自了解到的知识。让学生走出课堂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总之,教育具有复杂性,教无定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学习主动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冯梅珍.学法指导的“放”与“练”[J].广东教育,2002(10).
  [2]顾黄兵.数学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性策略探微[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1).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构建高中数学有效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成为必然趋势。而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主动参与,促使学生积极探索求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讨论了加强师生有效互动的重要性,就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推动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出建议。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师生有效互动 实践研究  师生有效互动,顾名思义,就
乡村是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根基, 标识我们从哪里来. 乡村在自然与人工环境、 生产与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与城市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它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旅游极佳场
期刊
摘 要: 知识是前人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提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不但要抓紧课堂的有效教学时间,更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现实生活 数学问题  知识是前人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提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
景德镇青年陶艺家“陆窑陶艺”成员之一点评:杜敏作品力求以高温颜色釉达中国画之水墨效果,讲究画面的水气氤氲之感和画外空灵意蕴之美,如作品之《山雨欲来》,仿佛从原始浑茫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以高中数学作为讨论点,在信息化环境背景下,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主要线索,研究如何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  关键词: 信息化环境 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属于基础学科,在高中教学系统中属于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提高了高中数学的成绩等同于整个高中科目的提高,因此应当在信息化环境中展开数学教学和数学学
报纸是商品,但是特殊商品;报纸是商品,但不能商品化。行业报必须要对自身的性质和经营进行再认识。在报业发展遭遇时代变革的今天,对于行业报来说,从过去的靠上级拨款到现在
摘 要: 解题反思是对整个解题活动深层次的思考,是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数学问题的解决后,还应该更深一步挖掘题目隐含的条件,命题的目的,所涉及的知识要点和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探讨解题过程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合理、严谨;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巧妙,有无其他解法;本题的解法和结论能否进一步推广。反思解题过程,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反思解题结果,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反思解题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
摘 要: 伴随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课题,那么创新能力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只有学生在充分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故此本文详细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主动提问能力 培养途径  在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们有了更冷静的思考,理性客观地反思,实事求是地面对,以平和心态分析当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就是学生在课堂里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换句话说就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育工作者的心声,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新的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让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数学。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我不记得,那一天是哪一天了。  但我知道,我必须听话,不能反驳。只要一句话说得不对,就会被指责“老三老四”,紧随而来的是一个巴掌。既然这样,那我就保持沉默吧,不说话总不会挨巴掌了。可出乎意料的是,我又被指责“孤僻、神经病”,随即迎来的是铁柄扫帚的猛击。当一切如龙卷风过境后,扫帚被丢弃在角落,叫骂的声音还在继续,我却已经哭不出来了。也许我的眼泪和难过只有那么多,已经全都分给疼痛了。   第二天,面
期刊